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双桥刑初字第400-2号
裁判日期: 2013-10-24
公开日期: 2014-04-28
案件名称
承德市双桥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李某某诈骗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承德市双桥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承德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李某某
案由
诈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
全文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2)双桥刑初字第400-2号公诉机关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李某某,男,1982年7月30日出生,满族,初中文化,农民。2012年8月30日因涉嫌诈骗被逮捕。同年9月13日被取保候审。2012年11月19日经本院决定逮捕,2013年9月11日因涉嫌诈骗罪被执行逮捕。现押于承德市看守所。承德市双桥区人民检察院以承双检刑诉(2012)336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李某某犯诈骗罪,于2012年11月16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于同日立案,依法组成合议庭。在本院审理过程中,因本院决定对被告人李某某逮捕,本院于2012年11月26日对被告人李某某中止审理,2013年9月11日恢复审理。本院于2013年10月14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承德市双桥区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周秀丹、代理检察员周立夫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李某某等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承德市双桥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10年6月5日,被告人李某某伙同张某某(分案处理)、孙某某(已判刑)为骗取钱财在双桥区桥东老居宅以租赁为名从赵某某手中骗取比亚迪汽车一辆(价值人民币55501.82元),将该车抵押给他人得款人民币40000元。为证明以上事实,公诉机关当庭出示了相关证据:1、被告人李某某供述;2、被害人时某某陈述;3、证人张某某、孙某某、赵某某、郝某某、贾某某证言;4、调取物品清单、租赁合同、协议书、借条、发还物品清单;5、鉴定意见;6、户籍证明;7、刑事判决书。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李某某隐瞒事实真相,骗取他人财物,价值人民币55501.82元,数额较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以诈骗罪追究被告人李某某的刑事责任。请依法判处。被告人李某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提出认罪服法,请求从轻处罚的辩解意见。并向本院提交收条、谅解书。经审理查明,2010年6月初,被告人李某某因赌钱输了便想骗车抵押他人再骗钱。被告人李某某找到张某某(分案处理)、孙某某(已判刑)说明此意,二人同意,被告人李某某出资5000元。张某某在被告人李某某的指使下于2010年6月5日以租赁的方式从赵某某手中骗取比亚迪汽车一辆(价值人民币55501.82元),被告人李某某将该车交给孙某某。孙某某在被告人李某某的指使下以抵押借款的方式骗取时某某人民币40000元。孙某某对被告人李某某谎称说抵押车借了30000元,并把此款交给了被告人李某某,被告人李某某又给孙某某2400元。另查明,被告人李某某的家属积极退赔被害人赵某某、时某某的经济损失,并得到被害人赵某某、时某某的书面谅解。上述事实有如下证据予以证实:1、被告人李某某供述,证实被告人李某某及张某某(分案处理)、孙某某(已判刑)共同协商骗钱。李某某提议以租赁汽车然后抵押出去的方式骗钱,孙某某、张某某表示同意。李某某让张某某去找赵某某租了一辆比亚迪汽车,车租到手后,李某某让孙某某将该车抵押出去,抵押借的钱被李某某、孙某某分了的事实及经过;2、被害人赵某某陈述,证实张某某于2010年6月5日找到赵某某要租车。赵某某将其朋友郝某某的比亚迪轿车一辆(冀HBG2**)租给了张某某的事实及经过;3、被害人时某某陈述、证人贾某某证言,证实2010年6月6日,孙某某向时某某抵押一辆比亚迪轿车,并借款40000元。至10月12日,该车车主找时某某要车时他才知被骗,现已将该车返还给车主的事实及经过;3、证人张某某证言,证实被告人李某某提议以租车后抵押借款方式骗钱,并指使张某某以租赁的方式骗取赵某某比亚迪汽车一辆的事实及经过;4、证人孙某某证言,证实被告人李某某提议以租车后抵押借款方式骗钱,并指使孙某某将其骗来的比亚迪汽车一辆以抵押借款方式骗取时某某人民币40000元的事实及经过;5、证人郝某某证言,证实被告人李某某及张某某、孙某某(二人均已判刑)合伙以租车后抵押借款的方式骗钱,其所有的比亚迪轿车一辆被他们给骗了,并给抵押出去了的事实及经过;6、调取物品清单、租赁合同、协议书、借条、发还物品清单,证实被告人李某某及张某某(分案处理)、孙某某(已判决)的诈骗事实存在;7、鉴定意见,证实被骗比亚迪汽车一辆,价值人民币55501.82元。8、户籍证明,被告人李某某犯罪时已满十八周岁,已达到负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年龄。9、刑事判决书,证实孙某某已判刑、张某某分案处理的事实;10、收条、谅解书,证实被告人李某某家属积极退赔被害人赵某某、时某某的经济损失,得到被害人赵某某、时某某的书面谅解的事实;上述证据,经庭审质证,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被告人李某某伙同他人隐瞒事实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被告人李某某在实施诈骗的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被告人李某某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且家属已对被害人进行了赔偿,得到了被害人的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李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先行羁押14日,即刑期自2013年9月11日起至2014年8月28日止,罚金于判决生效起10日内缴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本判决书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河北省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判长 王少春审判员 魏文奎审判员 李玉全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四日书记员 陈禹含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