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3)宁民终字第2031号

裁判日期: 2013-11-12

公开日期: 2014-01-17

案件名称

蒋素华与殷涛民间借贷纠纷民事裁定书

法院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江苏省南京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殷涛,蒋素华

案由

民间借贷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宁民终字第2031号上诉人(原审被告)殷涛。委托代理人吴波,江苏苏博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薛灿灿,江苏苏博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蒋素华。委托代理人喻挺,江苏法德永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魏鑫,江苏法德永衡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殷涛因与被上诉人蒋素华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不服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于2013年4月24日作出的(2012)玄民初字第1784号民事���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3年6月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殷涛及其委托代理人吴波、被上诉人蒋素华及其委托代理人喻挺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一审法院审理查明,2011年4月12日,殷涛向杨某甲借款361万元。当日杨某甲给付殷涛两张中国工商银行本票,两张本票记载的收款人均为殷涛,金额分别为200万元及150万元,共计350万元。蒋素华陈述除350万元银行本票外,另给付殷涛11万元现金。殷涛对此予以否认。当日,殷涛向杨某甲出具收条一张,收条上载明:“收到本票原件两张,金额叁佰伍拾万元整,另收现金壹拾壹万元整,共计叁佰陆拾壹万元整。”2011年9月24日,杨某甲与蒋素华订立债权转让协议,协议中约定:杨某甲将对殷涛的债权168万元转让给蒋素华行使,蒋素华按本协议直接向殷涛主张债权。2011年9月26日,殷涛向蒋素华出具借条一张,殷涛对上述蒋素华168万元债权予以确认。该借条中记载:今借到蒋素华168万元,于2011年11月26日前还清。如到期未能归还,殷涛无条件将其名下的房产、汽车抵偿给蒋素华,并支付相关的诉讼费、律师费、执行费、每月百分之二的利息。对蒋素华上述168万元债权予以确认。2012年10月16日,蒋素华向法院起诉,要求殷涛偿还借款本金168万元及其利息、违约金及律师代理费43200元,并承担诉讼费。一审法院认为,殷涛与杨某甲之间借贷金额361万元的民间借贷合同合法有效。杨某甲依据该合同将其享有的168万元债权转让给蒋素华,殷涛也向蒋素华出具了168万元借条,因此殷涛应按借条履行还款付息的义务,对蒋素华的该项诉讼请求予以支持。蒋素华未能举证证明其支出43200元律师费的事实,对其要求殷涛给付律师费的主张不予支���。据此,一审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条、第二百零五条、第二百零六条之规定,判决:殷涛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归还借款本金168万元,并支付自2011年11月27日起至判决确定的给付期限最后一日止的利息,该利息按月息2%计算。一审法院宣判后,殷涛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其上诉主要理由及请求是:上诉人在一审中反复表明,因蒋素华向上诉人出借款项,上诉人才向蒋素华出具的借条,当时不清楚蒋素华受让168万元债权的行为,蒋素华也从未通知上诉人受让债权的事实。上诉人没有在杨某甲与蒋素华签订的债权转让协议上签字,债权转让日期与上诉人向蒋素华出具借条的时间也不一致。一审法院认定上诉人出具借条即认可杨某甲与蒋素华债权转让关系太过牵强。上诉人向蒋素华出具借条不是认可债权转让协议的法律文书。蒋素华应举证证明��实际交付出借款的事实。综上,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认定事实错误,请求撤销原判,改判驳回蒋素华的诉讼请求。被上诉人蒋素华答辩称,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上诉人的请求无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院经审理查明,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属实,本院予以确认。二审期间,杨某甲到庭陈述:张某系其女婿,因张某没有钱向殷涛出借借款,故张某让其将361万元借给了殷涛,其以两张银行本票及11万元现金向殷涛支付了借款。杨某甲确认:其已将出借给殷涛361万元中的168万元债权转让给了蒋素华,对剩余193万元借款向案外人杨乙索要,不再向殷涛主张权利。以上事实,有杨某甲与蒋素华签订的168万元债权转让协议、殷涛向蒋素华出具的168万元借条、蒋素华提供的361万元付款凭证(银行本票及殷涛出具的361万元收条)、��涛提供的向李某等支付294万元银行凭证及当事人陈述等证据证实。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为蒋素华与殷涛是否存在168万元民间借贷关系。本案已查明的事实表明,杨某甲以银行本票向殷涛支付了350万元,其陈述另给付殷涛现金11万元,合计向殷涛出借361万元借款,殷涛亦出具收条确认收到杨某甲的借款,故杨某甲与殷涛之间存在民间借贷关系。殷涛主张实际出借人系杨某甲的女婿张某,以此否认与杨某甲之间的借贷关系,但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主张的事实成立,本院不予采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本案中,杨某甲向殷涛出借361万元款项后,其与蒋素华订立债权转让协议,协议约定由杨某甲将出借殷涛361万元借款中的168万元债权转让给蒋素华,由蒋素华直接向殷涛主张权利。殷涛于杨某甲、蒋素华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后第三天向蒋素华出具168万元借条,言明借到蒋素华168万元。据此应视为债权转让人杨某甲已向殷涛履行通知义务,该债权转让对债务人殷涛发生效力,殷涛应当向蒋素华履行还款义务。殷涛虽否认债权转让事实,但其不能对向蒋素华出具168万元借条做出合理解释,亦未能举证证明其与蒋素华之间另有168万元借贷事实,故其陈述不知晓债权转让的理由,本院不予采纳,其要求免除168万元还款义务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综上,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并无不当。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20914元,由上诉人殷涛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赵珺珉审 判 员  路进良代理审判员  陈礼苋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二日书 记 员  沈 廉速 录 员  陈思羽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