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碑民三初字第01512号
裁判日期: 2013-11-26
公开日期: 2014-12-03
案件名称
孙安运诉孙小芳、孙芳珍继承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西安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孙安运,孙小芳,孙芳珍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第九条,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九条第一款
全文
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碑民三初字第01512号原告:孙安运,男,1949年9月10日出生,汉族。委托代理人:冀进才,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樊荣,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孙小芳,女,1963年3月2日出生,汉族。被告:孙芳珍,女,1959年12月9日出生,汉族。原告孙安运与被告孙小芳、被告孙芳珍继承纠纷一案,本院于2013年10月8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审判员朱绍清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孙安运及其委托代理人冀进才、樊荣,被告孙小芳到庭参加诉讼。被告孙芳珍经传票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原告孙安运与被告孙小芳、孙芳珍系亲兄妹关系。双方父母孙仲英、惠化阁分别于2000年12月24日、2012年8月11日去世,生前留下本市建西街省体育局家属院9号楼3单元2层东户房屋一套,房屋产权登记为孙仲英,房产证编号1125106017-11-51-30201。父母生前未对该房产进行处分,也未留遗嘱。现请求依法确认位于本市碑林区建西街省体育局家属院9号楼3单元2层东户房屋为原告孙安运与被告孙小芳、孙芳珍共有;依法确认原告拥有该遗产房屋三分之一份额;判令该遗产房屋由原告居住并按照市场价格补偿被告;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被告孙小芳辩称:原告所述不实。父母生前对财产已做分配;即本市尚朴路23号4号楼2层2号的房屋及陕西华县老家东阳乡胡磊村厦房三间,上房一间半归原告,本市建西街省体育局家属院9号楼3单元2层东户房屋归孙小芳。诉争房屋大部分房款及装修款系被告孙小芳夫妻出资,并实际占有,父母生前已将原告诉争房屋赠与孙小芳,如不认定父母生前遗嘱效力,也应当认定父母赠与行为有效。即使原告有继承权,因其未尽主要赡养义务,在分配遗产时原告应当不分或少分。被告孙芳珍未出庭,但书面辩称:父母生前对房屋已做处理,即本市尚朴路23号4号楼2层2号的房屋归原告所有;本市建西街省体育局家属院9号楼3单元2层东户房屋归孙小芳所有,因自己有房,父母不在考虑。本市尚朴路23号4号楼2层2号的房屋系父亲原单位分得,1993年房屋拆迁时,应原告要求户名变更为原告,并由原告居住至今。本市建西街省体育局家属院9号楼3单元2层东户房屋系父亲单位分得,登记在父亲名下,但购房款和装修款大部分由孙小芳承担。孙小芳长期跟父母居住此房,并照料父母生活,承担医疗等费用。自己因身体原因不便出庭诉讼,不参与遗产继承,望双方和解。经审理查明:原告孙安运与被告孙小芳、被告孙芳珍系亲兄妹关系。双方父母孙仲英、惠化阁分别于2000年12月24日、2012年8月11日去世。孙仲英生前分得本市建西街省体育局家属院9号楼3单元2层东户房屋一套(101.07㎡),房屋产权登记为孙仲英,房产证编号1125106017-11-0-51-30201~0,该房由被告孙小芳长期居住至今。孙仲英、惠化阁在陕西华县老家东阳乡胡磊村留有厦房三间,上房一间半。孙仲英生前原单位分得本市尚朴路26号公房二间(39.65㎡),1994年该房屋被拆除。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行政处出具书面证据证明,原告孙安运作为被拆迁户被安置在本市尚朴路23号6号楼2单元7号房屋(52㎡),并由原告孙安运居住至今。被继承人孙仲英、惠化阁生前与被告孙小芳长期一起在本市建西街省体育局家属院9号楼3单元2层东户房屋居住生活,被告孙小芳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并承担了该房屋部分的购房款和装修款。被告孙小芳出具的1999年被继承人孙仲英、惠化阁留下二份书面遗嘱,原告予以否认。该遗嘱系打印件,落款仅有孙仲英、惠化阁印章、手印和年份,无本人签字及月份日期。庭审中,原告与被告孙小芳就争议的房产价值进行了协商,协议价:本市建西街省体育局家属院9号楼3单元2层东户房屋价值50万元;本市尚朴路23号6号楼2单元7号房屋价值30万元。被告孙小芳表示放弃对陕西华县东阳乡胡磊村厦房三间及上房一间半的继承权。上述事实,有当事人的陈述,原告向法庭提交的双方父母人口信息、房屋登记薄、拆迁安置协议、家委会证明、省人大办公厅行政处的证明;被告向法庭提交的体育局家属院家委会证明、遗嘱二份、证人证言及庭审笔录附卷佐证。本院认为,原告提供的被继承人孙仲英、惠化阁去世时所留遗嘱,系打印件,落款仅有孙仲英、惠化阁印章、手印和年份,无本人签字及月份日期,不符合遗嘱形式要件,故认定无效。其遗产应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原告孙安运、被告孙小芳、被告孙芳珍三人均系第一顺序继承人,均有权利继承孙仲英、惠化阁的遗产。本市尚朴路23号6号楼2单元7号房屋系拆迁安置房,安置户为原告孙安运,并非被继承人遗产,故本案不予处理。本市建西街省体育局家属院9号楼3单元2层东户房屋一套产权登记在被继承人名下,应属遗产范围。被告孙小芳辩称该房系父母赠与,原告否认,被告孙小芳所提证人证言又不足以证明其主张,故不予采信。鉴于被告孙小芳长期与被继承人居住生活,尽了主要赡养义务,且现无其它住房,故该房产由被告孙小芳继承居住较为适宜,在确认遗产份额上也应予多分。被告孙芳珍自愿放弃继承,与法不悖,在处理上述遗产时,不再参与分配。无争议的陕西华县东阳乡胡磊村夏房三间及上房一间半属遗产范围,依据双方意见及实际情况一并处理。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三条、第十七条及第二十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位于本市建西街省体育局家属院9号楼3单元2层东户房屋由被告孙小芳继承,被告孙小芳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给付原告孙安运房屋折价款50000元;位于陕西华县东阳乡胡磊村厦房三间及上房一间半由原告孙安运继承。诉讼费5800元减半收取为2900元,由原告孙安运负担1450元、被告孙小芳负担1450元(此款原告已预交,被告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原告)。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朱绍清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书记员 朱 璘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