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3)穗越法民一初字第171号

裁判日期: 2013-12-10

公开日期: 2014-06-30

案件名称

廖某、廖某、廖某与廖某、廖某、廖某、廖某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广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廖某甲,廖某乙,廖某丙,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廖某庚

案由

法定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第一款

全文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穗越法民一初字第171号原告:廖某甲,女,*年*月*日出生,汉族,身份证住址广州市海珠区**。原告:廖某乙,女,*年*月*日出生,汉族,身份证住址广州市荔湾区**。原告:廖某丙,女,*年*月*日出生,汉族,身份证住址广州市荔湾区**。被告:廖某丁,女,*年*月*日出生,香港居民。被告:廖某戊,女,*年*月*日出生,香港居民。被告:廖某己,男,*年*月*日出生,香港居民。被告:廖某庚,女,1950年5月6日出生,汉族,身份证住址广州市荔湾区*。原告廖某甲、廖某乙、廖某丙诉被告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廖某庚法定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缺席审理。原告廖某甲、廖某乙、廖某丙、被告廖某丁、廖某庚到庭参加诉讼,被告廖某戊、廖某己下落不明,本院依法发出公告及传票,限其于公告发出之日起三个月日内前来本院应诉,现公告期、举证期及答辩期均已届满,被告廖某戊、廖某己仍未到庭应诉。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廖某甲、廖某乙、廖某丙共同诉称,原、被告的父亲廖某某于1996年3月2日死亡,死后在广州市遗留如下房屋:一、住宅:广州市越秀区*整栋房屋,该房屋于1994年由广州市越秀区城市建设开发公司征用,后于1998年补偿安置回迁*房、*房、*房共三个房屋。二、商铺:广州市越秀区*十分之三产权,该房屋于1994年由广州市越秀区城市建设开发公司征用,后于1998年补偿安置回迁*首层。廖某某与梁惠莲于1946年结婚,婚后生育了廖某甲、廖某乙、廖某丙三个儿女,此后廖某某与梁惠莲离婚,与李锦燕结婚,婚后生育了廖某庚、廖某戊、廖某己、廖某丁四个子女。在父亲廖某某去世后,四被告未通知原告办理财产继承,反而向公证机关隐瞒廖某某有两个妻子及七个子女的事实,于1996年5月22日在广东省公证处办理了房屋继承公证书,广东省公证处没有核实廖某某的子女实际情况,出示了错误的公证书,被告根据错误的公证书将相关房产过户至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名下,剥夺三原告的合法继承权利。三原告已到广州市南方公证处申请撤销被告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三人继承权的(96)粤公证外字第19006号和(96)粤公证外字第19007号公证书。广东省广州市南方公证处已于2012年12月13日出具《撤销(96)粤公证外字第19006号《公证书》的决定》和《撤销(96)粤公证外字第19007号《公证书》的决定》。现原告要求重新分割廖某某留下的遗产,鉴于已经有两套房产被被告出售,故要求余下财产归三原告,并由被告进行补偿。请求法院判令:一、由三原告继承尚未出售的西华路801之一房,被告另行补偿原告三十万元。二、*首层铺面由三原告继承所有。三、由四被告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被告廖某丁辩称,不同意原告诉讼请求,廖某某与原告母亲于1959年离婚,其后廖某某与我们一直生活。廖某某双目失明、生活无法自理,廖某某生前一直由被告照顾,三原告没有尽其义务。被告廖某丁对廖某某的照顾、爱心已经超过廖某丁名下继承的物业价值。上世纪八十年代廖某某才正式继承了西华路物业,他的意愿是留给照顾了他几十年的我们这房人。房产分割由法院依法裁定。被告廖某戊无答辩意见。被告廖某己无答辩意见。被告廖某庚辩称,同意原告关于继承的诉讼请求。被告廖某庚早年在公证曾表示放弃对涉案财产的继承,但是因种种原因,迫于压力导致被告放弃继承。现被告廖某庚放弃*房、*房、*房的继承权,但主张对*首层中属父亲遗产部分依法继承。经审理查明,廖某某与梁某某于1946年8月结婚,于1959年8月10日离婚,两人婚姻期间生育廖某甲、廖某乙、廖某丙三个子女。廖某某后与李锦燕结婚,两人生育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廖某庚四个子女。廖某某于1996年3月2日死亡,李某某于1976年4月12日死亡。廖某某的父母先于其死亡。广州市越秀区*房屋原为廖某某物业,上述房屋于1994年拆迁回迁安置广州市越秀区*房、*房、*房。广州市荔湾区*房十分之三产权原属廖某某所有,于1994年拆迁补偿广州市*首层十分之三产权。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于1996年向原广东省公证处申请办理财产继承公证,原广东省公证处于1996年5月22日出具(96)粤公证外字第19006号《公证书》和(96)粤公证外字第19007号《公证书》,公证证明廖某庚自愿放弃对广州市越秀区*房及广州市荔湾区***房十分之三产权的继承权,由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继承廖某某座落于广州市越秀区*房遗产及广州市荔湾区***号房十分之三产权遗产。2002年9月4日,原广州市荔湾区公证处根据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的申请出具(2002)穗荔证内字第3841号《公证书》,公证证明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三人将廖某某座落于广州市越秀区*房(后经由广州市越秀区城市建设开发公司征用补偿广州市越秀区*房、***房、****房)房产进行析产,由廖某丁占有广州市越秀区*房、廖某戊占有广州市越秀区*房、廖某己占有广州市越秀区**房。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依照上述公证文书相应进行产权登记。2012年12月13日,因存在遗漏合法继承人的情形,广东省广州市南方公证处根据廖某甲、廖某乙、廖某丙的申请作出《撤销(96)粤公证外字第19006号〈公证书〉的决定》及《撤销(96)粤公证外字第19007号〈公证书〉的决定》,决定撤销(96)粤公证外字第19006号《公证书》及(96)粤公证外字第19007号《公证书》。2013年4月12日,经廖某甲、廖某乙、廖某丙申请,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公证处作出《关于撤销(2002)穗荔证内字第3841号﹤公证书﹥的决定》,决定撤销(2002)穗荔证内字第3841号《公证书》。另查,2011年1月26日,廖某己将其名下广州市越秀区**房售予案外人何海峰,合同总价款为586000元。2012年6月28日,廖某戊将其名下广州市越秀区*房售予案外人李勇清,合同总价款为550000元。**房现登记在廖某丁名下,广州市越秀区西**首层十分之三产权现登记在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三人名下。本案庭审中,被告廖某丁主张廖某某生前由其照顾,三原告未尽扶养义务,且依据原告廖某甲1973年12月8日的《红卫农场工会会员重新登记表》记载,廖某甲已经与当时在澳门的廖某某脱离关系。三原告对此不予确认,并表示廖某某在香港安老院居住,因早年内地和香港来往不便,无法多次前往探望廖某某,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原告均有前往探望照料廖某某,廖某某因香港生活条件较佳故婉拒原告要其回内地由原告照顾其起居的邀请。被告廖某庚则表示廖某某在香港入住安老院,依靠相关综缓金及伤残救济金维持生活,被告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没有付出过生活费,只是偶尔去看望父亲。关于被告廖某丁主张廖某甲与廖某某脱离关系一事,原告廖某甲表示因其60年代出来工作,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需在登记表写清关系,但廖某甲与廖某某的血缘关系确实存在。另,三原告在本案诉讼过程中表示确认广州市越秀区*房出售时价款为550000元,广州市越秀区**房出售时的价款为586000元,并表示如依照上述价值分割价款以及剩余遗产,三原告要求买卖价款以及广州市越秀区***号首层十分之三产权、广州市越秀区*房予以多分。此外,被告廖某庚未提交证据证明其声明放弃继承时被胁迫或存在其他违背其意志情形。本院认为,广州市越秀区*房、*房、**房及广州市越秀区***号首层十分之三产权为被继承人廖某某生前房产拆迁补偿所得,应属被继承人廖某某的遗产。由于被继承人廖某某生前没有立下遗嘱,上述遗产应按法定继承处理。广州市越秀区*房、**房已经被被告廖某己、廖某戊出售,三原告确认买卖价款。故该部分遗产已转化为买卖价款,此价款应予以分割。关于被继承人廖某某遗产的分割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故意隐匿、侵吞或争抢遗产的继承人,可以酌情减少其应继承的遗产。三原告与四被告同为被继承人的子女,均享有继承权,而被告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在明知被继承人廖某某有其他子女的情况下,通过隐瞒其他被继承人的方式办理公证继承,此侵犯了三原告的继承权,属隐匿遗产,本院酌情对被告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予以少分遗产。关于被告廖某庚对放弃继承翻悔的主张,被告廖某庚主张其迫于压力放弃继承,但未提交证据证明其放弃继承时存在违背其意志的情况,故对该主张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廖某丁主张三原告未尽扶养义务,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被继承人生前居住安老院,而被告廖某丁未提交证据证明其尽到较多义务及三原告未尽抚养义务,且仅凭廖某甲的《红卫农场工会会员重新登记表》亦不足以证明廖某甲未尽抚养义务,故对被告廖某丁该主张本院不予确认。关于三原告主张未出售房产及商铺归其所有并对其进行补偿的主张,由于未出售的房产及商铺未明确价值,而继承案件应明晰被继承人的份额,故对此本院不予采纳,本院对三原告确认的房屋出售价款以及余下未出售遗产进行份额划分。综上,考虑三被告隐瞒被继承人遗产的情况,对被继承人廖某某涉案遗产本院依法认定由廖某丙、廖某甲、廖某乙各继承九分之二的份额,由被告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各继承九分之一的份额。故此,广州市越秀区*房应由廖某丙、廖某甲、廖某乙各占有九分之二的份额,由被告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各占有九分之一的份额;广州市越秀区***号首层十分之三产权应由廖某丁、廖某甲、廖某乙各占有九分之二的份额,由被告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各占有九分之一的份额;关于广州市越秀区*房买卖价款550000元,廖某戊应向廖某丙、廖某甲、廖某乙各支付122222元,向廖某丁、廖某己各支付61111元;关于广州市越秀区**房买卖价款586000元,廖某己应向廖某丙、廖某甲、廖某乙各支付130222元,向廖某丁、廖某戊各支付65111元。关于本案受理费的处理,因被告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原因导致三原告不得不采取诉讼方式维护自身权益,相关的案件受理费应由被告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承担。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自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广州市越秀区**号首层十分之三产权由原告廖某甲占有九分之二、原告廖某乙占有九分之二、原告廖某丙占有九分之二,被告廖某丁占有九分之一、廖某戊占有九分之一、廖某己占有九分之一。二、自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广州市越秀区**房由原告廖某甲占有九分之二产权份额、原告廖某乙占有九分之二产权份额、原告廖某丙占有九分之二产权份额,被告廖某丁占有九分之一产权份额、廖某戊占有九分之一产权份额、廖某己占有九分之一产权份额。三、自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五日内,被告廖某戊应向原告廖某丙支付122222元、向原告廖某甲支付122222元、向原告廖某乙支付122222元,向被告廖某丁支付61111元、向被告廖某己支付61111元。四、自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五日内,被告廖某己应向原告廖某丙支付130222元、向原告廖某甲支付130222元、向原告廖某乙支付130222元,向被告廖某丁各支付65111元、向被告廖某戊支付65111元。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受理费18480元(三原告已预付)由被告廖某丁、廖某戊、廖某己负担,本案公告费950元(三原告已预付)由被告廖某戊、廖某己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当事人上诉的,应在递交上诉状次日起七日内按上诉请求的项目及相关交费规定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逾期不交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审 判 长  钟尉函人民陪审员  敖凤兰人民陪审员  冼静文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日书 记 员  莫诗咏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