(2013)房民初字第11170号
裁判日期: 2013-12-16
公开日期: 2015-09-17
案件名称
潘×等与王×等法定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北京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潘×1,潘×2,潘×3,潘×4,王××,姜××
案由
法定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六条,第七十八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一款
全文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房民初字第11170号原告潘×1,男,1956年4月28日出生。原告潘×2,男,1958年5月21日出生。原告潘×3,男,1961年4月17日出生。原告潘×4,男,1963年10月11日出生。上述四原告之委托代理人赵建国,男,北京市国宁律师事务所。被告王××,女,1951年8月25日出生。被告姜××,女,1978年7月3日出生。上述二被告之委托代理人刘德诸,男,北京市太行律师事务所。原告潘×1、潘×2、潘×3、潘×4与被告王××、姜××法定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陈永富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潘×1、潘×2、潘×3、潘×4的委托代理人赵建国,被告王××、姜××及二被告的委托代理人刘德诸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潘×1、潘×2、潘×3、潘×4诉称:四原告系同胞兄弟。四原告还有一胞妹,叫刘××,幼年被他人收养。四原告之生父、被告王××之夫潘×5于2012年2月8日去世。潘×5与王××婚后在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豆各庄村教师住宅小区置有房产一处,有北房四间、西房二间、南房二间(含过道一间)(以下统称教师住宅房产),均为砖混结构。被告姜××系被告王××之生女,王××与潘×5系再婚夫妻,婚后共同抚养姜××,至姜××成年。潘×5未立遗嘱。潘×5去世后,教师住宅房产中潘×5占有的份额为其遗产,应当由原、被告六人继承,四原告应当各继承教师住宅房产的六分之一份额。请求法院依法判令四原告各继承潘×5在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豆各庄村教师住宅小区房产遗产的六分之一份额。被告王××、姜××辩称:原告所述与事实不符。实际上房子是北房两间、西房一间、南房两间,含有一个过道。开始买的时候,只有北房两间,西房一间和南房两间都是后来建的。这些房子都没有房产证,没有正式的合法手续,属临时建设用房,所以应驳回原告的诉求。退一步讲,即使是遗产,北房、南房、西房属于潘×5、王××、姜××三人共有,应当把本案二被告的份额分出来,也就是说,潘×5有遗产也就是先有房屋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份额再由本案四原告、两被告继承,即原告每个人只能分得十八分之一,四原告共分得十八分之四,其他归二被告所有。经审理查明:原告潘×1、潘×2、潘×3、潘×4与刘××均系潘×5之子女,刘××幼年被他人收养。被告姜××系被告王××之生女,亦系潘×5之养女。王××与潘×5于1991年再婚,婚后共同抚养姜××。潘×5系崇各庄乡教师,1999年1月11日,潘×5与崇各庄乡教师住宅委员会签订崇各庄乡教师住宅小区住房协议书,潘×5取得在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豆各庄村教师住宅小区二间北房的产权(无产权证)。2003年姜××结婚,此后,姜××搬离该房屋。王××与潘×5在2005年至2006年间,在该院内建西房一间、南房二间(含过道一间)。2012年2月8日潘×5去世,未立遗嘱。上述事实,有原、被告陈述,死亡证明、协议书等证据在案为证。上述证据经当事人质证并审查核实,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本院认为:遗产为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公民的合法继承权受法律保护。根据查明的事实,潘×5与王××取得的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豆各庄村教师住宅小区的房屋虽未办理产权,但具有财产价值,在潘×5死亡后,其财产权益可以继承。本案中,该房产均系潘×5与王××婚后取得,因此,潘×5与王××各享有该房产权益一半的份额。潘×5死亡后,其法定继承人可以继承该房产的一半权益。潘×1、潘×2、潘×3、潘×4与王××、姜××均系第一顺序继承人,各继承潘×5遗产六分之一份额。潘×1、潘×2、潘×3、潘×4所诉要求继承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豆各庄村教师住宅小区潘×5与王××家房产六分之一的份额,即违反公平原则亦没有法律依据,对其不合理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潘×1、潘×2、潘×3、潘×4所述的该处房产有北房四间、西房二间、南房二间,因其未提供证据证实,本院不予采信。被告王××、姜××所述的该处房产有北房二间、西房一间、南房二间,与查明的事实相符,本院予以采纳。关于被告王××、姜××所述的“姜××系共同产权人”,姜××在建设西房、南房时已经结婚成家,其应提供充分证据予以证明,因其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姜××系共同产权人,故其所述不能成立。综上所述,原告潘×1、潘×2、潘×3、潘×4的合理诉求,本院予以支持,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被告王××、姜××合理的答辩意见本院予以采纳,不合理的答辩意见本院不予采纳。据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六条、第七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十三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原告潘×1、潘×2、潘×3、潘×4各自享有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豆各庄村教师住宅小区潘×5与被告王×家院内房产权益十二分之一的份额。二、驳回原告潘×1、潘×2、潘×3、潘×4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三十五元,由原告潘×1、潘×2、潘×3、潘×4负担十七元五角(已交纳);由被告王××、姜××负担十七元五角(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交纳)。如不服本判决,可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上诉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如在上诉期满后七日内未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审判员 陈永富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六日书记员 张德光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