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杭江民初字第1428号
裁判日期: 2013-12-11
公开日期: 2014-06-04
案件名称
周某与邱某甲、邱某乙等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杭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周某,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五条,第十条第一款
全文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杭江民初字第1428号原告周某。委托代理人周燕。被告邱某甲。被告邱某乙。被告邱某丙。原告周某为与被告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继承纠纷一案,于2013年9月12日向本院起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叶文军独任审判,于2013年10月31日、11月19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周某委托代理人周燕、被告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周某诉称,周某与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的父亲邱某丁于××××年××月××日登记结婚。婚后邱某丁一直由周某悉心照顾,夫妻感情较好。后邱某丁于2013年4月16日病故,死亡前未留下遗嘱。邱某丁死亡后,周某与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就遗产继承事宜发生争议,经社区出面调解双方达成合意并签订了家庭调解协议。协议约定邱某丁名下的15万元浦发银行理财产品包括活期5万元和定期10万元归周某所有,景芳五区12幢3单元201室房屋归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所有,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补偿周某该房屋折价款5万元等。协议签订后,周某即依约履行了协助过户义务,但协议约定的归周某所有的15万元理财产品,周某仅实际取得其中的5万元,余10万元定期理财产品因邱某丙挂失,周某至今未能支取。期间,周某多次与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协商取款事宜,但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均以需支付好处费或辛苦费为由,拒不协助办理取款手续。原告周某诉请判令被继承人邱某丁名下的10万元浦发银行定期理财产品由周某继承。被告邱某甲辩称,景芳五区的房子实际面积只有一点点,不是大房子。周某陈述说多次协商不是事实,只与邱某甲协商一次,手续没有办好。要求诉讼费用一概不由邱某甲承担,理由是:(1)周某根本没有走正常的法律途径,何来刁难之说;(2)周某没有按照家庭调解协议中的承诺履行。要求周某归还银行存款36927.86元、理财产品分红2293.70元、金戒指1枚,承担丧葬费用1万元。被告邱某乙、邱某丙辩称,周某所述并非事实全部,周某主张的10万元浦发银行定期理财产品,需扣除下述款项。一、邱某丁名下的现金存款36927.86元。家庭调解协议第7条约定,“其余财产均归三兄妹所有,其中存款除2013年1月29日邱某丁住院后周某取出2.86万外,也归三兄妹所有”,此处“其余财产”,应指协议中提到的15万元理财产品、景芳五区12幢3单元201室私房、三兄妹同意的5万元、房内家用电器以外的一切财产,包括但不限于签订协议时未及时发现的邱某丁其余现金遗产。根据邱某甲提供的邱某丁银行对账单,2013年1月29日后周某先后从邱某丁账户中取款36×××00元,且截至2013年5月23日,邱某丁账户内尚有余额327.86元,共计36927.86元。目前周某占有邱某丁名下所有银行卡,拒不支付应由三兄妹继承的遗产36927.86元。二、本案标的10万元理财产品的分红为2293.70元。根据此前双方的约定,周某能够继承的邱某丁遗产为15万元,并不包括由该15万元本金所产生的银行利息或理财产品分红。三、邱某丁丧葬费用应由周某部分承担。邱某丁病故后,其丧事由邱某甲在绍兴主持操办,费用由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三兄妹平均分摊。周某作为邱某丁的合法配偶,未出席任何丧事活动,未承担任何法定义务。故周某在取得协议约定的10万元理财产品本金之前,还需就邱某丁丧葬费用与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三兄妹结算。综上所述,要求周某归还银行存款36927.86元、理财产品分红2293.70元、金戒指1枚,承担丧葬费用1万元。原告周某提交了以下证据:(1)结婚证1份,以证明周某与邱某丁系合法的夫妻关系的事实。(2)死亡证明1份,以证明邱某丁已于2013年4月16日死亡的事实。(3)浦发银行理财卡、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柜面通转账专用凭证各1份,以证明邱某丁名下有10万元定期理财产品的事实。(4)家庭调解协议、说明各1份,以证明邱某丁名下10万元浦发银行定期理财产品归周某所有的事实。(5)公证书1份,以证明周某、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系邱某丁遗产的法定继承人的事实。(6)证明1份,以证明邱某甲取得了邱某丁丧葬抚恤金14200元的事实。被告邱某甲提交了以下证据:(1)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秋涛支行分户账明细查询3份、台州银行对账单1份,以证明这上面的钱归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的事实。被告邱某乙未提交证据。被告邱某丙提交了以下证据:(1)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回单1份,以证明理财是本金,到期的利息是归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所有的。本院对上述证据审查后认为,原告周某提交的证据1结婚证,可以证明周某与邱某丁的夫妻关系,本院予以确认。证据2-3、5-6,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没有异议,本院予以确认。证据4家庭调解协议、说明,可以证明双方就遗产分割所作的约定,本院予以确认。被告邱某甲提交的证据1分户账明细查询、对账单,该些证据可以反映上述4个账户中存款的支取情况及余额,但不能证明邱某甲主张的内容,对其真实性本院予以确认。被告邱某丙提交的证据1个人理财业务回单,该证据可以反映邱某丁名下10万元理财产品的情况,但不能证明邱某丙主张的内容,对其真实性本院予以确认。综上,本案事实认定如下:被继承人邱某丁,男,1931年1月28日出生。邱某丁与王荷莲系夫妻,生有二子二女,分别为邱柏强、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邱柏强已于2008年11月15日去世,生前未婚无子女。王荷莲于2008年12月17日去世,生前未立有遗嘱,王荷莲的父母先于其去世。邱某丁与周某于××××年××月××日登记结婚。邱某丁于2013年4月16日去世,生前未立有遗嘱,邱某丁的父母先于其去世。2013年1月5日,邱某丁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杭州分行钱江支行购买了10万元理财产品,名称为个人专项理财2013年第13期同享盈计划。邱某丁名下的杭州银行12×××44账户,周某分别于2013年2月16日、3月15日、4月18日取款2100元、2100元、3200元,该账户2013年4月18日的余额为26.93元;杭州银行13×××88账户,周某于2013年3月10日取款1200元,该账户2013年3月21日的余额为0.45元;杭州银行14×××77账户,该账户2013年4月8日的余额为300.48元。台州银行11×××55账户,周某于2013年3月2日取款28000元,该账户取款后余额为0。周某共计取款36×××00元。2013年5月9日,周某(乙方)与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甲方)就邱某丁、王荷莲遗产的分割签订家庭调解协议,并由杭州市江干区景苑社区治保主任丁敏、浙江天复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汶(丙方)见证,约定:一、邱某丁名下15万元理财产品归周某所有;二、景芳五区12幢3单元201室私房归三兄妹所有;三、三兄妹同意将上述私房中的5万元归周某所有;四、该5万元应于周某与三兄妹一起办好私房继承公证手续时向周某交付,周某同意甲方先将5万元存单暂放丙方,待房产新证办妥时社区向周某交付该款,周某于公证时交出房产证;五、私房钥匙于房产新证办出时交付甲方,周某搬离该房;六、房内现有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归周某所有,另有微波炉,如邱某丙有购物发票,可归邱某丙所有;七、其余财产均归三兄妹所有,其中存款除2013年1月29日邱某丁住院后周某取出28600元外,也归三兄妹所有;八、房产办证时如有需要周某应予配合,以上协议如有一方不遵守,该协议无效,双方上法院解决;九、未尽事宜,双方本着“和为贵”原则,不再争执;十、协议1式5份,甲、乙方及社区各执1份,于2013年5月9日签订于景芳五区社区;等等。2013年5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国立公证处出具公证书,证明邱某丁、王荷莲的遗产杭州市景芳五区12幢3单元201室房屋由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共同继承。2013年5月,邱某甲从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站领取了邱某丁的丧葬抚恤费14200元。上述家庭调解协议第3条所约定的5万元款项周某已收到;第1条所约定的15万元理财产品,周某已取得其中的5万元,2013年1月5日邱某丁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杭州分行钱江支行购买的10万元理财产品,已于2013年7月10日到期,本金及分红已转入邱某丁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杭州分行钱江支行的62×××73账户。本院认为,王荷莲生前未立有遗嘱,其遗产应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即由邱某丁、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继承;邱某丁生前未立有遗嘱,其遗产应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即由周某、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五条规定,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周某、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2013年5月9日就邱某丁、王荷莲遗产的分割签订了家庭调解协议,该协议合法有效,周某、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应按约定履行。家庭调解协议约定,邱某丁名下15万元理财产品归周某所有。现周某已取得了其中的5万元理财产品,其余10万理财产品,即邱某丁2013年1月5日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杭州分行钱江支行购买的10万元理财产品,应由周某继承。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主张10万元理财产品的分红应由其继承。本院认为,理财产品的分红属于本金的法定孽息,在家庭调解协议未就理财产品的分红由谁继承作出约定的情况下,应由本金的所有人取得;因10万元理财产品由周某继承,故该10万元理财产品的分红也应归周某所有。家庭调解协议约定,存款除2013年1月29日邱某丁住院后周某取出28600元外,也归三兄妹所有。2013年1月29日以后,周某从邱某丁在杭州银行、台州银行的账户中取款36×××00元,多于28600元,超出部分8000元周某应返还给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根据上述约定,邱某丁杭州银行12×××44账户、13×××88账户、14×××77账户中现有的存款应由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继承。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要求周某归还金戒指1枚,周某对该事实予以否认,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亦未能予以证明,因此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要求周某归还金戒指1枚缺乏依据。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要求周某承担丧葬费用1万元。本院认为,邱某丁于2013年4月16日去世,2013年5月9日家庭调解协议签订时丧葬费用已经产生,但双方在协议中并未提及丧葬费用,并且协议约定未尽事宜双方本着“和为贵”原则不再争执,据此应认定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已经放弃了要求周某分担丧葬费用的权利。因此,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在本案中要求周某承担丧葬费用缺乏依据。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五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继承人邱某丁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杭州分行钱江支行62×××73账户的存款由原告周某继承。二、原告周某向被告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归还人民币8000元,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三、被继承人邱某丁在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2×××44账户、13×××88账户、14×××77账户的存款由被告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继承。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按规定减半收取的案件受理费1703元,由原告周某负担人民币1150元,由被告邱某甲、邱某乙、邱某丙负担人民币553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并向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人民币3406元;对财产案件提起上诉的,案件受理费按照不服一审判决部分的上诉请求预交。(开户银行:工商银行湖滨支行,帐号:12×××68,户名: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上诉期满后七日内未交纳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审 判 员 叶文军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一日代书记员 徐媛媛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