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芜中民一终字第00848号
裁判日期: 2013-11-04
公开日期: 2015-04-01
案件名称
唐长峰与李海青合伙协议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安徽省芜湖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唐长峰,李海青
案由
合伙协议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芜中民一终字第00848号上诉人(一审被告):唐长峰。委托代理人:吴宗林,安徽银佳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一审原告):李海青。委托代理人:邹守松,安徽皖陵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唐长峰因合伙协议纠纷一案,不服安徽省南陵县人民法院于2013年3月5日作出的(2012)南民一初字第335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3年8月26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唐长峰及其委托代理人吴宗林、被上诉人李海青及其委托代理人邹守松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李海青一审中诉称:李海青、唐长峰二人分别于2009年11月12日、2011年1月4日合伙承包芜湖市信德华府二标段住宅小区3#、4#、5#、6#、LP1#、LP2#楼工程和信德华府二标室外管网及相关附属工程。合伙期间,唐长峰负责工程款进账和工程费用支出,工程款到帐后,唐长峰不积极配合李海青对合伙期间财务进行清算,导致合伙关系破裂,且双方合伙关系已实际终止。故李海青诉至法院,请求判决:1、解散李海青、唐长峰合伙关系;2、唐长峰给付李海青合伙期间利润分割款人民币843448.76元,合伙期间财产分割款105629元,合计949077.76元;对合伙期间建造工程的日后维修责任予以明确,保修金到期来款予以明确分配;3、唐长峰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鉴定费。唐长峰一审中辩称:1、李海青陈述的双方合伙情况是事实,但LP1#、LP2#楼工程仍未完工或交付,且尚有部分工程款未到位,后期还需要质保,故散伙时机不成熟。2、双方合伙投资的资金不一致,应按出资比例分配合伙财产及盈余。3、2011年9月15日,李海青、唐长峰与吴小平、琚泽宏四人合伙承建信德华府一标段工程,李海青、唐长峰将本案诉争工程的利润全部投入信德华府一标段工程,现由于李海青不配合清算上述工程的帐目,导致李海青、唐长峰合伙承建的信德华府二标的清算无法进行。一审法院查明:李海青、唐长峰二人分别于2009年11月12日、2011年1月4日与芜湖市三联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内部项目承包合同书》二份,由李海青、唐长峰合伙承建芜湖市三联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承包的芜湖市信德华府二标段住宅小区3#、4#、5#、6#、LP1#、LP2#楼工程和信德华府二标室外管网及相关附属工程。上述工程前期由李海青洽谈,之后李海青邀请唐长峰合伙承包,双方未签订书面合伙协议,也未明确合伙比例。合伙期间,李海青出技术,并负责施工现场;唐长峰出资,并负责合伙帐目。李海青投入项目资金280000元,另投入部分机械设备与材料,现已收回257000元;唐长峰投入项目保证金900000元,第一笔工程款回款前垫付费用及税金142800.41元,均已收回;工程已基本完工。二人合伙承包上述工程期间的财务收支净额为666564.97元,其中含51492.09元待收回工程尾款,不含工程款质保金639344.96元,也未预提保修期维修费用。上述收支净额中,唐长峰对二笔废钢材款68800元计算在内,提出异议。双方合伙期间,因工程需要购置的材料等,现存放在半岛工地及奎湖工地,其中双方已确认半岛工地材料折价211258元,唐长峰在庭审中自认取走搅拌机一台;奎湖工地材料双方尚未确认。一审法院认为:李海青与唐长峰合伙承建芜湖市三联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承包的芜湖市信德华府二标段住宅小区3#、4#、5#、6#、LP1#、LP2#楼工程和信德华府二标室外管网及相关附属工程的事实清楚,双方之间虽没有书面合伙协议,但具备个人合伙的条件,应认定李海青、唐长峰之间合伙关系成立。现双方合伙关系发生破裂,且合伙工程已基本完工,故李海青申请合伙终止,应予以支持。本案争议的焦点有以下两点:一、李海青、唐长峰合伙期间的盈余分配比例问题。综观双方合伙过程,李海青、唐长峰之间系口头合伙协议,并未明确约定分配比例,虽唐长峰提供的资金多于李海青,但合伙项目由李海青承接,并由李海青提供技术,另合伙期间产生的小额收入,双方也是平均分配,故双方合伙期间的盈余,一审认定为平均分配。对唐长峰要求按各自投入资金数额确定分配比例的请求,不予采纳。二、李海青、唐长峰合伙财产问题。1、根据2012年12月31日安徽平泰司法鉴定所对李海青、唐长峰合伙承包工程期间的财务收支审计鉴定的结果,双方合伙期间财务收支净额为666564.97元,其中含51492.09元待收回工程尾款,不含工程款质保金639344.96元,也未预提保修期维修费用。上述收支净额中,唐长峰认为其中二笔废钢材款68800元的收入,双方已在收到款项当时进行分配,故没有条据。一审法院认为,针对二笔废钢材款68800元的收入,李海青提交两份自制的条据,且唐长峰予以否认,故该款项应在收支净额中扣除。另唐长峰投入资金已全部收回,李海青投入资金尚有23000元未收回,理应从收支净额中先行给付。扣除一审法院不予采信的废钢材款与李海青尚未收回的投资后的财务收支净额为574764.97元。2、合伙期间,因工程需要购置的材料等剩余物资,现存放在半岛工地与奎湖工地两处,其中双方已确认半岛工地材料折价211258元(含唐长峰自认取走的一台搅拌机);奎湖工地材料双方尚未确认,也未提交任何证据,且不在本案诉讼请求之内,双方可另行处理。综上,一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第八十四条、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一、终止原告李海青与被告唐长峰承建芜湖市三联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承包的芜湖市信德华府二标段住宅小区3#、4#、5#、6#、LP1#、LP2#楼工程和信德华府二标室外管网及相关附属工程的合伙关系;二、被告唐长峰给付原告李海青合伙投资款人民币23000元整,于本判决生效后五内付清;三、被告唐长峰给付原告李海青合伙盈余分配款人民币287382.48元(574764.97元÷2),于本判决生效后五内付清;四、合伙期间的债权:待收回工程尾款51492.09元及工程质保金,原告李海青与被告唐长峰各享有一半;合伙财产:存放在半岛工地的材料等剩余物资(双方确认折价211258元),李海青、唐长峰各享有一半;五、原告李海青与被告唐长峰合伙期间建造工程的保修期维修费用,李海青、唐长峰各承担一半;六、驳回原告李海青的其它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3290元,鉴定费20000元,合计人民币33290元,李海青、唐长峰各承担一半。唐长峰上诉称:1、LP1、LP2号楼及附属管网工程至今未完工也未实际交付,故一审判决散伙时机不适宜。2、一审判决平均分配唐长峰与李海青之间的合伙盈余,缺乏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当事人双方应按出资比例分配合伙盈余。3、一审将待收回的51492.09元债权一并计算在唐长峰应给付的款项中显然不公平。4、一审诉讼费负担判决错误。综上,李海青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判,依法改判李海青与唐长峰按出资比例分配盈余。李海青辩称: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院经审理查明:李海青二审庭审时提交了信德华府工程二标段LP1、LP2楼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各一份,证明涉案的二标段工程已竣工验收。唐长峰对该证据真实性无异议。本院对该证据予以采信。二审庭审后本院就涉案工程是否完工,向信德华府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他们均回答涉案工程均已完工,并已竣工验收。唐长峰对该证据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涉案工程还未全部竣工验收合格。本院认为,结合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本院认定涉案工程均已竣工验收,其中信德华府二标段室外管网及相关附属工程已完工,并已通过综合验收。二审庭审后本院就李海青及唐长峰合伙事宜向胡国祥进行调查,胡国祥陈述其是李海青的朋友,由于其与三联公司的总经理潘来虎熟悉,涉案工程系其从三联公司承接,后转让给了李海青,李海青喊唐长峰合伙搞工程,当时谈好各占50%的股份,为此其与潘来虎于2009年12月10日出具了证明。唐长峰对胡国祥的陈述不认可,且认为自己和胡国祥不熟悉,不可能对其谈论合伙股份事宜,胡国祥的陈述属于证人证言,胡国祥未出庭接受质询,该证人证言不应予以采信。胡国祥的此份调查笔录,本院将在下文阐述是否采信及理由。李海青一审中向法庭提交了胡国祥和潘来虎于2009年12月29日出具的证明,证明涉案工程由胡国祥将涉案工程介绍给李海青,李海青、唐长峰各占50%的股份。李海青一审中还向法庭提交了住户杜海侠出具的领条一张,该领条载明对杜海侠的房屋因质量问题产生的损失,由李海青与唐长峰各承担一半的损失,且信德房地产开发(芜湖)有限公司信德华府项目部也在上面签章确认李海青与唐长峰对支付给杜海侠的房屋补偿款由李海青与唐长峰各半承担。一审中李海青申请的证人李保安、刘祚科均出庭陈述李海青与唐长峰各占50%的股份。一审庭审中唐长峰同意将剩余材料予以平均分割。二审查明的其他事实同一审查明的事实。本院认为:李海青与唐长峰合伙承建的涉案工程,截至二审法庭辩论结束,均已竣工验收,虽涉案工程未过质保期,但鉴于李海青与唐长峰系个人合伙关系,该合伙系基于高度信任所产生的经济合作关系,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现合伙一方当事人不愿意继续合伙关系,且该合伙关系终止并不影响后续债权债务关系的承担,因此一审判决支持了李海青有关要求解除其与唐长峰合伙关系的诉请正确,本院予以支持,唐长峰的相应上诉理由,本院不予采信。胡国祥的调查笔录,能与其出具的证明、杜海侠出具的领条及李保安、刘祚科的证人证言相互印证,并且李海青与唐长峰在合伙期间平分小额收入,因此胡国祥的调查笔录应予以采信。李海青与唐长峰合伙期间,虽未签订书面的合伙协议,但鉴于他们对外各半承担债务(双方对杜海侠户的房屋补偿款各半承担),对合伙期间的小额收入如废旧钢铁的出售所得也平均分配,且李海青合伙时不仅投入了部分现金,也投入了部分机械设备及材料,但并未估价,综上可以认定他们口头约定了各占50%的股份,因此一审据此判决李海青与唐长峰平均分配盈余正确,本院予以支持。一审并未将待收回债权51492.09元判决由唐长峰支付给李海青,因此唐长峰的相应上诉理由无事实依据,本院不予采信。唐长峰的各项上诉请求,依法不能成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一审案件受理费13290元,鉴定费20000元,合计33290元,由上诉人唐长峰负担15480元,被上诉人李海青负担17810元;二审案件受理费3702元,由上诉人唐长峰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王利民审判员 鲍 迪审判员 邓 侠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四日书记员 季学婷附:本案适用法律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