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相民初字第0396号
裁判日期: 2013-11-04
公开日期: 2016-08-10
案件名称
张家学与陆明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苏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张家学,陆明
案由
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相民初字第0396号原告张家学。委托代理人王景忠,河南省固始县法律咨询中心联络员。被告陆明。原告张家学与被告陆明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案,本院于2013年1月2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周文明适用简易程序独任审判,于2013年3月6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张家学及委托代理人王景忠到庭参加诉讼。被告陆明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因案情复杂,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由审判员周文明担任审判长,人民陪审员邱玉芳、曹凤珠参加评议,于2013年10月8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张家学到庭参加诉讼。被告陆明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张家学诉称,原告系在苏州市相城区蠡口家具城从事运输工作,二年多来,被告的家具一直由原告送货,并依送货次数结算。2012年8月3日,原告为被告送货时,在搬运货物时脚被电梯夹伤,致右脚2个肢趾骨折,住院半个月后,仍需治疗。期间由被告妻子向医院垫付了2000元。后原告至被告要钱,发生纠纷,双方至苏州市公安局元和派出所处理,经调解,被告先付了原告3000元,原告保证不再至被告处闹事,待治疗完毕后,按法律途径处理。后原告要求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司法所处理,但被告未到,原告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10956元、误工费10300元、护理费4120元、交通费770元、住宿费60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1300元、营养费1575元、后续治疗费预计1000元,合计人民币30621元。被告陆明未作答辩。经审理查明,2012年8月3日中午,原告在苏州市相城区元和依福园路华鸿宾馆对面的仓库中取货时被电梯夹伤右脚脚趾,后即送至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救治,入院诊断为右足挤压伤,右足第Ⅰ趾远节趾骨、第Ⅴ趾近节趾骨骨折,自2012年8月3日入院至2012年8月17日出院,出院时医嘱门诊随访。2012年8月29日,原告等人至被告处要求被告支付医疗费,致被告不能经营,双方产生纠纷,遂至苏州市公安局元和派出所,在该所调解委员会调解下,由被告先行借给原告3000元,原告保证不至被告店中闹事,待治疗完毕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现原告因被告不肯解决为由,诉讼来院。以上事实,由原告提供身份证明、人口信息及当事人陈述附卷佐证,本院予以认定。审理中,原告主张其驾驶车号为元和交运2906的电瓶三轮车已为被告送了几年的货,均为送货后按距离每次结算,其系受被告雇佣,现在雇佣活动中受伤。为证明其主张向本院提供张立军、潘荣盼的证词各1份,并申请两证人出庭作证,两证人称,两人与原告均系在蠡口家具城送货的,被告送货均叫原告送。2012年8月3日上午,两证人与原告及张家兴等人在苏州市相城区富元路拉货,中午前,原告接到被告电话,要原告为被告送货,因原告一直为被告送货的,故原告即走了,过了约十几分钟,潘荣盼接到原告电话称原告在苏州市相城区元和依福园路华鸿宾馆对面的被告所租仓库中取货时被电梯夹伤,证人张立军与张家全即赶住该处,发现原告坐在电梯处,即将其送至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潘荣盼赶到时,原告已不在,听说已到医院,故又至医院。后被告妻子“韩英”(音同)与另一人“陈大男”(音同)也到了医院,“韩英”代原告交了2000元押金即与“陈大男”走了。原告另提供2012年8月29日由其出具的承诺书1份,称2012年8月29日,原告等人至被告处要求被告支付医疗费,双方产生纠纷,被告报警,后双方至苏州市公安局元和派出所,在该所调解委员会调解下,由被告先行借给原告3000元,原告保证不至被告店中闹事,待治疗完毕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后原告曾至蠡口司法所要求解决,但被告未到。经本院至苏州市相城区元和派出所调查,该所的调解委员会人员李建明称,在2012年8月29日,原、被告确因原告至被告处要钱治疗而产生纠纷后至派出所,经调解,由被告先借给原告3000元,原告出具承诺书保证不再至被告店中闹事,待治疗终结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当时未做调解笔录。审理中,原告确认,事发后,由被告妻子为其垫付了医疗费2000元及经派出所调解后,收到被告3000元,合计人民币5000元,该款可抵扣被告应赔偿原告的款项。关于原告因本次事件造成损失的认定。原告提供门诊病历卡2本、出院记录1份(记载有休息3月)、住院费用清单1份、住院费票据1份、门诊医疗费票据2份、处方1份,证明事发后原告至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住院治疗13天,后又复诊了几次,目前已治疗终结,共计发生医疗费11956元,其中10956元即为以上提供的票据上的金额,另有1000元是原告出院以后也进行了治疗,但未至正规医院去治疗,系在小诊所治疗的,但无票据,此1000元即为原告请求中的后续治疗费;住院13天,原告及1名陪护人员,以50元/天/人的标准,主张住院伙食补助费1300元;依出院记录原告出院后休息3个月即90天,加上住院13天,现主张误工期限为103天,原告系在家具城开电瓶三轮车帮人送货的,现以100元/天为标准,主张误工费10300元,但未提供相关证据证实;主张护理期限为103天,但未提供相关鉴定意见或相关医嘱证明,以每人每天40元为标准,主张护理费4120元;原告认为需补充营养103天,但未提供相关鉴定意见或相关医嘱证明,以15元/天为标准,主张营养费1575元;提供900元的长途客车票,称此系原告委托代理人至苏州参加诉讼、调解所发生的费用,现主张交通费770元,明确原告暂住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鹤泾村;原告委托代理人从原告老家至苏州参加诉讼,在苏州市相城区住宿发生住宿费,按照1人4夜,每夜150元的标准,主张住宿费600元。本院认为,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依原告提供的证据,本院核定医疗费为10956元,原告虽主张出院后另有在小诊所治疗花费了1000元,但未提供相关证据证实,本院不予认定;住院伙食补助费系对伤者住院期间伙食的补助,不包括陪护人员,依出院记录,原告住院13天,以18元/天为标准,认定住院伙食补助费234元;原告未提供鉴定意见或相关医嘱,本院综合原告伤情,酌情认定住院期间13天需补充营养,且需1人护理,故以20元/天为标准,认定营养费260元;原告主张每天40元的护理费标准未超出法律允许范围,故本院认定护理费520元;依出院记录,原告出院后休息3个月,故原告主张误工期限为103天,合法有据,本院予以认定,因原告未提供能证实其受伤前工作、收入情况的证据,本院参照2012年度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77元为标准,认定误工费8374.61元;交通费应为原告为就诊、转院治疗所发生的费用,现原告主张其委托代理人为诉讼等发生的费用不属本案中原告损失,综合原告就诊次数、居住情况等因素,酌情认定交通费150元;原告主张其委托代理人因诉讼发生的住宿费,不属原告因本次事件发生的损失,且未提供相关票据,故本院对原告主张的住宿费600元,不予认定。综上所述,原告的损失为:医疗费10956元、住院伙食补助费234元、营养费260元、护理费520元、误工费8374.61元、交通费150元,合计人民币20494.61元。本院认为,原告虽主张其与被告系雇佣关系,但其未提供书面用工协议,且依原告的陈述及申请出庭的证人证词,可证明原告系驾驶自己提供的有运营资质的三轮电瓶车经常为被告送货,在被告处无活时,原告也为其他人送货,费用均按送货距离等到按次数结算,故本院认为原、被告间关系不符合雇佣关系的特征,双方关系应为运输合同关系,且原告所驾电瓶三轮车有运营资质,现原告在送货过程中受伤,被告并无过错,不应承担责任。故原告要求被告对此承担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及相关法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张家学的全部诉讼请求。本案案件受理费400元,由原告张家学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同时向该院(开户行:农业银行苏州工业园区支行营业部,账号:10×××99,户名: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审 判 长 周文明人民陪审员 邱玉芳人民陪审员 曹凤珠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四日书 记 员 赵 波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