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3)涞民初字第345号

裁判日期: 2013-11-25

公开日期: 2014-08-15

案件名称

卢某甲、卢某乙、卢某丙、卢某丁与卢某戊遗嘱继承纠纷民事一审判决书

法院

涞水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涞水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卢某甲,卢某乙,卢某丙,卢某丁,卢某戊,北京铁路局北京车务段

案由

遗嘱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河北省涞水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涞民初字第345号原告(反诉被告)卢某甲,女,汉族,1960年4月30日出生,住河北省涞水县,农民。原告(反诉被告)卢某乙,女,汉族,1963年9月19日出生,住河北省涞水县,农民。原告(反诉被告)卢某丙,女,汉族,1967年6月6日出生,住河北省涞水县,农民。原告(反诉被告)卢某丁,女,汉族,1972年7月5日出生,住河北省涞水县,农民。四原告委托代理人卢建坡,河北精伟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男,汉族,1967年8月18日出生,住河北省定兴县,农民。委托代理人张玉霞,定兴县城区明洋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委托代理人张莉莉,定兴县城区明洋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第三人北京铁路局北京车务段单位负责人马敬东职务:段长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正阳大街8号委托代理人张青、于浩,北京铁路局北京车务段职工。原告(反诉被告)卢某甲、卢某乙、卢某丙、卢某丁与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遗嘱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在举证期限届满前,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提起反诉,本院合并审理。原告(反诉被告)卢某甲、卢某乙、卢某丙、卢某丁及四原告(反诉被告)的委托代理人卢建坡,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及其委托代理人张玉霞、张莉莉到庭参加诉讼,第三人北京铁路局北京车务段经传票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反诉被告)卢某甲、卢某乙、卢某丙、卢某丁诉称:原、被告父母卢某、史某某共育有原、被告五名子女。原、被告母亲于2011年6月2日去世,原、被告父亲于2013年1月28日去世。原、被告父母在世时,均由四原告照顾,被告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原、被告父亲在2012年6月10日书立了遗嘱,将位于富位村的房屋、树木和其他遗产均指定由四原告继承。经查,第三人为原、被告父亲丧葬费和抚恤金等补偿款的经办单位,被告企图侵占该补偿款和其他遗产。四原告认为,原、被告父亲书立遗嘱合法有效,遗产应归四原告所有,请依法判决:一、分割原、被告父亲卢某位于涞水县胡家庄乡富位村的房产一处及宅基地内的树木(价值约3万元);二、分割原、被告父亲卢某的丧葬费、抚恤金等补偿款40206.28元。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辩称:一、原告起诉部分与事实不符。被告作为独子对父母尽到了赡养义务,而且按农村习俗,父母和被告已对家庭财产做了处分;二、原告所诉房产和宅基地内树木并非父母遗产,不应在本案中分割;三、原告主张的丧葬费不应在本案中分割,因为父亲的丧事是由被告办理的,第三人处的丧葬费应归被告;四、抚恤金应依法分割;五、原告要求依据父亲遗嘱分割财产,证据不足。第三人北京铁路局北京车务段未到庭参加诉讼,但庭前提交书面答辩状辩称:一、答辩人不应成为本案的诉讼第三人;二、答辩人将依法发放卢某的丧葬补助金、一次性抚恤金等款项。卢某丧葬费、抚恤金明细为:1、丧葬补助金5165.28元,2、一次性抚恤金34780元,3、工资调待261元,三项共计40206.28元。反诉原告(本诉被告)卢某戊诉称:反诉人与被反诉人系姐弟关系,母亲史某某于2011年6月2日去世,父亲卢某于2013年1月28日去世,两位老人办理后事的费用全部由反诉人负担。反诉人与被反诉人共有姐弟五人,应由反诉人与四被反诉人均担。因此依法要求四被反诉人担负父母的丧葬费50560元。反诉被告(本诉原告)卢某甲、卢某乙、卢某丙、卢某丁辩称:一、反诉与本诉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不应合并审理;二、反诉原告主张其母亲丧葬费用已超过诉讼时效。且反诉被告对母亲的赡养、医疗支出远远超过丧葬费用。而且办某某收取的礼金也未清算;三、父亲卢某的丧葬费应从其所在单位给付的丧葬费中支出,不应由四反诉被告支付,基于以上三点应予驳回反诉诉讼请求。在庭审过程中,原告(反诉被告)卢某甲、卢某乙、卢某丙、卢某丁就本诉和反诉向本院提交证据如下:证据一、包括:1、原告(反诉被告)父母的户口本;2、原告(反诉被告)父亲的宅基地证;3、涞水县胡家庄乡富位村委会和胡家庄派出所的证明一份。原告(反诉被告)的证明目的:原告(反诉被告)的父亲卢某在富位村遗有房产一处。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质证:无异议。合议庭评议认为:该组证据均系书证,证据来源、形式合法,内容清晰,对该组证据认定有效。证据二、卢某书立的遗嘱一份。证明目的:原告(反诉被告)父亲卢某于2012年6月10日自书遗嘱,遗嘱内容为卢某的遗产全部由四原告(反诉被告)继承。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质证:一、立遗嘱人无权处分他人的财产,不合法;二、对真实性有异议,因为卢某不经常使用这个名字;三、遗嘱内容与本案事实有冲突,遗嘱记载丧葬费应由原告(反诉被告)负担,实际上丧葬费是由被告(反诉原告)支付的;四、1994年在中间人的参与下卢某与被告(反诉原告)已就家庭财产进行了分割。合议庭评议认为:该份遗嘱符合自书遗嘱的法定形式,虽然被告(反诉原告)对真实性提出异议,但没有提交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故对卢某自书遗嘱的真实性予以认定。证据三、第三人北京铁路局北京车务段提交的答辩状及卢某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员一次性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审核表》。证明目的:证明原告(反诉被告)父亲遗有丧葬费和遗属抚恤金共计40206.28元。被告(反诉原告)质证:真实性无异议。合议庭评议认为:因该组证据系书证,且被告(反诉原告)无异议,故本院予以认定。在庭审过程中,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就本诉和反诉向本院提交如下证据:证据一、北京铁路局北京车务段北河店站出具的证明一份。证明目的:卢某戊在父亲生病期间曾向单位请假照顾父亲,对父亲尽了赡养义务。原告(反诉被告)质证:该证据是被告(反诉原告)所在单位出具,对真实性有异议;二、即使是真实的,只能证明被告(反诉原告)请假,不能证明其尽了赡养义务。合议庭评议认为:该证据系单位出证,证据形式合法,对真实性予以认定。证据二、分家单一份。被告(反诉原告)证明目的:原告诉请中的房产不应列为遗产,房产属于被告(反诉原告)所有。原告(反诉被告)质证:对分家的事不清楚,对真实性有异议。不能证明父母已把房产赠与卢某戊,因为卢某后来又书立了遗嘱,应按在后的遗嘱处理。合议庭评议认为:该分家单没有原、被告母亲史某某的签字,且卢某、卢某戊的签字也非其本人书写,故无法认定分家是否为卢某、史某某真实意思表示,对该证据不予采信。证据三、卢锁成书立的书面证明。被告(反诉原告)证明目的:父母去世后,办某某的白布都是卢某戊购买的。原告(反诉被告)质证:证人未出庭,对证言真实性不认可。合议庭评议认为:因证人未出庭,对证言真实性不予认定。证据四、高树书立的书面证明。证明目的:父母去世后,棺材是卢某戊购买的。原告(反诉被告)质证:证人未出庭,对证言真实性不认可。合议庭评议认为:因证人未出庭,对证言真实性不予认定。证据五、记账书证四页。被告(反诉原告)证明目的:证明办理父母丧事的一部分花费。原告(反诉被告)质证:对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不予认可。证据六、记账书证两页。证明目的:证明办理母亲丧事的花费情况。原告(反诉被告)质证:没有在举证期限内提交,拒绝质证。对证据五、六经合议庭评议认为:原告(反诉被告)承认办理父母丧事的花费大部分为被告(反诉原告)花费,且证人办某某的主管蔡某某、会计张某甲也出庭证明了该事实,故对证据五、六认定有效。证据七、证人卢某己、卢某庚、蔡某某、张某甲出庭作证。证明目的:办理父母丧事花费均由卢某戊支付;证人蔡某某证实了丧事开支情况;证人卢某己、卢某庚证实卢某戊办理父母丧事借款8000元、给父母看病借款3000元未还。证人张某甲证实分家时已对现有财产和赡养作出约定,争议房产并非遗产。原告(反诉被告)质证:一、父母去世时原告(反诉被告)也有花费;二、办某某还收了礼金,收入情况不清楚,不能确定最后的花费;三、分家单上没有史某某的签字,卢某的签字是证人张某乙的。合议庭评议认为:证人卢某己、卢某庚、蔡某某、张某甲证明的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支付丧葬花费的事实,原告(反诉被告)并无异议,对该事实本院予以认定。但证人蔡某某、张某丙证实办丧事有礼金收入,但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并未说明收入情况,故对原告(反诉被告)抗辩的办某某收了礼金,收入情况不清楚,不能确定最后的花费本院予以采纳。对证人卢某己、张某甲证明的分家单上卢某签字系张某甲书写本院予以采纳。第三人北京铁路局北京车务段虽未出庭,但向本院邮寄了卢某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员一次性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审核表》。原告(反诉被告)、被告(反诉原告)对该证据均无异议,合议庭对该证据认定有效。经审理查明,卢某与史某某生前系夫妻关系。共生育五个子女,四个女儿卢某甲、卢某乙、卢某丙、卢某丁,一个儿子卢某戊。史某某于2011年6月2日去世,卢某于2013年1月28日去世。卢某与史某某去世后,按照当地习俗由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办理了丧事,并支付了大部分花费,在办某某过程中收取的礼金并未清算。卢某与史某某遗有遗产位于涞水县胡家庄乡富位村兴华路26号宅院内砖混结构北房4间、东配房2间,院内杨树1棵、榆树1棵、柿子树1棵、香椿树1棵、深井一眼。卢某生前于2012年6月10日自书遗嘱一份,对死后财产作出处分“家中宅基地、房屋及附着物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四个女儿所有,他人无权干涉”。因卢某系北京车务段职工,去世后丧葬费5165.28元、遗属抚恤金34780元、工资调待261元尚在第三人北京车务段处,因五子女就该部分财产分割有异议,尚未发放。另查明,1994年11月5日,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曾与父母分家,并由张某甲执笔制作了分家单,史某某未在上面署名,卢某的署名系张某甲书写。本院认为,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史某某2011年6月2日去世后遗产一直未予分割,且其未留有遗嘱,故其遗产应按法定继承处理。卢某于2012年6月10日所作遗嘱属于自书遗嘱,符合自书遗嘱的法定要件,但其在遗嘱中处分的富位村兴华路26号宅院内房屋和地上附着物是属于其与史某某其他继承人的共同财产,故其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属于无效,仅对其享有的财产份额产生法律效力。富位村兴华路26号宅院内房屋和地上附着物系卢某和史某某夫妻共同财产,石凤婷去世后该财产按法定继承分割,其中二分之一归卢某所,另外二分之一由六继承人均分,即四原告(反诉被告)、被告(反诉原告)、卢某各自享有全部财产的十二分之一份额。该继承完成后卢某享有全部财产的十二分之七的份额,其他继承人享有全部财产的十二分之一份额。卢某去世后其遗嘱发生法律效力,卢某的遗产按遗嘱由四原告(反诉被告)平均继承,四原告(反诉被告)每人应得兴华路26号宅院内房屋和地上附着物的四十八分之七(7/12÷4=7/48)的份额。综上,卢某、石凤婷兴华路26号宅院内房屋和地上附着物的遗产继承完成后,四原告(反诉被告)卢某甲、卢某乙、卢某丙、卢某丁每人享有兴华路26号宅院内房屋和地上附着物的四十八分之十一的份额(1/12+7/48=11/48),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享有兴华路26号宅院内房屋和地上附着物的十二分之一的份额。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抗辩富位村兴华路26号宅院内房屋在1994年分家时已分给卢某戊,但其提交的分家单无史某某署名,且卢某署名也非其本人书写,故对卢某戊的抗辩不予采纳。第三人北京铁路局北京车务段处的卢某遗属抚恤金34780元、工资调待261元共计35041元、丧葬费补助金5165.28元虽不属于遗产,但应在第一顺序继承人范围内分割,考虑到卢某戊办理了丧事,并支付了大部分花费,丧葬补助金5165.28元归卢某戊所有较为适宜。遗属抚恤金34780元和工资调待261元(合计35041元)应由卢某甲、卢某乙、卢某丙、卢某丁、卢某戊平分,每人(35041÷5)=7008.2元。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提起反诉要求四原告(反诉被告)担负父母的丧葬费50560元。四原告(反诉被告)以该诉讼已超过时效为由提出抗辩,因史某某去世到被告(反诉原告)反诉已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故对其请求四原告(反诉被告)负担史某某丧葬费用的请求不予保护。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要求四原告(反诉被告)负担卢某丧葬费,并出示部分花费的记账单,但未提交收取礼金记账单,不能确定实际花费,故卢某丧葬费用实际花费无法确定,考虑到确实是卢某戊办理的卢某丧事,故卢某丧葬补助金5165.28元归应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所有。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缺席判决如下:一、位于涞水县胡家庄乡富位村兴华路26号宅院内砖混结构北房4间、东配房2间,杨树1棵、榆树1棵、柿子树1棵、香椿树1棵、深井一眼,由原告(反诉被告)卢某甲、卢某乙、卢某丙、卢某丁和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共同所有。原告(反诉被告)卢某甲、卢某乙、卢某丙、卢某丁每人享有四十八分之十一的份额,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享有十二分之一的份额。二、第三人北京铁路局北京车务段处的卢某丧葬补助金5165.28元归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所有。卢某的遗属抚恤金34780元、工资调待261元原告(反诉被告)卢某甲、卢某乙、卢某丙、卢某丁和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平均分割,每人7008.2元。限第三人北京铁路局北京车务段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给付。三、驳回原告(反诉被告)卢某甲、卢某乙、卢某丙、卢某丁的其他诉讼请求。四、驳回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诉案件受理费1550元,原告(反诉被告)卢某甲、卢某乙、卢某丙、卢某丁,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各负担310元。反诉案件受理费532元,原告(反诉被告)卢某甲、卢某乙、卢某丙、卢某丁各负担106元,被告(反诉原告)卢某戊负担108元。如不服本判决,可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张 永代理审判员 刘 晖代理审判员 夏朝华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书 记 员 张 涛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