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3)桂市民四终字第633号

裁判日期: 2013-11-22

公开日期: 2014-05-06

案件名称

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因与被上诉人曾小丽、邓先瑛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熊平杰,伍建萍,曾小丽,邓先瑛

案由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桂市民四终字第633号上诉人(一审被告)熊平杰。上诉人(一审被告)伍建萍。二上诉人的委托代理人刘贤华。被上诉人(一审原告)曾小丽。委托代理人邓炎忠。被上诉人(一审被告)邓先瑛。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因与被上诉人曾小丽、邓先瑛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人民法院(2013)临民初字第539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本院于2013年8月23日受理后,依法组成由审判员陆建华担任审判长,审判员胡卫新和审判员刘仁香参加的合议庭,于2013年9月25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书记员申峰峰担任记录。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及其委托代理人刘贤华,被上诉人曾小丽的委托代理人邓炎忠和被上诉人邓先瑛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2000年2月15日,被告熊平杰、伍建萍(甲方)与被告邓先瑛(乙方)经过协商签订《房屋买卖协议》,协议约定:被告熊平杰、伍建萍将座落于桂广滑石开发有限公司大院内3栋73号房屋作价人民币15000元卖给被告邓先瑛;甲方有协助办理过户义务;甲方办理好产权证后必须交由乙方保管。协议签订后,被告熊平杰、伍建萍收取购房款15000元即对房屋进行了交付。2000年11月15日,甲方将办证发票交由乙方,由乙方负责领取了该房产的《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个人住房档案》、《房屋买卖契约》、《房产买卖申请审批书》等,并由乙方保管。2003年12月15日,被告邓先瑛与原告曾小丽签订《房屋转让协议》,协议约定:将购买被告熊平杰、伍建萍尚未过户的房屋以原价15000元转让给原告曾小丽;该房产的全部证件交由原告曾小丽保管;买房款的收条仍然由被告熊平杰、伍建萍书写,原写给邓先瑛的收条作废;被告邓先瑛有协助房产过户的义务。同日,被告熊平杰、伍建萍书写“收条兹收到曾小丽交来购买滑石公司大院内3栋73号房屋款人民币壹万伍仟元正(15000.00元)此据收款人熊平杰、伍建萍(加盖手印)2003年12月15日”。被告邓先瑛将该房产的《房屋所有权证》(临房权证县城改字第××号,房屋坐落临桂县临桂镇龙门路)、《国有土地使用证》、《个人住房档案》、《房屋买卖契约》、《房产买卖申请审批书》交原告曾小丽保管。2013年5月,原告曾小丽要求被告协助办理过户时,被告熊平杰不同意。同时查明,被告熊平杰、伍建萍原系夫妻,2008年5月离婚。一审法院审理认为,2000年2月15日,被告熊平杰、伍建萍与被告邓先瑛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2003年12月15日,被告邓先瑛与原告曾小丽签订《房屋转让协议》,均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即2000年11月份当事人讼争房屋已经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因此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协议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效力性的强制性规定和损害公共利益,为合法、有效合同。故两被告辩称签订当时没有房产证的协议没有效力和不合法,理由不充分,该院不予采信;当事人在最初协商时也是讲卖给原告曾小丽的,事后又收取了原告曾小丽的购房款,被告熊平杰、伍建萍对该房屋卖给原告曾小丽没有异议,其过程已经转化为当事人当初协商时的情况,直接将房屋卖给原告曾小丽,被告不协助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其行为已经构成违约,原告曾小丽请求被告协助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其理由正当,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五十二条、第一百零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判决:一、被告熊平杰、伍建萍与被告邓先瑛于2000年2月15日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被告邓先瑛与原告曾小丽于2003年12月15日签订的《房屋转让协议》有效;二、被告熊平杰、伍建萍、邓先瑛协助原告曾小丽办理坐落在临桂县临桂镇龙门路房产(产权证为:临房权证县城改字第××号)过户至原告曾小丽名下。案件受理费50元,适用简易程序依法减半收取25元,由被告熊平杰负担。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称,本案属于房改房内部管理性问题,不属于法院受案范围,被上诉人提供的《房屋买卖协议》、《房屋转让协议书》、《收条》均系伪造,而一审判决对此认定事实不清、错误适用法律作出错误判决,请求二审法院依法纠正,驳回被上诉人曾小丽在一审的诉讼请求。被上诉人曾小丽答辩称,一审查明事实清楚,适用法律作出的判决正确,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上诉人邓先瑛答辩称,上诉人伍建萍与其是同一单位职工,且是好朋友,伍建萍欲将此案争议的房屋卖与他人,我便代替曾小丽购买熊平杰、伍建萍的房改房,我于2000年2月15日与熊平杰、伍建萍签订了《房屋买卖协议》并将购房款1.5万元交给伍建萍、熊平杰,因卖房时曾小丽不是滑石矿的职工,没有资格购买本案争议的房子,伍建萍、熊平杰当时写的收条是收到我交来的购房款,后来才是改写收到曾小丽的购房款,本案争议的房屋曾小丽进住十多年并进行了装修,现熊平杰、伍建萍毁约是没有道理的,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院综合诉辩双方的意见,对一审查明的事实有以下争议: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与被上诉人邓先瑛于2000年2月15日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和被上诉人邓先瑛与被上诉人曾小丽于2003年12月15日签订的《房屋转让协议》是否有效;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邓先瑛是否应协助被上诉人曾小丽将坐落在临桂县临桂镇龙门路房产(产权证为:临房权证县城改字第××号)过户办理到被上诉人曾小丽名下。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对争议事实未提供新的证据。被上诉人曾小丽、邓先瑛对争议事实未提供新的证据。本院对当事人争议事实的分析和认定: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主张其与被上诉人邓先瑛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和被上诉人邓先瑛与被上诉人曾小丽签订的《房屋转让协议》无效,但又未向本院提供合法有效的证据予以佐证,本院不予支持;被上诉人曾小丽主张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与被上诉人邓先瑛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和被上诉人邓先瑛与其签订的《房屋转让协议》有效,向本院提供了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与被上诉人邓先瑛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和被上诉人邓先瑛与其签订的《房屋转让协议》及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签字认可并按了手印的收款收条,结合上诉人熊平杰在一审庭审时认可与被上诉人邓先瑛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是伍建萍逼其签订和上诉人伍建萍在一审庭审时认可收到购房款1.5万元、《房屋买卖协议》、《房屋转让协议》、《收条》上的字是其与熊平杰没有看清内容签订的及上诉人是将房屋卖给曾小丽、邓炎忠的情况,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与被上诉人邓先瑛于2000年2月15日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和被上诉人邓先瑛与被上诉人曾小丽于2003年12月15日签订的《房屋转让协议》合法有效;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邓先瑛应协助被上诉人曾小丽将坐落在临桂县临桂镇龙门路房产(产权证为:临房权证县城改字第××号)过户办理到被上诉人曾小丽名下。因此,上诉人曾小丽在一审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本院予以支持。综上分析,一审查明的事实属实,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与被上诉人邓先瑛于2000年2月15日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和被上诉人邓先瑛与被上诉人曾小丽于2003年12月15日签订的《房屋转让协议》均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属合法有效的协议,且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已于10年前就收到被上诉人曾小丽购房款1.5万元。被上诉人曾小丽对争议房屋进行了装修并居住10多年,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对被上诉人曾小丽装修和居住争议房屋的行为,一直没有提出异议,只是被上诉人曾小丽提出要求其协助过户,才提出从来没有卖房给被上诉人邓先瑛、曾小丽和没有义务协助被上诉人曾小丽房产过户的主张,对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违反事实和生活常理的主张,本院不予支持;被上诉人曾小丽主张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与被上诉人邓先瑛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和被上诉人邓先瑛与其签订的《房屋转让协议》有效及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有义务协助其办理房产过户,向本院提供了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与被上诉人邓先瑛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和被上诉人邓先瑛与其签订的《房屋转让协议》及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签字认可并按了手印的收款收条,并经本院查证属实,因此,一审法院支持被上诉人曾小丽在一审的诉讼请求的判决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上诉人熊平杰、伍建萍各负担25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陆建华审判员  胡卫新审判员  刘仁香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书记员  申峰峰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