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3)东民初字第00752号

裁判日期: 2013-11-19

公开日期: 2014-07-01

案件名称

张×1等与殷×1等法定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北京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张×2,张×1,张×3,殷×1,殷×2,殷×3,殷×4,殷×5,殷×6,孙×,殷×7,殷×8,殷×9

案由

法定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全文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东民初字第00752号原告张×2,男,1941年2月14日出生。原告张×1,男,1963年1月28日出生。原告张×3,男,1970年12月30日出生。被告殷×1,男,1949年8月7日出生。被告殷×2,男,1951年7月16日出生。被告殷×3,男,1953年8月15日出生。被告殷×4,男,1956年4月4日出生。被告殷×5,男,1958年7月27日出生。被告殷×6,男,1963年6月12日出生。被告孙×,女,1944年8月6日出生。被告殷×7,男,1966年1月28日出生。被告殷×8,男,1968年6月16日出生。被告殷×9,男,1970年4月9日出生。上述被告委托代理人李斌,北京市尚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张×2、张×1、张×3与被告殷×1、殷×2、殷×3、殷×4、殷×5、殷×6、孙×、殷×7、殷×8、殷×9法定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本案原告张×2、张×1、张×3,被告委托代理人李斌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张×2、张×1、张×3诉称:被继承人殷×10、马×系夫妻关系,共育有八名子女,他们是:殷×11、殷×12、殷×1、殷×2、殷×3、殷×4、殷×5、殷×6。1976年2月21日殷×10去世。1983年7月30日殷×11去世。殷×11与丈夫张×2育有二子,他们是张×1和张×3。2008年7月26日马×去世。2012年4月15日殷×12去世。殷×12与其妻孙×育有三名子女,他们是:殷×7、殷×8、殷×9。殷×10、马×去世后,遗留有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胡同×号房屋七间(建筑面积92.70平方米),房屋产权原登记在殷×10名下,房屋产权被收回过,1983年6月13日房屋产权发还时,因殷×10已过世,故七间房屋产权都发还给马×。1983年发还时登记为西房四间、北房三间,共68.3平方米,为马×与殷×12、殷×1、殷×2、殷×3、殷×4、殷×5、殷×6共有。因1990年房产证丢失,1993年补办房产证登记为南房两间、北房四间,共85.9平方米,仍为马×与殷×12、殷×1、殷×2、殷×3、殷×4、殷×5、殷×6共有。2004年房屋格局是南房两间、北房两间、北房两间、西房一间,共92.7米,仍为马×与殷×12、殷×1、殷×2、殷×3、殷×4、殷×5、殷×6共有。最近,原告希望继承殷×10、马×遗留房产的相应份额,却受到被告的阻挠。综上所述,原告认为,每个继承人都享有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现起诉要求继承殷×10、马×遗留的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胡同×号房屋七间(建筑面积92.70平方米)的相应份额。被告殷×1、殷×2、殷×3、殷×4、殷×5、殷×6、孙×、殷×7、殷×8、殷×9辩称:原告所述家庭关系及诉争房屋位置都对,现该房屋产权已分为七个房产证。被告认为已经超过了2年的诉讼时效,而且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最长20年的诉讼时效。另外张×2不是适格的原告。根据1984年的公证书,当时张×1、张×3放弃对该房屋的继承权,所以被告才将该房屋产权重新划分。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请求法院依法判决。经审理查明:殷×10与马×系夫妻关系,二人生育殷×11、殷×12、殷×1、殷×2、殷×3、殷×4、殷×5、殷×6子女八人。1976年殷×10去世,2008年马×去世。殷×11与张×2系夫妻关系,二人生育张×1、张×3二子。1983年7月殷×11去世。殷×12与孙×系夫妻关系,二人生育殷×7、殷×8、殷×9三子。2012年殷×12去世。本市东城区(原崇文区)××胡同×号房屋7间产权原登记在殷×10名下,1983年产权发还时殷×10已去世。1983年11月殷×10的继承人办理继承公证,此时殷×11已去世,在公证档案中”落实私房政策对继承房产的意见表”中张×1表示弃权,并由监狱管理机关加盖公章,经与监狱管理部门联系,答复本院:由于年代久远,公章已无从查找;在公证档案中”落实私房政策对继承房产的意见表”中张×3亦表示弃权,填表日期张×3年满14岁。依据上述公证文书,殷×10名下房产变更由马×、殷×12、殷×1、殷×2、殷×3、殷×4、殷×5、殷×6共同继承。1993年诉争房屋变更为6间,产权登记为马×、殷×12、殷×1、殷×2、殷×3、殷×4、殷×5、殷×6平均共有。2004年诉争房屋进行了翻建,房屋间数仍为7间,但房屋面积扩大,产权登记为马×、殷×12、殷×1、殷×2、殷×3、殷×4、殷×5、殷×6平均共有。现本市东城区(原崇文区)××胡同×号房屋产权登记为1号房马×与殷×12平均共有,2号房登记为殷×1所有,3号房登记为殷×3所有,4号房登记为殷×4所有,5号房登记为殷×2所有,6号房登记为殷×5所有,7号房登记为殷×6所有。上述事实:有原、被告的陈述、亲属关系证明信、公证书复印件、房屋登记档案复印件等在案佐证。本院认为:殷×10名下本市东城区(原崇文区)××胡同×号房屋应为殷×10与马×的夫妻共同财产。马×及本案被告在发还殷×10房屋产权时依据公证文书对殷×10的房屋进行了继承,且房屋产权登记亦已变更,此后上述房屋产权登记有数次变更。由于本案为法定继承纠纷,对于已登记在被告名下的房屋的权属纠纷,原告应另行解决。本市东城区(原崇文区)××胡同×号1号平房为马×与殷×12平均共有,二人应各占该房屋二分之一产权份额,马×去世后其所占房屋份额为其遗产由其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殷×11先于马×去世,张×1、张×3代位继承殷×11应继承的马×遗产份额;殷×12晚于马×去世,其应继承的马×的遗产份额转由其继承人孙×、殷×7、殷×8、殷×9继承。综上所述,判决如下:一、马×名下本市东城区(原崇文区)×胡同×号(房号1)房屋二分之一产权份额变更归殷×1、殷×2、殷×3、殷×4、殷×5、殷×6、张×1、张×3、孙×、殷×7、殷×8、殷×9共有,其中殷×1、殷×2、殷×3、殷×4、殷×5、殷×6各占八分之一共有份额,张×1、张×3各占十六分之一共有份额,孙×、殷×7、殷×8、殷×9各占三十二分之一共有份额;二、驳回原告张×2、张×1、张×3的其它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一千二百元由张×2、张×1、张×3负担一百五十元(均已交纳),由殷×1、殷×2、殷×3、殷×4、殷×5、殷×6各负担一百五十元(均自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交纳),由孙×、殷×7、殷×8、殷×9各负担三十七元五角(均自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交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上诉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如在上诉期满后七日内未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审 判 长  王 宏代理审判员  赵庆玲人民陪审员  苟宝禄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九日书 记 员  陈 烨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