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3)伊刑初字第126号

裁判日期: 2013-11-28

公开日期: 2016-05-31

案件名称

被告人李德江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案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伊通满族自治县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李德江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一款

全文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3)伊刑初字第126号公诉机关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李德江,男,满族,小学文化,系伊通满族自治县,住伊通满族自治县。因涉嫌犯职务侵占罪,于2012年12月28日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2013年1月7日被执行逮捕,现羁押于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看守所。辩护人田雪东,吉林格尚律师事务所律师。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以伊检刑诉(2013)第101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李德江犯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罪一案,于2013年7月25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李红乐、浦兆瑞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李德江,辩护人田雪东到庭参加了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指控:2003年至2005年,被告人李德江在担任黄岭子信用社主任及信贷员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采取冒用王某甲、编造许某某、王某乙假名手段,将本单位资金借贷出106000元自己使用,该贷款到期后又编造刘某甲、徐某甲、曹某某三个假名贷款归还上述贷款,该贷款现已被核销。2003年至2005年,被告人李德江在担任黄岭子信用社主任及信贷员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采取冒用袭某某名义贷款30000元及编造魏某某假名贷款22000元的手段,挪用本单位资金52000元。冒用袭某某名义贷款到期后,又编造孙某某假名贷款予以归还。上述52000元贷款被信用社列为呆滞贷款。针对上述指控,公诉机关当庭出示并宣读了下列证据证明:1、被告人李德江的供述。2、证人袭某某、姜某某、成某某、邸某某、刘某乙、郭某某、范某某、陈某某、邹某某、徐某乙、王某丙、李某甲、刘某丙、仲某某、田某某、高某某、翟某某、王某丁、云某某、王某戊、刘某丁、张某某、李某乙、王某己、刘某戊、赵某甲、韩某某、李某丙、谷某某、王某庚、温某某、赵某乙、李某丁、王某甲、佟某某、魏某某、徐某丙、孙某某的证言。3、贷款凭证。4、身份证明。5、到案经过。6、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损失类认定审批表。7、情况说明。8、调查报告。9、户籍证明。并认为,被告人李德江无视国法约束,利用职务之便,侵占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被告人李德江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有挪用资金罪没有异议,但辩解自己没有侵占公款。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一、对被告人李德江犯罪行为的定性问题,辩护人认为检察机关对被告人犯有职务侵占罪的起诉不能成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仅符合挪用资金罪的全部构成要件,法院应当单独以挪用资金罪对被告人进行定罪处罚。二、被告人当庭自愿认罪,具有酌定的从轻处罚情节。三、被告人当庭表示愿意全部退还赃款,最大限度弥补单位的资金损失,据此法院应当予以从轻处罚。四、被告人犯罪社会危害性较小,犯罪后悔罪态度好,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法院应当依法对其适用缓刑。经审理查明:2003年至2005年,被告人李德江在担任黄岭子信用社主任及信贷员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采取冒用王某甲、编造许某某、王某乙假名手段,将本单位资金借贷出106000元自己使用,该贷款到期后又编造刘某甲、徐某甲、曹某某三个假名贷款归还上述贷款,该贷款现已被核销。2003年至2005年,被告人李德江在担任黄岭子信用社主任及信贷员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采取冒用袭某某名义贷款30000元及编造魏某某假名贷款22000元的手段,挪用本单位资金52000元。冒用袭某某名义贷款到期后,又编造孙某某假名贷款予以归还。上述52000元贷款被信用社列为呆滞贷款。上述事实,被告人李德江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并有被告人李德江的供述,证人袭某某、姜某某、成某某、邸某某、刘某乙、郭某某、范某某、陈某某、邹某某、徐某乙、王某丙、李某甲、刘某丙、仲某某、田某某、高某某、翟某某、王某丁、云某某、王某戊、刘某丁、张某某、李某乙、王某己、刘某戊、赵某甲、韩某某、李某丙、谷某某、王某庚、温某某、赵某乙、李某丁、王某甲、佟某某、魏某某、徐某丙、孙某某的证言,贷款凭证,身份证明,到案经过,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损失类认定审批表,情况说明,调查报告,户籍证明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李德江利用担任信用社主任的职务便利,采取虚拟人名从本单位信用社贷款五笔158000元挪作他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其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对公诉机关指控的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事实、定性及建议适用法律本院予以支持。被告人李德江辩解没有侵占,辩护人提出的不构成侵占罪的辩护意见,予以采纳。鉴于被告人当庭认罪、悔罪,并将涉案资金全部退缴,可酌定从轻处罚。本院结合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情节,认为对被告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决定适用缓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资金罪、第七十二条缓刑适用条件、第七十三条缓刑考验期限之规定,判决如下:李德江犯挪用资金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吉林省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五份。审 判 长  管 平审 判 员  张丽梅代理审判员  杜凌飞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书 记 员  朱芳芳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