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龙刑初字第614号
裁判日期: 2013-12-16
公开日期: 2014-10-18
案件名称
赵海凡与赵开涛与赵明壮妨害公务罪刑事一审判决书
法院
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海口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赵某丙,赵某丁,赵某戊
案由
妨害公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
全文
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3)龙刑初字第614号公诉机关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赵某丙。2013年5月11日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妨害公务罪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15日被逮捕。现羁押在海口市第一看守所。辩护人陈挺、陈钰,海南瑞来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赵某丁。2013年5月11日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妨害公务罪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15日被逮捕。现羁押在海口市第一看守所。辩护人夏余杨、马嘉懿,海南瑞来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赵某戊。2013年5月11日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妨害公务罪自动投案,同日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15日被逮捕。现羁押在海口市第一看守所。辩护人杨欢,海南瑞来律师事务所律师。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检察院以龙检刑诉(2013)540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赵某丙、赵某丁、赵某戊犯妨害公务罪,于2013年10月28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冯一敏、被告人赵某丙及其辩护人陈挺、被告人赵某丁及其辩护人夏余杨、被告人赵某戊及其辩护人杨欢到庭参加了诉讼。现已审理终结。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13年5月11日凌晨2时许,因海口市龙华区上邦百汇城发生打架斗殴事件,海口市公安局龙华分局民警李某某接到报警后与协警林某某、毛某某、苏某某四人到达现场,身穿警察制服的李某某看见被告人赵某丙手持木棍,便口头表明警察身份后将赵某丙控制,并要求其配合调查,后被告人赵某戊、赵某丁与周吉泰(另案处理)等人走到现场,对民警说赵某丙不是参与打架的人,在民警执法过程中,赵某戊、赵某丁与周吉泰想从民警手中将赵某丙拉走,赵某丙也对民警的执法进行反抗,并一起拉扯、推搡办案民警,赵开凡将协警扣押的木棍抢走,周吉泰持酒瓶将民警李某某的头部打伤。经鉴定,李某某构成轻微伤。李某某受伤后被迫鸣枪示警,三被告人遂逃离现场。赵某戊在逃跑过程中经家属劝告,主动回到案发现场。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赵某丙、赵某丁、赵某戊以暴力方式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其行为均已构成妨害公务罪,提请本院依法判处。被告人赵某丙对公诉机关的指控没有异议。辩护人的辩护意见:殴打民警李某某是周吉泰的个人过限行为,被告人赵某丙没有教唆、合谋,不应由赵某丙对周吉泰的个人行为承担责任;被告人妨害公务的行为系民警执行公务行为不规范导致,该案没有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且被告人赵某丙属于初犯、偶犯、当庭自愿认罪,主观恶性小,建议免予刑事处罚或适用缓刑。被告人赵某丁对公诉机关的指控没有异议。辩护人的辩护意见:被告人赵某丁只是与执行公务的民警有语言上的冲突,没有肢体上的冲突,周吉泰用酒瓶砸伤民警事先没有与赵某丁有过沟通,赵某丁不应承担该行为的责任;民警执法未出示工作证示明身份;被告人赵某丁到案后如实供述罪行且当庭认罪,建议从轻或免除处罚。被告人赵某戊对公诉机关的指控没有异议。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妨害公务犯罪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暴力或者威胁,被告人赵某戊的行为有言语、拉扯推搡、抢夺木棍,言语主要是陈述“没有参与打架、不能乱抓人”;抢夺木棍随后扔掉,只是为了防止冲突升级,暴力程度较轻,危害不大。被告人的行为具有偶发性,与周吉泰的伤害行为相互独立,不应为周吉泰的��为承担责任;赵某戊逃离现场经亲属劝说回归案发现场,并如实供述罪行,具有自首情节,建议减轻或免除处罚。经审理查明:2013年5月11日凌晨2时许,因海口市龙华区上邦百汇城发生打架斗殴事件,海口市公安局龙华分局民警李某某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后,与协警林某某、毛某某、苏某某四人赶到现场处理。身穿警察制服的民警李某某看到被告人赵某丙手持木棍,便口头表明警察身份后将赵某丙控制,并要求其配合调查。被告人赵某戊、赵某丁与周吉泰等人随后来到现场,对民警说赵某丙不是参与打架的人,并与民警拉扯想拽走赵某丙,赵某丙也乘机反抗。赵某丙、赵某戊带头起哄并推搡民警阻挠执法造成场面混乱,周吉泰持酒瓶砸伤民警李某某头部,李某某受伤后看见情况紧急,为了控制场面被迫朝天鸣枪示警。被告人赵某丙、赵某丁在逃跑过程中被民警抓获��被告人赵某戊逃跑后经其叔叔赵某乙劝说又重新回到现场接受处理。经鉴定,李某某头部所受损伤为轻微伤。上述事实,三被告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且有报案书、到案经过、常住人口基本信息、赵某戊与其叔叔赵某乙的通话清单、证人李某某、苏某某、毛某某、林某某、符某某、赵某甲、谭某某、赵某乙的证言、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现场监控录像、辨认笔录和照片以及三被告人的供述等证据在案证实,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赵某丙、赵某丁、赵某戊以暴力方式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其行为均已构成妨害公务罪,应予惩处。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三辩护人关于殴打民警是周吉泰的个人的独立的过限行为,三被告人与周吉泰没有教唆、合谋,不应由被告人承担责任的辩护意见,经��,赵某丙被民警控制之后,涉案人员未配合民警执法,而是对民警执法起哄、推搡甚至反抗,这是诱发周吉泰持酒瓶击打民警企图协助其逃跑的原因,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各被告人以及周吉泰的行为均是相互配合,共同追求一个目标即阻挠民警执法、协助同伙逃跑,成立了共同犯罪,且周吉泰持酒瓶击打民警仅是暴力程度相对加强,伤害结果并未造成结果加重或者妨害公务行为的性质发生转变,因此,周吉泰的行为不属于过限行为,各涉案人员均应对该结果承担法律责任。辩护人关于被告人妨害公务的行为系民警执行公务行为不规范导致、没有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建议免予刑事处罚或适用缓刑的意见,经查,执法民警接到指挥中心指令赶到现场时是身穿警察制服,且已口头示明警察身份,并说明接报有人斗殴出警处理,这一系列的作为足以明示警察身份和出警执行公务的行为性质,并对滋事嫌疑人作出临机处断的控制措施,处置行为并无不当,亦属规范,被告人在公共场所起哄、推搡执法民警,阻挠执法,制造混乱场面,导致周吉泰趁乱袭警,民警被迫鸣枪警告,社会影响恶劣,应予严惩。被告人赵某戊在逃跑之后经亲属劝说回归现场接受处理,并如实供述罪行,属自首,依法可从轻处罚。赵某戊的辩护人关于赵某戊具有自首情节的意见有理,予以采纳。鉴于三被告人均当庭认罪,可从轻处罚。根据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及其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三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赵某丙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3年5月11日起至2014年9月10日止)。二、被告人赵某丁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3年5月11日起至2014年9月10日止)。三、被告人赵某戊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3年5月11日起至2014年3月10日止)。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收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海南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四份。审 判 长 许 哲审 判 员 封 雯人民陪审员 罗美琴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六日书 记 员 林一苗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