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豫法民提字第139号
裁判日期: 2013-10-16
公开日期: 2013-12-13
案件名称
债权纠纷一案
法院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河南省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其他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全文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豫法民提字第139号申请再审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董玉修,男,1955年3月6日生,汉族。委托代理人:董胜伟,男,1981年9月1日生,汉族,住址同上,系董玉修长子。被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彭永安,男,1959年3月3日生,汉族。被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赵天生,男,1964年2月27日生,汉族。被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王西山,男,1952年5月19日生,汉族。委托代理人:彭永安,赵天生(二人均系本案被申请人)。再审申请人董玉修因与被申请人彭永安、赵天生、王西山欠款纠纷一案,不服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11)安民一终字第828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于2013年6月17日作出(2013)豫法立二民申字第01422号民事裁定,提审本案。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董玉修及其委托代理人董胜伟,彭永安、赵天生,及二人作为王西山委托代理人到庭参加了诉讼。现本案已审理终结。2010年11月1日,一审原告彭永安、赵天生、王西山诉至滑县人民法院称,三人与王庄镇董村的董保民、王学忠合伙经营窑场时,董玉修在窑厂拉走7万块砖没有给钱。后经审计算帐,此帐是应收入项目。请求判令董玉修给付砖款10360元,并增加赔偿4年中的利息及误工费。董玉修辩称,要砖款应将欠砖款的证据拿出来。砖款董保民已经要走了,我不欠原告钱。滑县人民法院一审查明,彭永安、赵天生、王西山与董保民、王学忠五人合伙经营窑场期间,董玉修于2006年6月16日向合伙人出具了一份证明手续,内容为:“证明,砖柒万块,单价0.148元/块,合款壹万零叁百陆拾元。06年6月16日,董玉修。”五合伙人于2007年7月份在会计事务所清算合伙帐目时,彭永安将该证明手续交给了会计事务所。经清算,会计事务所认定该笔款系五合伙人共同债权,五合伙人均无异议。一审庭审中,董玉修称,该笔款已分两次向其五合伙人之一董保民清偿,并向法庭提交了自称是五合伙人之一董保民分别于2007年4月15日和2007年9月1日书写的收到该款的两张收据,其中,一张在审计前,一张在审计中。但董保民未出庭作证。另查明,审计报告上确认该债权是原告三人享有,且五合伙人已在审计报告上签字认可。滑县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董玉修拉合伙人窑场7万块砖,当时未付款,事实清楚,有董玉修于2006年6月16日书写的证明及其陈述为证。董玉修称该款已经给付五合伙人之一董保民,并出示了自称是董保民书写的收到条。但依据收条时间,一个在会计事务所审计前,一个在审计中间,而在会计事务所审计时,董保民均没有陈述自己收到董玉修的该笔欠款,也没有在审计时抽出董玉修书写的证明条,有悖常理。董保民未到庭说明情况,证实自己确已收到该款及董玉修所持收条的真实性,且董玉修也无其它证据予以印证,故对董玉修的辩称理由不予采信。彭永安、赵天生、王西山的主张该笔债权合法有据,予以支持。但增加诉讼请求的部分,因未提交证据,不予支持。滑县人民法院于2010年5月26日作出(2010)滑民初字第2736号民事判决:一、董玉修于判决生效后七日内偿还彭永安、赵天生、王西山欠款10360元;二、驳回彭永安、赵天生、王西山其它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60元,由董玉修负担。宣判后,董玉修不服,向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称,一审认定在会计事务所审计时,董保民均没有陈述自己收到董玉修的该笔欠款,也没有在审计时抽出董玉修书写的证明条,董保民也未到庭说明情况,故对其抗辩理由没有采信错误。董保民在之前的诉讼中均有证言,由于一审认定错误导致本案适用法律错误。请求撤销原判,改判驳回彭永安、赵天生、王西山的诉讼请求。彭永安、赵天生、王西山答辩称,董玉修的上诉不属实。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查明事实与一审认定事实一致。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董玉修在五合伙人窑场拉砖并出具书面证明,证实欠合伙人砖款10360元,后五合伙人经散伙清算,彭永安、赵天生、王西山分得该笔债权。董玉修称,该款已经给了五合伙人之一董保民,但董保民书写的收到条的收款时间,一个在会计事务所审计前,一个在审计中间,且清算时董保民并未说明已收到该款。故董玉修的上诉请求证据不足,不予采信。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2年1月10日作出(2011)安民一终字第828号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判决送达后,董玉修不服,向本院申请再审称,一、二审认定事实错误。申请人已分两次将欠款给了合伙人之一董保民,其真实性不容不得质疑。董保民在审计时是否说明欠款已归还,以及他在审计结论上签字均属合伙人内部事务,彭永安、赵天生、王西山可另案提起诉讼,与申请人无关。彭永安、赵天生、王西山答辩称,董玉修申请再审所称不是事实,董保民未出庭作证,董玉修还款主张不能成立。滑县人民法院关于合伙纠纷一案的民事判决依据审计报告作出,且已经生效,董玉修的欠款作为债权分给了我们。我们持欠条主张权利符合法律规定。请求维持原判。经双方当事人确认,本案焦点为:董玉修是否已经将10360元欠款还给董保民。本院再审查明事实除与一、二审一致外,另查明,滑县人民法院(2007)滑民初字第1208号关于合伙纠纷一案的民事判决书显示:经依法委托滑县蓝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对合伙帐目进行清算,结果为:彭永安应得款53560.43元,赵天生应得款为61722.93元,王西山应得款为14062.48元,王学忠应得款16191.73元,董保民应出款11763.07元。共同债权为,银行存款6万元、董志清5万元、董保国50660元、董玉修10360元、苏新乐3500元。共同债务为40745.50元。本院再审认为,彭永安、赵天生、王西山作为一审原告,持董玉修书写的欠条向董玉修主张本案债权,证据充分。董玉修抗辩称,其已将欠款还给了五合伙人之一董保民。董玉修依法应当对该抗辩主张提供证据。原审中,董玉修提供了自称为董保民书写的两张收到条,以证明董玉修还款的抗辩主张,但董保民自一审到再审均未出庭作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九条,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从该两张收到条的时间上分析,一张为审计前,一张为审计中,确如董玉修主张已经将欠款还给董保民,审计中董保民对董玉修还款没有提及,审计结论仍将董玉修的欠款列为合伙人债权而未与还款相互抵销,合伙人未将董玉修出具的欠条归还董玉修,董玉修归还了欠款而不要回欠条,这些异常现象均有悖于常理。故董玉修提供的自称为董保民书写的两张收到条,在没有其它证据予以印证的情况下,不能作为本案认定事实的依据。董玉修关于本案欠款已经还给董保民的申请理由不能成立;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百零七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维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11)安民一终字第828号民事判决。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李玉杰审 判 员 吕 达代理审判员 金 悦二〇一三年十月十六日书 记 员 王 萌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