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昆刑初字第0681号
裁判日期: 2013-12-10
公开日期: 2014-04-18
案件名称
昆山市人民检察院诉许某,朱某,孙某故意伤害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昆山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昆山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许某,朱某,孙某
案由
故意伤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
全文
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3)昆刑初字第0681号公诉机关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检察院。被告人许某,男,1976年7月15日生,汉族,初中文化,农民。2013年3月30日因涉嫌故意伤害犯罪被昆山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3月29日被羁押),同年5月3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昆山市看守所。辩护人巫飞,江苏能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朱某,男,1969年2月25日生,汉族,小学文化,农民。2013年3月30日因涉嫌故意伤害犯罪被昆山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3月29日被羁押),同年5月3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昆山市看守所。辩护人周勤,江苏水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孙某,男,1974年6月6日生,汉族,小学文化,农民。2013年3月30日因涉嫌故意伤害犯罪被昆山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3月29日被羁押),同年5月3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昆山市看守所。昆山市人民检察院以昆检诉刑诉(2013)1350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许某、朱某、孙某犯故意伤害罪,于2013年9月11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案适用普通程序,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昆山市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杜志辉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许某及其辩护人巫飞、被告人朱某及其辩护人周勤、被告人孙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昆山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12年7月19日上午,被告人许某与被害人于某甲在昆山市新纬路因琐事发生纠纷后互殴,后被告人许某伙同被告人朱某、孙某在昆山市长江路与萧林路交界处对被害人于某甲进行殴打,导致被害人于某甲因头部外伤致短暂昏迷伴逆行性遗忘。经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被害人于某甲的损伤已构成人体轻伤。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许某、朱某、孙某共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轻伤,均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许某、朱某、孙某均起主要作用,均系主犯。提请本院依法判处。被告人许某辩解称,本案事发系因被害人于某甲骑行电动车占用机动车道行驶,又先行对其动手进行殴打,其予以还手,进而二人在昆山市长江北路、新纬路口发生互殴。双方互殴后,其驾车追至长江北路花都艺墅小区门口公交车站旁后,双方并未再次发生互殴。其打电话给被告人朱某、孙某系为让其二人先将其车上客户接走,非为殴打被害人于某乙的。事实上被告人朱某、孙某到现场后也未对被害人于某甲进行殴打。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为,被告人许某系初犯、偶犯,无犯罪前科,主动投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系自首,认罪态度好。案发后,被告人许某积极和被害人于某甲近亲属协商赔偿事宜,并预缴人民币20000余元至公安机关,后无奈因自身经济条件限制而未能达成赔偿协议。被告人许某打电话给被告人朱某、孙某系为接走其车上客户,非为继续殴打被害人于某甲,且被害人于某甲对本案的发生亦存在过错。被害人于某甲经司法鉴定系头部外伤致短暂昏迷伴逆行性遗忘构成轻伤,但现并无证据证实被害人于某甲头部存在外伤,亦无证据证实被告人许某对被告人于某甲头部具有殴打事实,故对相关司法鉴定结论提出异议。被告人朱某辩解称,案发当天被告人许某给其打电话系要求其去接客户。其和被告人孙某驾车至昆山市长江北路澳宇花园小区时,看到被告人许某在路对面花都艺墅小区门口公交车站处和被害人于某甲在争执。其在赶过去劝解时系因被害人于某甲对其辱骂行为,其才打了被害人于某甲一耳光,并在被害人于某丙腿部踢了一脚。其在现场并未看到被告人许某和孙某对被害人于某丁殴打行为。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为,被告人朱某系初犯、偶犯,并当庭认罪,主观恶性小。本案中,被害人于某甲违反交通规则占道行驶是案发直接原因,被害人于某戊先行动手打人致矛盾激化,故对本案的发生具有明显过错。综上,建议对被告人朱某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宣告缓刑,或者判处管制刑。被告人孙某辩解称,案发当天其系应被告人许某要求去接客户。其和被告人朱某驾车赶往现场后并未动手打人,其亦未看到被告人许某、朱某对被害人于某丁殴打行为。经审理查明:2012年7月19日上午,被告人许某和被害人于某甲在昆山市长江北路新纬路路口处因行车问题发生纠纷,进而双方发生互殴。二人互殴结束,在被害人于某甲骑车驶离现场后,被告人许某再次驾车追停被害人于某甲,后在被告人朱某、孙某因接到被告人许某电话而驾车赶至现场后对被害人于某甲实施殴打,导致被害人于某甲因头部外伤致短暂昏迷伴逆行性遗忘。经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被害人于某甲的损伤已构成人体轻伤。本院另查明:案发后,被告人许某预缴赔偿款人民币22000元至公安机关。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当庭提交的如下证据予以证实:(1)被害人于某甲的陈述,证实2012年7月19日上午10时许,其骑行电瓶车沿昆山市长江路由南往北行驶将至长海医院时,因其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时挡到后面一辆汽车,和该汽车驾驶员发生辱骂并进而互殴。该驾驶员用拳头打了其脸部。后该汽车下来一个人将其二人拉开后其就骑电瓶车走了。但在其骑行不远后,该汽车又追上来将其逼停在路边。后对方又过来一辆银色轿车,车子上面下来两三个人,加上之前车上的驾驶员对其拳打脚踢,其当时没有还手就打倒在地。(2)证人苏某的证言,证实2012年7月19日上午10时许其驾驶苏E×××××出租车沿昆山市长江路由南往北行驶至新纬路口时看到路东侧停放着一辆银灰色轿车和一辆电瓶车,两个司机好像在争吵。其并看到另一辆汽车过来后从车上下来两个人,该二人和前面停着的银灰色轿车司机说了几句话后便就冲过去一起对那个骑电瓶车的人头部殴打,原先在那边的轿车司机动没动手其未看到。(3)证人周某的证言,证实2012年7月中旬某日上午10时许,其驾驶苏E×××××汽车带着公司会计杨某沿昆山市长江路由南往北行驶至澳宇花园小区门口路段等红灯时,看到一辆银白色轿车穿过由北向南的车道停在路东侧,并从该轿车上下来两三个男子,跑到旁边靠近路边的绿化带一辆电瓶车附近,并看到一个瘦瘦的男子站在一辆电动车旁边。后银白色轿车上下来的两三个男子对电动车旁边的男子头上、身上拳打脚踢,站在电动车旁边的男子被打了几下后便倒在了地上。后打人的两三个男子又再次上了那辆银白色的轿车后逃走了。(4)证人杨某的证言,证实2012年7月19日上午其乘坐公司老板周某驾驶的苏E×××××轿车沿昆山市长江路由南往北行驶至澳宇花园小区对面路段时看到两、三个男子从一辆银色汽车下来,并看到边上一个瘦瘦的男子站在一辆电动车旁边。后来轿车上下来的两三个男子对着该瘦瘦的男子拳打脚踢,并将该瘦瘦男子打倒在地。(5)证人倪某的证言,证实2012年7月19日中午12时许,其驾车沿昆山市长江路由南往北经过新纬路时看到路边躺着一个男子。(6)证人曾某的证言,证实2012年7月19日其和同事刘某乘车行驶至昆山市长江路时,其男司机和一个骑踏板车的男子不知何故发生矛盾,并互殴。其将二人劝开后,其司机要报警,但那个骑踏板车的逗留一会儿后骑车走了。其司机又驾车追到那个骑踏板车的并拦停。在二人争论的过程中,其看到三四个男子从旁边过来把那个骑踏板车的男子围住,但未看见是否打架。其后来走的时候,发现那个踏板车驾驶员靠在花坛坐在地上。(7)证人刘某的证言,证实2012年7月19日上午其和同事曾某乘车行驶至一路口时时,其男司机和一个电瓶车的男子因行车问题发生矛盾,并互殴。后其司机要报警,但那个骑电动车的男子直接走掉了。其司机又驾车追到那个骑踏板车的并拦停。在二人争论的过程中又发生互殴,并越打越远,其看到旁边有好多人围着。过后不久司机走回来开车载其二人走了。其走的时候看见那个电瓶车驾驶员坐在地上。(8)证人于某(系被害人于某甲的父亲)、韩某(被害人于某甲的母亲)、郭某(被害人于强某甲)的证言,均证实被害人于某甲于2012年7月19日上午受伤住院,经治疗后有精神异常表现行为。(9)证人熊某(被害人于强某乙)、赵某(被害人于某甲邻居)、张某(被害人于某甲同宿舍大学同学)的证言,均证实被害人于某甲事发前精神状态正常。(10)证人某(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生)、梁某(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的证言,均证实被害人于某甲的相关治疗情况。(11)调取证据清单、病历资料,证实被害人于某甲的相关伤情及治疗情况。(12)苏州市广济医院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意见书,证实被害人于某甲系脑外伤后精神障碍(中度),与脑外伤有因果关系。(13)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复医(2013)精鉴字第7号司法鉴定意见书,证实被害人于某甲患有精神分裂症,目前处于发病期;2012年7月19日斗殴事件与于某甲精神分裂症发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诱因)。(14)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复医(2013)精鉴字第7号(补)司法鉴定意见书,证实被害人于某甲因头部外伤致短暂昏迷伴逆行性遗忘已构成轻伤。(15)抓获经过,证实三被告人的归案情况。(16)身份信息证明,证实三被告人案发时均已年满18周岁。上述证据均经庭审质证认证,各证据间能够相互印证,且与上述证据证明的事实相吻合,证据均具有证明效力,本院予以确认。庭审中,被告人朱某辩护人当庭向本院提交了被告人朱某就职单位昆山锦承电子有限公司、江苏省东台市东台镇司法所、东台市公安局新坝派出所出具的证明各1份,证实被告人朱某一贯表现良好,无违法犯罪前科。上述证据经庭审质证、认证,公诉机关及其余被告人均不持异议,证据均具有证明效力,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被告人许某、朱某、孙某共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轻伤,其行为均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且系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许某、朱某、孙某均起主要作用,均系主犯。被告人许某案发后能积极预缴部分赔偿款至公安机关,酌情予以从轻处罚。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许某、朱某、孙某犯故意伤害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正确。被告人孙某辩解称其对被害人于某甲未实施殴打,但某证人苏某、周某、杨某证言均证实,看到后赶到的汽车即被告人朱某、孙某所驾驶汽车上下来的男子对电动车驾驶员即被害人于某甲均实施了殴打行为,三证人证言间可以相互印证,本院予以采信,被告人孙某的辩解意见无事实依据,本院不予采纳。关于被告人许某辩护人提出的本案无证据证实被害人于某甲头部有外伤及被告人许某对被告人于某甲头部具有殴打事实,故相关司法鉴定结论依据不足的辩护意见,本院认为,被告人许某在供述中确认其对被害人于某甲脸部、头部具有殴打事实,该供述和被害人于某甲的陈述可以相互印证,且被害人于某甲相关病历材料中对存在脑外伤亦有记载,故该辩护意见无事实依据,本院不予采纳。关于被告人许某辩护人提出的被告人许某系自首的辩护意见,本院认为,被告人许某虽系主动投案,但在归案后未能供述自己及同案犯的犯罪事实,不构成自首,该辩护意见无事实依据,本院不予采纳。关于被告人朱某辩护人提出的建议对被告人朱某宣告缓刑的辩护意见,本院认为,被告人朱某在归案后未能如实供述自己及同案犯的犯罪事实,亦未能对被害人于某甲予以赔偿,并结合本案案情,对被告人朱某不宜宣告缓刑,该辩护意见本院不予采纳。关于被告人许某及其辩护人、被告人朱某辩护人提出的被害人于某甲对本案的发生存在过错的辩解及辩护意见,本院认为,被告人许某和被害人于某甲互殴结束后,在被害人于某甲骑车已经驶离现场情况下被告人许某继续驾车追赶被害人于某甲将其拦停,并在被告人朱某、孙某赶至现场后对被害人于某甲进行殴打,导致被害人于强某丙轻伤,因此被害人于某甲的前期违章行车与互殴行为与事后发生的殴打行为不存在必然因果关系,故对上述辩解及辩护意见本院不予采纳。综上,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民身体健康权利不受侵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四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许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3年3月29日起至2014年2月28日止。)二、被告人朱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3年3月29日起至2014年3月28日止。)三、被告人孙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3年3月29日起至2014年3月28日止。)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程海港人民陪审员 王长明人民陪审员 倪 军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日书 记 员 熊 鹰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