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3)璧法行初字第00083号

裁判日期: 2013-11-21

公开日期: 2014-02-12

案件名称

龙泽莉,王长元不服璧山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产权登记一审行政判决书

法院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重庆市

案件类型

行政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龙泽莉,王长元,璧山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周民琴,彭远渝,彭德祥

案由

法律依据

《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第六条第一款,第十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

全文

重庆市璧山县人民法院行 政 判 决 书(2013)璧法行初字第00083号原告龙泽莉。原告王长元。委托代理人王琛,璧山县中心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委托代理人陈俊宇,璧山县中心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璧山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法定代表人朱家庆,局长。委托代理人曾俊霖,该局工作人员。委托代理人张秦,重庆山立律师事务所律师。第三人彭远渝。法定代理人周民琴,系彭远渝母亲。第三人彭德祥。第三人周民琴。原告龙泽莉、王长元不服被告璧山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颁发的212房地证(2013)字第XXX号《房地产权证》一案,于2013年6月28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于2013年7月1日依法受理后,又于同月3日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并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3年8月8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龙泽莉、王长元,被告璧山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委托代理人曾俊霖、张秦到庭参加了诉讼,第三人彭远渝、周民琴、彭德祥经本院合法传唤未能到庭。2013年9月10日,本院依法中止审理,同年11月11日恢复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龙泽莉、王长元诉称,2013年4月7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2012)渝一中法民终字第00593号《民事判决书》判决第三人彭德祥、周民琴向原告龙泽莉、王长元交付位于重庆市璧山县璧城河西工业园区政府安置房X单元X号房屋。2013年5月,第三人彭德祥、周民琴故意将上述房屋权属转移登记到其女彭远渝名下。二原告依据一中院生效的上述民事判决书向被告申请办理该房屋的过户登记手续时,被告以上述房屋产权人为彭远渝而非第三人为由不予办理。第三人的上述行为严重侵犯了原告合法权益。为此,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撤销被告向第三人彭远渝颁发的212房地证(2013)字第XXX号《房地产权证》。被告璧山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辩称,2013年4月,第三人彭远渝以个人名义就本案诉争房屋向被告申请办理房地产权登记,并提交有璧山府地(2009)38号用地文件、分房协议(承诺书)、划地情况统计表、完税证明等相关依据,经被告审核,其权属来源合法,由被告向其颁发了212房地证(2013)字第XXX号《房地产权证》。被告作出的颁证行为,事实清楚,程序合法。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予以维持。第三人彭远渝、彭德祥、周民琴无答辩意见。被告在法定期限内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证据:212房地证(2013)字第XXX号《房地产权证》档案资料(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审核表;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申请书;彭远渝、彭德祥、周民琴户籍资料及周民琴身份证复印件;璧山府地(2009)38号文件;分房协议(承诺书);附图;璧山县工业园区璧城街道河西安置区划地情况统计表;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证明被告向第三人彭远渝作出颁发212房地证2013字第XXX号《房地产权证》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原告对被告所举证据的质证意见为:第三人彭远渝系未成年人,在申请办理房屋产权登记过程中的所有手续都是由其母周民琴代为办理,分房协议系第三人彭德祥、周民琴恶意串通,隐瞒了212房地证(2013)字第XXX号《房地产权证》对应的房产在登记前已变卖给了原告龙泽莉、王长元的事实,欺骗被告为彭远渝办理了产权登记手续,故被告向彭远渝颁发的212房地证(2013)字第XXX号《房地产权证》不具合法性。原告在法定期限内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证据:1、《房屋买卖协议》及收条,证明212房地证2013字第XXX号《房地产权证》对应的房产在登记前已变卖给了原告龙泽莉、王长元;2、璧山县工业园区璧城街道河西安置区划地情况统计表,证明本案彭远渝办理的产权证上所确定的房屋属于彭德祥、周民琴;3、(2010)璧民初字第2142号《民事判决书》、(2010)渝一中法民终字第4958号《民事判决书》、(2011)璧民初字第03902号《民事判决书》、(2012)渝一中法民终字第05492号《民事判决书》、(2011)璧民初字第02293号《民事判决书》、(2012)渝一中法民终字第0593号《民事判决书》,证明原告通过一系列民事诉讼,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最终以(2012)渝一中法民终字第0593号《民事判决书》,判决彭德祥、周民琴向龙泽莉、王长元交付位于璧山县璧城河西工业园区政府安置房X单元X号房屋。原告龙泽莉、王长元是该房屋的合法产权人;4、璧山县璧城河西工业园区政府安置房X单元X号房屋产权信息,证明法院判决彭德祥、周民琴应交付给龙泽莉、王长元的房产现已登记在了彭远渝名下。被告对原告所举证据的质证意见为:对证据1认为与本案无关。因为《房屋买卖协议》是龙泽莉、王长元与彭德祥、周民琴之间的债权行为,对被告无约束力,没有发生房屋所有权的改变;对证据2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该证据不是确定房屋权属的唯一依据,划地情况统计表没有彭德祥、周民琴、彭远渝签字确认,不能证明彭德祥、周民琴、彭远渝已形成合意将璧山县璧城河西工业园区政府安置房X单元X号房屋分割给了周民琴所有。第三人彭德祥、周民琴、彭远渝属征地拆迁安置对象,上述房屋为共同所有,协商分割房屋是其权利,即使彭远渝向被告申请办理产权登记前第三人之间有将上述房屋分割给周民琴的表示,也应以第三人之间最终意思表示为准;对证据3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法院的判决只确定了合同的效力,判决交付房屋也只是履行合同,并没有确认房屋归原告所有,故该证据与本案事实不具关联性;对证据4无异议。第三人未提交证据。经庭审质证,本院对当事人所举证据作如下认定:对被告举示的证据认为,该证据是彭远渝申请产权登记的原始档案资料,与本案事实具有真实性、关联性,但不能达到被告主张事实的证明标准,本院不予采信;对原告举示的证据1认为,被告虽对其真实性、关联性不予认可,但《房屋买卖协议》的效力已被法院生效判决所确认,且与判断本案XXX号《房地产权证》对应房屋权属来源是否合法具有内在联系,故该证据与本案事实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本院予以采信;对证据2认为,彭远渝产权证上所列房屋是否属彭德祥、周民琴所有,不属行政诉讼审查范围,本院不予采信;对证据3认为,生效民事判决书虽未确认房屋(政府安置房X单元X号)所有权,但对判断彭远渝申请登记房屋是否具有合法的权属来源存在关联,故本院予以采信;对证据4认为,因被告对该证据予以认可,本院予以采信。根据上述合法有效的证据及当事人的陈述确认以下事实:第三人彭德祥、周民琴系夫妻关系,第三人彭远渝系其女儿,均属征地拆迁安置对象。2009年8月27日,璧山县人民政府以璧山府地(2009)38号文《关于划拨部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给侯吉合等553户的批复》,同意将经渝府地(2005)1345号文件批准征收的426029平方米中的129092平方米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编号为BS-IQ—002号)划拨作为修建璧城街道河西安置区农民还房建设工程项目用地,并将璧城街道河西安置区划地联建名单作为该批文的附件。该附件载明了:户主、安置对象、安置人数等内容。其中涉及本案第三人的内容为:户主彭德祥;安置人数3;住房安置对象彭德祥、周民琴、彭远渝;上述批复作出后,彭德祥与周国海等14户39人联合建房一幢,现位于璧泉街道康宁路X号,已办理土地房屋权属初始登记,产权人为周国海等39人14户(证号:212房地证(2012)字第XXX号)。2009年10月31日,彭德祥、周民琴与龙泽莉、王长元签订《房屋买卖协议》将位于河西工业园区政府安置房(X)底楼层住房一套(清水房)卖给龙泽莉、王长元。2010年5月7日,彭德祥、周民琴以其系拆迁安置户,签订房屋买卖协议时房屋未修建等为由向本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确认上述协议无效。同年7月9日,本院以(2010)璧民初字第2142号《民事判决书》判决驳回了彭德祥、周民琴的诉讼请求。彭德祥、周民琴不服上诉二审法院被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11年5月30日,龙泽莉、王长元向本院提起民事诉讼,以彭德祥、周民琴未按协议约定向其交付房屋,并将该房屋出卖给杨荣忠、傅应惠,且已由杨荣忠、傅应惠装修入住为由,请求判令彭德祥、周民琴交付房屋。同年10月8日,本院作出(2011)璧民初字第02293号《民事判决书》,以龙泽莉、王长元的请求因彭德祥、周民琴已实际向杨荣忠、傅应惠交付了房屋而不能履行为由,判决驳回了龙泽莉、王长元的诉请。龙泽莉、王长元不服依法提起上诉。二审期间,龙泽莉、王长元于2011年10月19日又向本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确认彭德祥、周民琴与杨荣忠、傅应惠签订的《售房协议》及《售房补充协议》无效。2012年8月7日,本院一审判决确认上述协议无效,彭德祥、周民琴、杨荣忠、傅应惠不服依法提起上诉,被二审法院判决维持。2013年4月7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2012)渝一中法民终字第00593号《民事判决书》,判决撤销了本院(2011)璧民初字第02293号民事判决书,并判令彭德祥、周民琴向龙泽莉、王长元交付位于河西工业园区政府安置房X单元的X号房屋。2013年4月23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向彭德祥、周民琴送达了(2012)渝一中法民终字第00593号《民事判决书》。2013年4月28日,第三人彭远渝向被告申请土地房屋权属登记,由其母周民琴代为填写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申请书。该申请书的主要内容为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和申请事由,其中申请事由为“拆迁安置还房”。同时周民琴在该申请书上还代彭远渝作出如下申明:“保证申请登记的房产无产权争议,并对其提交的有关资料和反映情况的真实性负责,若有隐瞒、欺骗、编造、申报不实、蒙混登记行为,申请人自愿承担法律责任及相关经济赔偿”,并提交了彭远渝、彭德祥、周民琴户籍资料和璧山府地(2009)38号文件及分房协议等资料。被告对第三人彭远渝提出的土地房屋权属登记申请进行审核后,依据璧山府地(2009)38号用地文件和璧山县工业园区璧城街道河西安置区划地情况统计表及分房协议等将璧泉街道康宁路X号X幢X单元X号房屋登记在了彭远渝名下,并于2013年5月15日向彭远渝颁发了212房地证(2013)字第XXX号《房地产权证》。现原告以被告作出的上述颁证行为损害了原告合法权益为由,请求判决撤销被告向第三人彭远渝颁发的212房地证(2013)字第XXX号《房地产权证》。本院认为,根据《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第六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被告具有土地房屋权属登记的行政职权。本案争议焦点是:被告向第三人彭远渝颁发的《房地产权证》是否具有合法的权属来源。对此,本院认为,依据《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第十条所规定的土地房屋权属登记的一般程序,土地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应对申请登记的土地房屋权属来源及合法性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应予核准登记,并依据上述条例的有关规定核发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核准,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同时该条例第十一条还对应予登记的条件作出了规定,应予登记应当具备权属来源合法,产权无争议的条件。因此,就本案事实而言,第三人明知其共有的房屋(康宁路X号X幢X单元X号)已出买给了二原告,且在人民法院判令彭德祥、周民琴向二原告交付房屋的民事判决书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情况下,隐瞒房屋出售和生效民事判决书判令其交付房屋的事实而向被告申请土地房屋权属登记,导致被告未能对彭远渝申请登记的土地房屋权属来源及合法性进行准确审核,同时也使原告的合法权益遭受严重损害。第三人的上述行为有悖于诚实信用原则,且分房协议是在被告登记审核过程中形成,故该分房协议等不足以证明彭远渝申请登记的土地房屋权属来源合法。综上,被告作出的本案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认定彭远渝申请登记的土地房屋权属来源合法证据不足。为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一款(二)项1目的规定,判决如下:撤销被告璧山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向第三人彭远渝颁发的212房地证(2013)字第XXX号《房地产权证》的具体行政行为。案件受理费50元,由被告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立案庭)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陈 伟人民陪审员 王 花人民陪审员 王新程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书 记 员 罗春兰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