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3)宿中民一终字第00621号

裁判日期: 2013-10-17

公开日期: 2014-12-11

案件名称

上诉人葛美玲、葛为民因与上诉人张翠兰、一审被告葛杰、葛勇、葛武确认合同效力、继承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安徽省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安徽省宿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葛美玲,葛为民,张翠兰,葛杰,葛勇,葛武

案由

确认合同效力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五条

全文

安徽省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宿中民一终字第00621号上诉人(一审原告):葛美玲,女,1959年12月28日出生,汉族,居民,住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北关办事处周庄南路**号**幢*单元***室,公民身份号码3422011959********。上诉人(一审原告):葛为民,曾用名葛敏,女,1969年2月3日出生,汉族,居民,住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埇桥办事处大河南街染坊小区*号楼*单元***室,公民身份号码3422011969********。上述两上诉人的共同的委托代理人:张峰,安徽君光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一审被告):张翠兰,女,1937年4月3日出生,汉族,居民,住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埇桥办事处大河南街染坊小区*号楼*单元***室,公民身份号码3422011937********。委托代理人:郭杰,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一审被告:葛杰,男,1963年10月27日出生,汉族,居民,住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埇桥办事处大河南街染坊小区*号楼*单元***室,公民身份号码3422011963********。一审被告:葛勇,男,1966年6月4日出生,汉族,居民,住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埇桥办事处大河南街染坊小区*号楼*单元***室,公民身份号码3422011966********。一审被告:葛武,男,1973年5月25日出生,汉族,居民,住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埇桥办事处胜利路新马巷*号,公民身份号码3422011973********。上诉人葛美玲、葛为民因与上诉人张翠兰、一审被告葛杰、葛勇、葛武确认合同效力、继承纠纷一案,不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法院2013年6月21日作出的(2013)宿埇民一初字第00816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3年7月23日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丁伟担任审判长,与代理审判员许劲松、杨俊举组成合议庭,于2013年8月19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葛美玲、葛为民及其委托代理人张峰,上诉人张翠兰的委托代理人郭杰,一审被告葛杰、葛勇、葛武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葛美玲、葛为民一审起诉称:葛美玲、葛为民与张翠兰系母女关系,坐落在宿州市中山街商住小区J栋0101室房屋(房屋所有权证号为200418432)系葛美玲、葛为民与张翠兰共同购买,登记在葛树魁与张翠兰名下。2004年10月14日,葛树魁因病去世,为避免亲属之间产生矛盾,经葛美玲、葛为民与张翠兰、葛杰、葛勇、葛武共同约定,张翠兰承诺该房屋一直由葛美玲、葛为民使用,并在张翠兰百年之后由葛美玲、葛为民、葛武、葛勇、葛杰共同继承的前提下,葛美玲、葛为民同意放弃对父亲葛树魁房屋的继承权并将该房屋登记在张翠兰名下。至2012年6月12日张翠兰起诉葛美玲、葛为民,要求葛美玲、葛为民搬出房屋,葛美玲、葛为民才知道张翠兰不守承诺。请求判令:撤销葛美玲、葛为民与张翠兰、葛杰、葛勇、葛武之间所达成的关于房屋继承协议,并依法分割被继承人葛树魁位于宿州市中山街商住小区J栋0101室房屋的遗产部分。张翠兰、葛杰、葛勇、葛武辩称:葛美玲、葛为民的诉讼请求无依据。一审法院查明:葛美玲、葛为民及葛杰、葛勇、葛武系兄妹关系,张翠兰、葛树魁系葛美玲兄妹五人的父母。坐落在宿州市中山街商住小区J栋0101室房屋(房屋所有权证号为200418432,共有权证编号为20043835)登记在葛树魁与张翠兰名下。2004年10月14日,葛树魁因病去世。2006年11月16日,宿州市拂晓公证处出具(2006)皖宿拂内证字第4432号继承权公证书,查明葛树魁死亡后,涉案房屋一半产权为其遗产,应由张翠兰及葛杰、葛勇、葛武、葛美玲、葛为民共同继承。现葛杰、葛勇、葛武、葛美玲、葛为民均自愿放弃对遗产的继承权,葛树魁遗产由其妻子张翠兰一人继承。同日,宿州市拂晓公证处出具(2006)皖宿拂内证字第4443号公证书,对张翠兰的一份遗嘱的真实性进行了公证,遗嘱内容为:“坐落在宿州市中山街商住小区J栋0101室房屋系我与葛树魁共有,葛树魁身故后我与子女办理的继承权公证,由我一人继承房产,现该处房产归我一人所有。为避免矛盾,愿立遗嘱,身故后该房产只能由子女继承,不能转让。继承该房产者,应给其他兄弟姐妹经济补偿,其他子女有优先承租的权利。我的门面房西山墙和葛为民购买的门面房山墙相连,自愿将山墙与其共用”。后该门面房由葛美玲、葛为民使用,至2012年6月12日,张翠兰提起诉讼,以葛美玲、葛为民不尽赡养义务为由要求其搬离。一审法院经审理后以(2012)宿埇民一初字第03133号民事判决书,查明“张翠兰与葛美玲、葛为民长期以来共同在宿州市中山街商住小区进行经营活动。1997年,由葛为民经手购买了该小区J栋0101室门面房一间,相关物业费、过渡费也由葛为民经手缴纳。2006年葛树魁去世后,在张翠兰答应其去世后该房屋由五个子女共同继承的情况下,经协商,其他人放弃继承。该商住房以张翠兰的名义办理了200620474号房产证书,房屋所有权人确定为张翠兰。后产生纠纷。”的基本事实,并判决葛美玲、葛为民返还张翠兰房屋。该判决经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后葛美玲、葛为民认为其放弃继承的行为系被欺诈所致,产生纠纷。一审法院认为:处理本案的关键是以两份公证书为着点,探究各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明确涉案房屋的权利状态,以诚实信用、公平原则为基点化解纠纷。(2006)皖宿拂内证字第4432号继承权公证书实际是对继承的过程进行的公证。葛杰、葛勇、葛武、葛美玲、葛为民表示愿意放弃对遗产的继承,并同意父亲葛树魁的遗产由母亲张翠兰一人继承,是其对财产安置的态度,并不表明放弃继承权,而是在对葛树魁遗产继承后进行的安排。放弃继承权是对继承人资格的放弃,主观上不接受继承,其客体为继承人地位。而遗产的接受与放弃是指继承人在接受继承权后,于遗产处理时的意思表示,其客体是遗产。故本公证实质上是对各当事人接受继承后对遗产处置方式的公证。(2006)皖宿拂内证字第4443号公证书,其形式是对张翠兰遗嘱真实性的公证,而实质是对遗产管理人员及分割时间、份额的公证。法理上,遗嘱只能是对个人财产的处分。两份公证同日办理,当时尚未以张翠兰个人名义办理产权证书,实际上张翠兰并没有取得涉案房屋的物权,故无权以遗嘱形式再次进行处分。此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一条“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的规定享有不动产物权的,处分该物权时,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该公证出具后,各当事人均未作出放弃遗产的意思表示。因此,结合两份同日作出的公证书,葛美玲、葛为民、张翠兰、葛杰、葛勇、葛武的真实意思应为暂不分割葛树魁遗产,张翠兰在世时管理该房产并在身故后按照法定继承分割涉案房屋。故在该房屋没有分割以前,系葛美玲、葛为民、张翠兰、葛杰、葛勇、葛武共同共有。基于两份公证书以张翠兰名义办理的200620474号房产证书仅具有物权的外在公示作用,不能据此否定房产的共同共有状态。尽管办理了房产证书,但张翠兰不能据此再次处分该房产。而经一审审理后查明,张翠兰并无再次处分涉案房屋的行为和意思表示。故葛美玲、葛为民以被欺诈为由要求撤销继承协议的诉讼请求无事实和法律依据,同时张翠兰在世期间,葛美玲、葛为民对房屋仅有继承期待权,而无继承既得权,对其要求分割涉案房屋的诉讼请求亦不予支持。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驳回葛美玲、葛为民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7300元,由葛美玲、葛为民负担。葛美玲、葛为民、张翠兰均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葛美玲、葛为民上诉称:1、葛美玲、葛为民已提供证据证明涉案房产系其二人与张翠兰共同购买,共同经营的相关证据。葛美玲、葛为民为了家庭和睦,采取先放弃葛树魁遗产继承的方式,最终目的是达到平安过渡至五子女共同分割。一审认定葛美玲、葛为民未提交相关证据予以证明,显属适用法律不当。2、一审法院认定争议房产系共同共有正确,结合同日的遗嘱公证,从而证实该继承权公证并非葛美玲、葛为民真实意思表示,依法不应采信,应当予以撤销。综上,一审法院对本案的定性正确,但其裁判驳回葛美玲、葛为民的诉讼请求不当,请求依法改判,支持葛美玲、葛为民的一审诉求。张翠兰辩称:1、葛美玲、葛为民并未举证涉案房产系其二人与张翠兰共同购买,其二人所称先放弃后平安过渡的主张缺乏证据。2、张翠兰的遗嘱公证文书并未生效,也未说明由谁继承,存在瑕疵。3、因放弃继承公证文书并未违背双方意思表示,葛美玲、葛为民无权撤销。葛杰述称:同意张翠兰的答辩意见。葛勇述称:放弃继承公证与张翠兰的遗嘱公证同一天办理,目的是张翠兰过世后涉案房产共同共有,并非葛勇放弃继承权。如果说葛勇放弃对葛树魁的遗产给张翠兰,该公证书就违背葛勇的真实意思表示。葛武述称:五子女放弃对葛树魁财产的继承是在公证处办理的,公证员已经讲明公证放弃遗产的后果。张翠兰上诉称:1、一审审理查明的部分事实不符。涉案房产系张翠兰购买,葛美玲、葛为民只是帮忙、打工,并非与张翠兰一起共同经营。张翠兰未与五子女约定遗产的继承,仅有一份遗嘱也未表示五个子女共同继承,五名子女放弃对葛树魁财产的继承是各自真实意思表示。2、一审认为裁判理由错误。葛美玲、葛为民、葛杰、葛勇、葛武放弃继承是对自己财产继承权的处分,而且五子女放弃的意思表示是经过公证处的公证。一审认为五子女放弃继承是对财产安置的态度,并非放弃继承权错误。另,张翠兰拥有涉案房产的产权证书,享有全部产权,并不存在与五子女共同共有,完全有权处分涉案房产。3、一审案由错误,审理内容与诉请前后矛盾。葛美玲、葛为民以撤销其二人与张翠兰、葛杰、葛勇、葛武之间所达成的关于房屋继承的协议,分割葛树魁遗产为诉讼请求起诉,一审以确认合同效力、继承纠纷为由进行审理,审理内容前后矛盾。葛美玲、葛为民以撤销继承协议起诉,但未提供继承协议,一审以确认合同效力审理,张翠兰也未见到双方签订的合同。一审只存在葛美玲、葛为民、葛杰、葛勇、葛武放弃继承声明的单方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0条之规定,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反悔的,不予承认。综上,一审判决审理查明和本院裁判理由有悖事实和法律,案由错误,审理超出葛美玲、葛为民的诉讼请求。请求二审法院对一审判决的审理查明部分和裁判理由给予重新确认,对错误案由给予纠正,维持一审判决结果。葛美玲、葛为民辩称:1、葛美玲、葛为民已经提供当时购买涉案房产及共同经营的证据,能够证明涉案房产为其二人与张翠兰共有。2、放弃继承公证系五子女与张翠兰共同协商的结果,公证仅是一种过程,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处置涉案房产。放弃继承权并非葛美玲、葛为民及其他子女的真实意思表示,张翠兰主张五子女放弃继承权不妥。一审裁判理由客观公正合情合理的还原了该案事实,涉案房产应属于共同共有。3、放弃继承权公证、遗嘱公证是经过双方协商,有协议的范畴,应属于协议,一审确定案由正确。从公证遗嘱内容看,葛美玲、葛为民并未放弃对葛树魁遗产的继承。葛杰述称:葛美玲、葛为民下岗后,家人为照顾她俩,就让她俩帮助张翠兰做生意。涉案房屋不存在共同共有,张翠兰的上诉理由成立。葛勇述称:葛美玲、葛为民做生意在先,张翠兰退休后才参与经营。涉案房屋是张翠兰与五子女共同共有,因张翠兰允诺其去世后涉案房产五子女一人一份,葛勇才放弃对葛树魁财产的继承。葛武述称:葛武同意张翠兰的上诉意见。二审期间,葛美玲、葛为民提交了录音光盘一盘,证明涉案房产系葛美玲、葛为民与张翠兰共同经营,共同共有。张翠兰发表质证意见为:该光盘不能体现录音时间,录音的声音也无法辨别,该证据不具备证据的客观性,也不能反映本案葛美玲、葛为民的主张。葛杰发表质证意见为:该录音没有时间,不真实。葛勇发表质证意见为:葛美玲、葛为民做生意的地方有监控,有声音有图像,录音中是张翠兰的声音,内容真实。葛武发表质证意见为:录音不真实,葛勇说是声控录音,但葛美玲、葛为民证明是手机录制有矛盾,录音中的声音不是张翠兰的声音。二审期间,张翠兰提交了涉案房屋在宿州市房地产管理局保存的档案材料一组,证明涉案房产系张翠兰从其母张秀英处购买,后被拆迁安置,张翠兰支付拆迁安置差价,房屋产权登记在张翠兰、葛树魁名下。在葛树魁过世后,张翠兰以继承的方式取得涉案房产的全部所有权,房屋的一系列变更登记均未有葛美玲、葛为民的名字,只体现出权益人为张翠兰、葛树魁。葛美玲、葛为民发表质证意见为:因为葛美玲、葛为民与张翠兰之间是合伙生意,张翠兰是代表,是葛为民向房地产开发公司支付的拆迁差价款84000元,并代张翠兰签的字。葛杰发表质证意见为:登记材料内容真实。葛勇发表质证意见为:签字是葛为民的签字,张翠兰并未签。葛武:对张翠兰提交的证据无异议。根据双方当事人二审中举证、质证意见,本院认证意见为:葛美玲、葛为民提交的录音资料因无法直接确认被录音人,而张翠兰对此予以否认,双方对录音资料内容的真实性存在争议,且无其他证据佐证,本院对该份证据不予认定。张翠兰提交的房产登记资料一组,因双方对其真实性均未提出异议,且与本案具有关联性,本院予以认定。经二审审理查明:本院二审查明的事实与一审一致。本院认为:综合双方举证、质证及诉辩意见,本案二审争议的焦点是:葛美玲、葛为民请求撤销继承权公证文书,依法分割涉案房屋能否得到支持。葛美玲、葛为民、葛杰、葛勇、葛武通过宿州市拂晓公证处办理了(2006)皖宿拂内证字4432号公证文书,该公证文书载明五人自愿放弃被继承人葛树魁坐落于宿州市中山街商住小区J栋0101室的遗产份额,由张翠兰一人继承。该放弃继承公证文书是各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经宿州市拂晓公证处予以确认,该公证文书未经法定程序依法撤销前,具有法定效力。葛美玲、葛为民以其并非自愿放弃继承权为由,要求撤销该公证文书,因其未提供相应证据予以证实,且公证文书的撤销应由相关行政机关作出,不属于人民法院裁决的范围,故,葛美玲、葛为民要求法院撤销放弃继承权公证文书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九条之规定“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的规定,张翠兰在葛美玲五兄妹公证放弃对葛树魁遗产份额继承的同时,即合法继承了葛树魁对涉案房屋遗产的份额,取得涉案房屋的所有权。同日,张翠兰又以遗嘱的方式对涉案房产进行了再次处分,其处分行为已充分考虑到各个子女的利益,也符合葛美玲兄妹五人放弃对葛树魁遗产份额的目的,该遗嘱合法有效,且经宿州市拂晓公证处确认,该公证文书具有法定效力,各方应共同遵守。葛美玲、葛为民因已放弃对葛树魁遗产份额的继承权,其仅对张翠兰的遗嘱享有继承期待权,故对葛美玲、葛为民要求依法分割葛树魁遗产份额的诉求,本院不予支持。综上,葛美玲、葛为民主张撤销遗嘱公证文书,依法分割涉案房屋的诉求上诉理由均不成立。张翠兰上诉提出的一审案由错误,审理内容与诉请前后矛盾的上诉理由亦不成立,本院不予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一)项、第一百七十五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7300元,由上诉人葛美玲、葛为民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丁 伟代理审判员  许劲松代理审判员  杨俊举二〇一三年十月十七日书 记 员  王 艳附:本案适用的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