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益法民一终字第287号
裁判日期: 2013-10-24
公开日期: 2014-05-22
案件名称
李某书、曾某年与赵李某返还原物纠纷二审民事裁定书
法院
湖南省益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湖南省益阳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李某书,曾某年,赵某新
案由
返还原物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四条
全文
湖南省益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13)益法民一终字第287号上诉人(原审原告)李某书。上诉人(原审原告)曾某年。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赵某新。上诉人李某书、曾某年与被上诉人赵某新返还原物纠纷一案,李某书、曾某年不服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人民法院(2013)资民一初字第371号民事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李某书、曾某年到庭参加了诉讼。赵某新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认为,李某书、曾某年在承包期内全家迁入市区,转为非农业户口,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返回发包方。虽然李某书、曾某年户籍从市区又迁移至新桥河镇,但仍为非农业户口,对位于资阳区迎风桥镇田家村丰收二组、面积为1.057亩的水田应不再继续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李某书、曾某年不是本案适格主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之规定,裁定:驳回李某书、曾某年的起诉。宣判后,李某书、曾某年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称:李某书、曾某年户口在新桥河镇,为小城镇户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及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应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且两人之子李某某为农业户口,并非全家为非农业户口。请求赵某新返还承包地给曾某年,并支付土地使用费4000元,赔偿���工费、交通费、精神损失费1000元,由赵某新承担全部诉讼费。赵某新未到庭进行答辩。二审中,李某书、曾某年提供了其子李某某的常住人口登记卡,欲证实其子李某某为农业户口,无任何田土,诉争田土应由其子李某某承包。赵某新未到庭进行质证。本院经审查认为,该证据虽然真实、合法,但不能达到李某书、曾某年的证明目的,本院不予采信。本院认为,本案系返还原物纠纷。本案争议焦点在于:李某书、曾某年是否系本案适格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之规定,李某书、曾某年于承包期内全家迁入益阳市赫山区,转为非农业户口,应当将承包的耕地交回发包方,否则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耕地。虽然李某书、曾某年于2013年7月4日将二人的户籍又从益阳市赫山区迁回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镇,但二人自其将户籍迁入益阳市赫���区时,就已不享有对原承包耕地的承包经营权。之前户籍从资阳区迎风桥镇田家村迁入至益阳市赫山区时,就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返回发包方。故李某书、曾某年对诉争土地不再继续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二人不是本案适格主体。综上所述,李某书、曾某年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本院依法予以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七十四条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喻 宁代理审判员 刘艳芝代理审判员 黎 娜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四日代理书记员 何 帆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