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安刑初字第229号
裁判日期: 2013-11-04
公开日期: 2014-08-20
案件名称
王某某故意伤害案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安阳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安阳县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李某某,王某某
案由
故意伤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三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
全文
安阳县人民法院刑 事 附 带 民 事 判 决 书(2013)安刑初字第229号公诉机关安阳县人民检察院。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李某某,男,46岁,汉族。诉讼代理人谭保生,安阳市文峰区148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人王某某,曾用名王某甲,男,1988年3月7日出生于河南省安阳县,汉族。安阳县人民检察院以安县检刑诉(2013)296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王某某犯故意伤害罪,于2013年7月10日向本院提起公诉。被害人李某某向本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合并审理了本案。安阳县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刘卫明出庭支持公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李某某及其诉讼代理人谭保生,被告人王某某到庭参加了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安阳县人民检察院指控,2013年2月17日下午15时30分许,在安阳县吕村镇崔奇务村与李奇务村交界路上,因宅基地洒灰线纠纷,王某某与李某某两家发生打架。打架中,李某某被拽到在地,王某某便骑在李某某身上压住,并用手朝李某某脸部、右耳处、头部乱打,造成李某某右耳、脸部等处受伤。后经安阳县法医鉴定:李某某右耳鼓膜外伤性穿孔属轻伤。上述事实,公诉机关提供了被告人王某某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证据,并据此认定被告人王某某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提请本院依法判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李某某要求依法追究被告人王某某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并要求依法判令被告人王某某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李某某医疗费、误工费、护理人员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损失共计18,780.88元。被告人王某某对起诉指控其犯故意伤害罪无异议,并愿意依法赔偿给被害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经审理查明,被告人王某某所居住的宅院位于崔奇务村南边界,与西高奇务村被害人李某某新宅基地隔路相邻。2013年2月17日15时许,被害人李某某欲盖房子,因占地多少双方发生口角,王某甲(系被告人父亲)、王某乙、王某丙(均系被告人堂叔)、王某丁(系被告人哥哥)及被告人王某某与被害人李某某及其兄李某甲发生打架,打架过程中被害人李某某摔倒在地,被告人王某某骑到被害人李某某身上,用手乱打李某某头部及脸部等处,后双方被群众拦开。被害人李某某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救治。经安阳县公安局物证鉴定室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被害人李某某右耳鼓膜外伤性穿孔属轻伤。另查明,案发后,被害人李某某于2013年2月17日至2月23日在安阳县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住院7天,支付医疗费5,954.8元,另因外购药品支付20元。2013年5月8日15时许,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民警在房山区波浪网吧将被上网追逃的被告人王某某抓获,并于同日将其送房山区看守所羁押。上述事实,有经庭审示证、质证的下列证据予以证实:1、被害人李某某陈述,2013年2月17日下午15时许,我和妻子牛某某及哥李某甲在我家空宅基地上洒灰线准备盖房,正洒着灰线时,隔路的崔奇务村王某甲从其家院内出来,称我家洒的灰线越过他家边界线影响他家出行并称不让我家盖房,为此他与我哥李某甲就吵起来,一会儿,过来两个青年(后我才知道是王某甲两儿子:王某丁、王某某),王某甲与李某甲吵嚷中,两人就对骂起来,这时,王某甲大儿子(后我才知道叫王某丁)上前就拽打李某甲,旁边王某甲二儿子王某某(后我才知道叫王某某)与我拽着打起来。一会儿,对方过来三、四人(具体是谁我不知道)到现场,见状就分别帮王某某、王某丁分别与我和李某甲打。打架中,我被王某某他们拽倒在地,我倒躺在地上后,王某某便骑在我身上压住我并用手朝我右耳部、脸上及头部乱打,当即我感觉右耳疼、头疼,后我就晕过去了。后不知啥时间,我被派出所民警叫醒,并给我拍了照,随后我就被送往医院了。2、证人王某甲证言(系被告人父亲),我家在崔奇务村南边,与李奇务村李某某空宅基地相邻;今天下午15时30分许,我在家中听见院外有说话声,我便出去,见李奇务村李某某等人在其家空宅基地上正洒边界边,见其所洒的北边界灰线超过他家边界到我家门前路上,我不愿意便在现场找李某某大哥李某甲理论,为此我俩就吵起来,听见吵嚷声,我两儿子王某丁、王某某也从家出来,见状帮我和李某甲吵,吵嚷中,王某丁、王某某二人就和李某甲拽着打起来;旁边李某某见状也赶过来帮李某甲与王某丁、王某某二人打,这时,闻讯赶来我二个堂弟王某乙、王某丙二人见状上前帮王某丁、王某某二人打李某甲、李某某二人;在扭打过程中,王某丙把李某某打翻在地,王某某骑在李某某身上摁住李某某用手打李某某的脸和右耳部,李某某的老婆上去打王某某,王某丙在边上跟李某某的媳妇拽住打了几下。另外一边,王某乙将李某甲打翻在地上,骑在李某甲的身上搂住对方,两人搂住互相用手打对方,我就把王某乙拦起来了,起来后,我就看见王某乙和李某甲的脸上都有血道子。后来不知道对方谁报警了,双方就都不打了,听说派出所的民警来了,我两个儿子和两个堂弟都往一边跑了。3、证人王某丁(系被告人哥哥)、王某乙、王某丙(系被告人堂叔)证言,所证实内容与证人王某甲证实内容基本一致。4、证人李某甲证言(系被害人哥哥),2013年2月17日下午15时许,在我村北边与崔奇务村交界处(我弟李某某新宅基地处)帮我弟李某某在新宅基地处洒边界准备盖房,正洒边界线时,隔路邻居王某甲(崔奇务村)从家出来,称我弟李某某所洒的边界灰线超过边界线并找我理论。理论期间王某甲就与我争吵中,王某甲两个儿子没说几句就与我李某某就拽着打起来。打了会儿,对方过来两三个30岁左右的男子帮王某甲两个儿子与我和李某某二人打,打架中我被对方打倒在地,后对方不打我后我从地上起来,见我弟也倒在地上,不知谁报了警,一会儿派出所民警就来了。5、证人牛某某证言(系被害人妻子),2013年2月17日下午15时许,我和爱人李某某、哥李某甲在新宅基地划线准备盖房子,北邻居王某甲说放线占了出路,我们两家因此争吵起来,王某甲的二儿子王某某(王某甲的二儿子与我家是地邻,后来知道叫王某某)另外一个20多岁的青年(这个青年我不认识)两人拽着李某某在一起打了起来,三人用手相互朝对方身上乱打,一直打着朝西边去了,我见王某某拿了一块砖头,但是用砖头砸李某某没有我没看见,我去拽王某某的时候,王某某拽住我的头发将我拽到了一边,我又去拽跟李某某打的另外一个青年,也被他推到了一边,后来王某某把李某某打翻在地上后,王某某摁住李某某后用手朝李某某的头上和右边耳朵处乱打,打了几下后,李某某躺在地上不动了就都住手不打了。另外一边,有二、三个人在围着李某甲打,具体他们怎么打的我没注意。6、被告人王某某供述,2013年2月17日下午15时许,我从本村邻居家回家,到我院门前东西路上,见我父亲王某甲在我家门前东西路上与一男子(后我才知道是李奇务村的李某甲)发生争吵,李奇务村李某甲弟弟李某某家准备在我家门前东西路南侧的空宅基地(李某某家的田地)上准备盖房,其家撒的灰界线越到路上了,影响我家院门的出行,为此我父亲王某甲不愿意,找其家李某某哥哥李某甲理论,俩人发生了争吵,争吵中,李某甲上前要拽打我父亲,见状,在场的王某丁(我哥)就上前挡住李某甲,俩人就拽着打起来了。这时,李某某从一边跑过来要上前拽打我哥王某丁,见状,我就上前拽拦李某某,这样,我就和李某某拽打起来了。我堂叔王某丙,王某乙二人闻讯赶来,上前拽拦李某某,李某甲二人,王某丙就帮我和李某某打,王某乙帮王某丁与李某甲打,打架中,李某某倒躺在地上,我就骑在李某某身上按住李某某并用手朝李某某脸部耳部及头上乱打几下,后见李某某不动了,我便不打了,不知对方谁报警,我和王某丁、王某丙、王某乙就离开现场去本村王振生家办三年的事上了。7、安阳县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2月18日零时3分耳鼻喉内窥镜工作站检查显示,被害人李某某右侧鼓膜见2cm×2cm不规则形穿孔,左侧鼓膜未见穿孔。8、安阳县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病历及诊断证明证实被害人受伤及住院治疗情况。9、抓获经过证实被告人到案过程。10、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及照片证实被害人李某某右耳鼓膜外伤性穿孔,属轻伤。11、被告人户籍证明。12、出院证一份、证明书一份、安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费单据9张共计5,954.8元、外购药证明及单据3张共20元。以上证据,均经当庭示证、质证,予以确认。本院认为,被告人王某某因与他人发生矛盾,不能冷静处理,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核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被告人当庭能认罪、悔罪,可酌情予以从轻处罚。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法应予赔偿。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三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王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3年5月8日起至2015年5月7日止。)二、被告人王某某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李某某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共计7,079.03元。三、驳回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李某某的其他诉讼请求。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直接向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张 婵审 判 员 韩 跃人民陪审员 王海丽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四日书 记 员 李艳敏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