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鼓民初字第4785号
裁判日期: 2013-11-18
公开日期: 2014-06-26
案件名称
原告王瑶与被告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一案的民事判决书
法院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南京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王瑶,江苏省人民医院
案由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
全文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鼓民初字第4785号原告王瑶,女,汉族,1983年12月5日生。委托代理人施允丹,北京市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周定芳(系原告王瑶母亲),女,汉族,1960年1月19日生,江苏省句容市卫生局科员。被告江苏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人民医院),住所地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号。法定代表人王虹,院长。委托代理人张伟,江苏高的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卢红梅,女,汉族,1967年4月27日生,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原告王瑶诉被告省人民医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审判员李佳萱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王瑶的委托代理人施允丹、周定芳,被告省人民医院委托代理人张伟、卢红梅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王瑶诉称:2012年7月30日,原告因腹部疼痛等不适在被告河西分院就诊。接诊医生草率治疗,为原告开具“舒喘灵”,原告回家后遵医嘱服药。同年8月1日,原告发现流血症状,再次入院治疗。经被告诊断,原告为先兆流产。虽经治疗,8月3日原告仍发生流产,自然娩出一名死婴。“舒喘灵”为孕妇禁用的药物,被告明知原告怀孕,仍给原告开药服用,导致原告流产。因被告误诊误治,且违反告知义务,侵犯原告的知情同意权,使原告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致使原告最终流产的可能性扩大。被告的行为给原告及家人造成严重心灵创伤。现诉至法院,请求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12408.56元、复孕费20000元、住院伙食补助120元、营养费630元、护理费3100元、误工费6047元、交通费1000元,支付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50346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被告省人民医院辩称:对原、被告之间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的事实予以确认。被告仅存在病历书写不规范的过失,被告对原告的治疗符合诊疗规范,并无过错,且与原告流产的损害后果之间无因果关系。故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经审理查明,2012年7月30日下午,原告因“孕5+月,合并子宫肌瘤”至被告河西分院门诊就诊。经查体:宫底脐上一指,子宫右上触及突起约4cm,嘱查B超。当天下午6时左右,原告B超显示:宫内妊娠、单活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羊水过多。原告行B超检查后至被告妇产科急诊就诊,其主诉“停经20+1周,下腹胀痛一天”,查体:未见明显宫缩,子宫张力大,胎心150-160次/分,予舒喘灵(硫酸沙丁胺醇片)治疗,嘱定期产检,注意休息,有情况门诊随诊。原告接受被告门诊治疗后,遵医嘱服用“舒喘灵”。2012年8月1日,原告因“停经20+3周,腹痛三天,伴阴道出血半天”入住被告河西分院产科。入院检查:宫高23cm,腹围74cm,胎膜未破,宫口未开。经被告入院诊断,原告为20+3周晚期先兆流产,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原告入院后,被告予以舒喘灵、硫酸镁抑制宫缩等治疗。同年8月3日8:45分时,原告腹痛后阴道大量淡红色液体流出。考虑胎膜已破,晚期难免流产,原告放弃保胎治疗。当日9:13分,原告自然娩出一死女婴。原告流产后,子宫收缩好,阴道出血不多,于同年8月6日出院。审理中,原告申请医疗损害鉴定,本院依法委托南京市医学会对本案进行医疗损害鉴定。2013年9月3日,南京市医学会出具(2013)67号医疗损害鉴定书。该鉴定书中分析意见:根据原始病历及现场调查分析,患者停经20+1周,有下腹胀痛门诊就诊,医方门诊病历记录简单,未记录患者不适主诉,查体不够全面,在患者完成B超检查门诊已下班的情况下,再次挂号急诊就诊,未延误诊疗;医方急诊接诊后,进行了常规体格检查,未及明显宫缩,子宫张力大,应考虑“先兆流产”可能,予“舒喘灵”(硫酸沙丁胺醇片)保胎治疗,符合妇产科诊疗常规,药物使用方法在规定范围之内,医方病历记录未能诊断“先兆流产”可能,关于流产风险与患者沟通不足;沙丁胺醇可以降低子宫肌肉对刺激的应激性,使子宫松弛,抑制子宫收缩,防止先兆流产,本例患者有先兆流产症状时,予抑制宫缩符合治疗原则;根据FDA分类,该药属于C类药物,从药物机理上分析,该药对先兆流产有治疗作用,不会促进或导致流产的发生;患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且羊水过多,发生流产的风险较大,难以防范,患者流产系自身因素所致,与医方的诊疗行为无因果关系。鉴定结论为:医方存在一定医疗过错,但与患者流产无因果关系。经组织双方质证,原告认为被告存在诊断错误、用药错误等医疗过错行为,与原告的流产损害后果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对鉴定结论不予认可。被告对鉴定书的真实性无异议,但对鉴定意见中认定被告存在一定医疗过错存有异议。庭审中,原告称因鉴定书中分析意见含糊不清,要求鉴定人员出庭作证。2013年11月4日南京市医学会召集本例医疗损害鉴定专家组就原告质疑问题给予明确的书面解释答复。意见为:医方在患方门诊就医过程中存在欠规范、合理之处,但实质医疗行为(如进行B超检查、药物治疗等)符合妇产科诊疗常规;关于医疗行为与流产的因果关系,流产的病因复杂,现有医学技术对多数流产难以明确病因,也难以预测、预防和治疗。本例患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羊水过多,现有医学研究表明,该两因素均与流产有相关性,无有效治疗方法,属于发生流产的高危因素。根据药物机理,沙丁胺醇对先兆流产有治疗作用,不会促进或导致流产的发生。患者7月30日门诊急诊就诊,8月1日门诊预约三维超声检查,当晚因“少量出血”入院,经保胎治疗,8月3日上午破膜,发生难免流产,这一过程符合晚期流产的发生、发展过程。综上,专家组认为本例患者流产系自身原因所致,与医方的诊疗行为无因果关系。原告质证后,对该书面答复意见仍表示不予认可。经本院依法释明,原告明确表示就被告医疗行为不申请重新鉴定。原告主张的损失如下:1、医疗费12408.56元,其中,原告因本次流产在被告处发生门诊医疗费125.98元、住院医疗费2290.45元,其余为流产前在被告、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发生的为治疗怀孕支付的医疗费7371.44元,及本次流产后在江苏省中医院等发生的后续治疗费2620.69元。2、复孕费20000元,为再次怀孕可能发生的医疗费。3、住院伙食补助120元,主张住院期间6天,按每天20元标准计算。4、营养费630元,主张流产休息期间42天,按每天15元标准计算。5、护理费3100元,主张流产后休息期间发生的护理费用,并提供月嫂服务合同、发票予以证明。6、误工费6047元,主张流产造成的误工损失,并提供劳动合同书、单位误工证明予以证明。7、交通费1000元,主张在被告处住院期间直系亲属探望发生的交通费用,并提供一组交通费票据予以证明。8、精神损害抚慰金50346元。被告质证后,对在被告处就医所发生的票据的真实性及医疗费金额均不持异议,对于在其他医疗机构发生票据的真实性不持异议,但关联性不认可;住院伙食补助120元、营养费630元的计算标准无异议,营养费的计算时间不认可,两项主张的关联性不认可;护理费3100元、误工费6047元、交通费1000元的证据真实性无异议,但关联性均不认可,且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存在误工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50346元不予认可。因原、被告双方意见分歧较大,致使本案调解无效。上述事实,有当事人陈述、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医疗费发票、检查报告单、医疗损害鉴定书及本院庭审笔录等予以证实。本院认为,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原告于2012年7月30日因停经20+1周,有下腹胀痛至被告处门诊就诊。被告查体后,嘱查B超。原告B超检查后至妇产科急诊就诊,被告再次查体后,予以舒喘灵治疗。2013年8月1日,原告因“腹痛三天,伴阴道流血半天”再次至被告处入院治疗,被告诊断为先兆流产,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并予以舒喘灵、硫酸镁抑制宫缩等治疗。同年8月3日,原告腹痛后,考虑胎膜已破,放弃保胎治疗,自然娩出一死女婴。审理中,双方对被告诊疗行为与原告损失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存有争议。经医疗损害鉴定,被告在原告完成B超检查门诊已下班的情况下,再次急诊治疗,未延误诊治;急诊接诊后,考虑原告“先兆流产”可能,予以“舒喘灵”保胎治疗,符合妇产科诊疗常规,药物使用方法在规定范围之内;被告在诊疗过程中存在病历记录简单、关于流产风险与原告沟通不足等欠规范之处,但原告流产系自身因素所致,与被告诊疗行为无因果关系。鉴定后,针对原告质疑,本例鉴定专家组就鉴定分析意见亦予以书面答复。原告称被告诊疗行为与其流产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未提供充分证据予以证明,故对其主张被告对原告各项损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意见,本院不予采纳。因被告在诊疗过程中病历记录简单、关于流产风险与原告沟通不足,致使原告对其自身可能存在的流产后果预计不足,存有一定过错。被告该过错行为,虽未造成实际损害后果,但给原告造成精神痛苦,应给付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元。原告另主张被告赔偿医疗费12408.56元、复孕费20000元、住院伙食补助120元、营养费630元、护理费3100元、误工费6047元、交通费1000元,此均为原告在治疗自身疾病过程中发生费用和损失。故原告上述诉讼请求无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据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江苏省人民医院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一次性赔偿原告王瑶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元。二、驳回原告王瑶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300元(已减半收取),鉴定费2200元,由原告王瑶负担1200元,被告江苏省人民医院负担1300元(原告已预交,被告在履行上述给付义务时一并给付)。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审判员 李佳萱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八日见习书记员 李 莉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