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防市民一终字第147号
裁判日期: 2013-10-16
公开日期: 2014-10-31
案件名称
上诉人潘秀红与被上诉人防城港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东兴信用社储蓄存款合同纠纷一案判决书
法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潘秀红,防城港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东兴信用社
案由
储蓄存款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防市民一终字第147号上诉人(一审原告)潘秀红,女,1952年8月26日出生,壮族,住广西××××市××大道××号。委托代理人蒙华宗,广西至善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一审被告)防城港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东兴信用社,住所地广西×××××号。法定代表人钟新德,主任。委托代理人孙起新,广西精一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潘秀红与被上诉人防城港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东兴信用社(以下简称东兴信用社)储蓄存款合同纠纷一案,不服东兴市人民法院(2012)东民初字第13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3年8月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3年9月25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潘秀红的委托代理人蒙华宗、被上诉人东兴信用社的委托代理人孙起新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2008年1月25日,潘秀红与东兴信用社签订《抵押担保借款合同》,约定潘秀红以其房产作抵押向东兴信用社贷款80万元,贷款期限从2008年1月25日起至2011年1月15日止。为办理该笔贷款业务,潘秀红在东兴信用社开设编号为894311010100439216的账户。2008年1月29日,东兴信用社按照约定将80万元转入潘秀红所开账户。同日,潘秀红从该账户中支取30万元。2008年1月30日,上述账户内的48万元汇至张舜亮账户,电汇凭证汇款人签名为潘秀红,附加信息及用途注明为货款。2008年3月21日至2011年3月7日,东兴信用社从潘秀红的账号内多次划扣贷款利息。潘秀红多次以存入现金的方式偿还贷款利息。2008年6月10日,张舜亮将2万元汇入上述账号。2011年3月7日,潘秀红通过上述账户偿还贷款本金80万元及利息20559.56元,至此,潘秀红已经还清80万元贷款本金及利息。2011年3月23日,潘秀红向该账户存入117万元。同年3月28日,支取117万元。2011年4月29日存入52万元。2011年4月29日,存入100万元。潘秀红承认账户存折由其保管,密码只有其本人和丈夫知道。收款人张舜亮与潘秀红丈夫有生意上的往来。一审法院认为,潘秀红与东兴信用社签订《抵押担保借款合同》后,东兴信用社将80万元转入潘秀红开设的活期储蓄存款账户,双方形成了储蓄存款合同关系。潘秀红有权凭借真实的存折和密码支取存款。东兴信用社有义务保障存款安全,并兑付存款。潘秀红开设储蓄存款账户,并设定密码,在取款过程中正确的密码表明对交易者身份和交易内容的确认。潘秀红承认密码只有其本人和其丈夫知道。在没有证据证明存折和密码被盗的情况下,东兴信用社用电汇人提供的存折刷机,电脑显示存折账户并核对输入的密码正确后,应当视为存款人同意按照电汇单载明的数额汇款。东兴信用社根据电汇人提供的存折、密码、身份证、电汇单等办理业务,符合银行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操作规程,其在转款过程中无过错。潘秀红在向东兴信用社借款后,多次以存入现金的方式偿还贷款利息。潘秀红还本付息后,还通过该账户进行了大笔资金的存取款业务,潘秀红对该账户内的资金存取情况清楚,对该账户的安全予以信赖。潘秀红承认与其丈夫与张舜亮有经济往来。电汇48万元给张舜亮后,还于2008年6月10日将2万元汇入潘秀红的账户,因此,潘秀红应当对其账户内转款48万元至张舜亮的情况清楚。综上所述,潘秀红主张东兴信用社在办理转款业务过程中违规操作,导致其账户内48万元被他人转走,该主张因证据不足,不予支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判决:驳回潘秀红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9832元(原告已预交),由原告潘秀红负担。潘秀红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称,一、一审法院没有认定存款被他人冒领,属于认定事实错误。东兴信用社辩称其根据潘秀红填写的全国农村信用社电汇凭证,以及存折和正确的密码办理转账业务,不存在过失或者过错。东兴信用社无法证明自己在办理转账业务时认真查验了存折和密码,也没有要求办理人出示存折并在存折上打印所办理业务和涉及的金额等交易信息。根据《个人银行账号管理办法》规定,存折或储蓄卡是金融机构发给储户的唯一合法凭证,储户在办理业务时应当出示存折或储蓄卡。东兴信用社在没有存折的情况下办理了潘秀红账户的转款业务,过错明显。一审法院却没有认定该笔存款被冒领,属于事实认定错误。二、一审法院以潘秀红单方委托鉴定,且提供的材料是复印件为由,对潘秀红提供的鉴定结论不予采信,不符合法律规定。涉案的存款并非潘秀红自己转账。经法院建议,上诉人以贷款合同上的签名为样本,对东兴信用社提供的电汇凭单上“潘秀红”三字作笔迹鉴定。潘秀红提供的鉴定材料没有违反司法鉴定程序。一审法院对鉴定意见不予采信是错误的。三、一审法院认为潘秀红在还清本息后还继续使用涉案账户并进行大额资金交易,认定潘秀红对账户资金存取情况清楚,不符合客观事实。潘秀红在还清贷款本息后,仅通过该账号办理了一次大额存取款义务。该笔业务也仅仅是为了偿还借款而出售房屋收取的购房款。一审法院仅凭这一笔存取款业务认定上诉人潘秀红信赖账户安全,与客观事实不符。四、一审举证责任分配不当。潘秀红与东兴信用社签订储蓄合同,并把货币交其管理,双方之间形成了保管合同关系。在保管合同中,保管人应当妥善保管保管物并承担保管不善所造成的损失。东兴信用社作为存款的保管人,有义务对办理业务的人员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东兴信用社对储户存款的丢失,有义务证实其存在无过错或者无过失,而不是由潘秀红承担举证责任,因此一审举证责任分配不当。五、一审法院仅凭东兴信用社提供的第三方存款单和扣息单,以及一份手写的电汇单,就作出其业务操作符合规定,潘秀红的主张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的结论,与事实不符。电汇凭单就足以证明东兴信用社存在业务操作违规。东兴信用社在没有存折的前提下,不经电脑确认正确密码,就办理电汇转账业务,且没有核实签名是否为储户本人所签。一审法院避开东兴信用社的违规不谈,而凭第三方向潘秀红账户内存入资金就认定涉案存款由潘秀红本人办理。该账号的资金流动不能作为东兴信用社违规办理业务的理由。综上,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请求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并支持上诉人潘秀红的上诉请求。被上诉人东兴信用社答辩称,被上诉人于2008年1月30日通过上诉人潘秀红填写的电汇凭证、存折、密码,转款48万元给张舜亮,符合人民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不存在任何违规行为。一审法院已经查明潘秀红的存折由其本人保管,密码只有其本人或者其丈夫知道。潘秀红将48万元转走后,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上诉人频繁使用该存折办理存取款业务,因此潘秀红诉称不清楚存折内的资金情况明显与事实不符。关于潘秀红提供的存折复印件没有交易记录的问题。被上诉人认为,潘秀红在2008年1月30日办理电汇业务前就对存折进行了复印,因此后续交易没有显示在存折上。关于鉴定结论是否采信的问题。办理电汇凭证的原始单据由潘秀红本人持有,一审法院多次要求其提供,但其拒绝提供原件,因此拒不提供原件的后果应但由潘秀红自行承担。综上,东兴信用社在转款过程中没有过错。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准确,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过程中,上诉人潘秀红提供了广西农村信用社转账业务凭证一份、客户回执一份、收费凭证两份,主张证实东兴信用社在进行电汇业务操作过程中违规使用手写凭单,未对电汇业务进行打印,操作流程违反相关规定。经质证,被上诉人东兴信用社对上诉人潘秀红提供的证据真实性没有异议,但认为转账凭证和电汇凭证没有可比性,且2008年时的电汇凭证是全国统一格式,由汇款人手写。2011年后才实行统一打印,因此东兴信用社采用手写电汇凭证不是违规行为。本院认为上述证据不属于二审新证据的范畴,且与本案没有关联性,本院不予采信。一审查明事实清楚,本院予以确认。综合诉辩双方的意见,本案的争议焦点为:一、东兴信用社在办理潘秀红账户上48万元转款业务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二、潘秀红账户上48万元存款是否属于被冒领。本院认为:关于第一个争议焦点。东兴信用社将80万元贷款存入潘秀红开设的账户,双方之间形成了储蓄存款合同关系。上诉人潘秀红有义务妥善保管存折及密码,因存折及密码保管不善引发的风险由其承担。被上诉人东兴信用社有义务保障存款安全,并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办理相关业务。银行在办理储蓄存款业务时,应当坚持见折见人、凭折凭密支取的基本原则。东兴信用社提供证据证实,其在办理该笔电汇业务时,核对电汇凭证上签名与存折户名潘秀红一致。在此情况下,其将电汇人提供的存折刷机并核对密码正确后,按照电汇人的指示办理了电汇业务。其在办理该笔电汇业务过程中,尽到了谨慎的审查义务。关于电汇凭证采用手写体而不是打印文件的问题。本院认为,被上诉人东兴信用社按照全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规定的统一电汇凭证格式办理电汇业务,该凭证是否打印不影响其记载事项的法律效力。关于存折上未记载电汇业务的问题,上诉人潘秀红仅仅提供了存折复印件,未提供原件,不排除其在办理电汇业务之前对存折进行复印并保存的可能性,因此,存折上未记载电汇业务信息不能证明东兴信用社在办理业务时存在过错或过失。综上,东兴信用社在办理潘秀红账户内的48万元转款业务过程中,不存在过错或者过失。潘秀红主张东兴信用社办理电汇业务违规,与事实不符,对其此项主张,本院不予支持。关于第二个争议焦点。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潘秀红要求东兴信用社承担赔偿责任,应当证明其账户内资金被他人冒领或盗用的事实。本院认为,潘秀红账户内的48万元不存在被他人冒领的事实,理由如下:首先,潘秀红账户内的48万元并非其自有资金,而是通过抵押贷款取得的贷款本金。潘秀红取得该笔款项每月应当向东兴信用社偿还较大数额利息。其在取得贷款的3年多时间里,闲置该笔资金不使用而持续偿还利息,与常理不符。其次,在三年的贷款期间内,潘秀红账户内不断以存入现金的方式供东兴信用社划扣利息,说明潘秀红本人对账户内的资金余额是否足以划扣利息知情。再次,潘秀红承认其在涉案账户中以支取现金的方式借款30万元给张舜亮,与本案中48万元汇款的收款人为同一人。张舜亮在收取汇款后,于2008年将2万元汇入涉案账户,说明张舜亮与潘秀红有资金往来。第四,在贷款期限届满后,潘秀红主动偿还了80万元贷款及利息20559.56元,并三次存入大额资金,表明对涉案账户的资金流向问题知情。以上事实足以说明潘秀红对其账户内48万元资金汇款给张舜亮的事实是明知的,不存在他人用虚假存折或假冒其本人办理汇款业务的事实。潘秀红在诉讼中主张其账户内的48万元被他人盗用,与事实不符。对其此项主张,本院不予支持。综上所述,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实体处理恰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9832元,由上诉人潘秀红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宋丞致代理审判员 韦 建代理审判员 张小明二〇一三年十月十六日书 记 员 廖 兰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