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紫民初字第392号
裁判日期: 2013-01-10
公开日期: 2014-12-24
案件名称
向某甲、向某乙等与向某丁抚养费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向某甲,向某乙,向某丙,向某丁
案由
抚养费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三十七条第一款
全文
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3)紫民初字第392号原告向某甲,生,无业。原告向某乙,生,学生。原告向某丙,生,学生。法定代理人龙某,女,生,布依族,务工。被告向某丁,生,汽修工。委托代理人吴文,紫云苗族布依族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1+1志愿者律师。代理权限为一般诉讼代理。委托代理人杨明富,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代理权限为一般诉讼代理。原告向某甲、向某乙、向某丙诉被告向某丁抚养费纠纷一案,本院于受理,依法由审判员王枫适用简易程序公开进行审理。原告向某甲、向某乙、向某丙及其法定代理人龙某,被告向某丁及其代理人吴文、杨明富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向某甲、向某乙、向某丙诉称,被告向某丁系三原告父亲,2010年2月2日被告向某丁与三原告的母亲龙某在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民政局离婚,达成如下协议:三原告由被告抚养,位于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粮食局宿舍的房屋归三原告所有,债权债务由被告承担。离婚后,三原告均在粮食局宿舍的房屋居住,但2011年2月,被告将三原告从房屋内赶出,不让三原告在房屋内居住。因此,三原告便在外租房居住,房租费第一年3600元,第二年4200元,共计7800元,均由原告母亲龙某支付。被告自2010年8月起就未支付三原告抚养费,及原告向某乙就���高中的学杂费,三年共计4000元,三原告的生活费及各种支出均由龙某支付。被告向某丁作为三原告的抚养人,并没有尽到抚养人的职责。故诉至法院,要求:一、被告向某丁支付房租费7800元,二、被告每月支付原告抚养费1500元;三、被告支付向某乙书学费4000元;四、被告停止侵害三原告位于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松山镇粮食局宿舍三楼房屋的居住权。被告向某丁辩称,一、其与龙某是协议离婚,孩子向某甲、向某乙、向某丙的抚养权应该是被告向某丁,因此龙某对位于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松山镇粮食局宿舍三楼的房屋没有居住权;二、三原告一直是由被告抚养,是龙某叫三原告过去由她抚养的,因此其不应该支付抚养费;三、龙某在外居住的房屋是龙某一直租住的,因此房租费其不应该支付。原告在举证期限内提供如下证据:1、常住人口登记卡四份,用于证实三原告及法定代理人的的身份情况。2、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民政局离婚协议书,用于证实龙某与被告向某丁自愿离婚,达成如下协议:一、孩子向某甲、向某乙、向某丙由被告向某丁抚养和管理;二、财产由三个孩子享受,债权债务由被告向某丁承担。3、房租费收条两张,用于证实龙某与三原告至租住王位秀房屋,龙某支付房租费4200元。至租住王国礼房屋,龙某支付的房租费3600元,共计7800元。4、梁明合、余兴凯出具的学费证明两张,梁明合证明证实原告向某乙高一年级支付学杂费1800元。余兴凯证明用于证实原告向某乙高二至高三上学期就读于高三(14)班,每年支付学杂费960元,共计2880元,三年支付学杂费4680元。被告在举证期限内提供如下证据:1、身份证及常住人口登记卡一份,用于证实被告向某丁的的身份情况。2、离婚登记审理表及离婚协议书,用于证实:一、被告向某丁与原告龙某自愿离婚;二、孩子向某甲、向某乙、向某丙的抚养权应该是被告向某丁。上述证据经双方举证、质证,被告向某丁对原告向某甲、向某乙、向某丙所举的1、2号证据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对3号证据,认为一、对王位秀、王国礼的身份不明确;二、收条无法证明是王位秀、王国礼所写;三、房租是龙某的房租而不是三原告的房租,因此此证据与本案无关。本院认为,因庭审所举证据,系龙某所租房屋,房租费系龙某支付,因此,因此三原告主张被告支付房租费的主体不适格,因此被告对证据3提出的异议成立,予以采纳。被告对4号证据,认为一、余兴凯、梁明合的身份不明确;二、不是正规的收据,对证据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对向某乙就读的学校、年级不持异议。本院认为,原告向某乙就读于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高中部,被告认可,因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围,书学费、教育费是客观存在,原告主张的4000元书学费证据虽不是校方的收费凭证,但从证据所证明向某乙在校就读高中产生教育费的事实予以采信。三原告对被告向某丁所举证据无异议,故本院予以确认。经审理查明,龙某与被告向某丁共同生活期间于生育长女向某甲,生育次女向某乙,生育长子向某丙。龙某与向某丁到婚姻登记机关补办结婚登记。2010年2月2日到婚姻登记机关离婚,达成如下协议:一、孩子向某甲、向某乙、向某丙由被告向某丁抚养和管理;二、财产由三个孩子享受,债权债务由被告向某丁承担。离婚后,三原告居住于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松山镇粮食局宿舍三楼房屋,2011年农历除夕(即)被告酒后到三原告住处与龙某吵闹,断房屋的电,致三原告无法居住生活、学习,三原告搬出粮食局宿舍住处随龙某居住生活至今。在此期间被告向某丁履行协议未抚养和管理三原告,也未支付原告向某乙教育费。为此,三原告诉至法院,要求:一、被告向某丁支付房租费7800元,二、被告每月支付三原告抚养费1500元;三、支付向某乙书学费4000元;四、被告停止侵害三原告位于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松山镇粮食局宿舍三楼房屋的居住权。审理中,经法院多次主持双方调解未果。本院认为,被告向某丁与龙某离婚时,双方协议(三原告)由被告向某丁抚养、监护、管理,财产由三个孩子享受。向某丁与龙某离婚后,被告安置三原告居住在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松山镇粮食局宿舍三楼房屋。被告向某丁酒后到三原告居住处,与龙某吵闹,并断房屋供电,致三原告无法居住生活、学习。事后被告也未妥善安置三原告,致使三原告到龙某处居住生活、学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三原告要求被告向某丁支付抚养费、教育费和居住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粮食局宿舍三楼房屋的请求予以支持。原告向某甲生,满18周岁,向某乙生,满18周岁,向某丙生,满18周岁。向某乙、向某丙为在校学生,向某乙就读高三,向某丙就读初三,为不影响二原告的健康成长,满足二原告生活、教育、医疗等需要,原告向某乙、向某丙要求被告向某丁每月支付每人抚养费500元,予以支持。原告向某甲未在校接受教育,但系不能独立生活的未成年人,按照当地的一般生活水平,结合本案实际,酌情考虑每月支付抚养费支300元。原告向某乙要求被告支付学费4000元,虽庭审中提供的证据不属于学校的收费凭证,但结合向某乙接受的高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实际,支付必要的教育费用客观存在,酌情支持3000元。对于三原告要求居住粮食局宿舍房屋的请求,因三原告系未成年人,被告向某丁系离婚协议三原告的抚养人,被告向某丁应为三原告提供稳定的居住场所,以利于三原告的生活、学习,故对三原告的诉请予以支持。对于三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房租费的请求,因庭审所举证据,房屋系龙某所租,房租费系龙某支付,尽管三原告随龙某居住,但龙某也有义务向三原告提供住所,因此三原告主张被告支付房租费的主体不适格,不予支持。对被告向某丁的辩称,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三十七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向某丁从2013年11月起,每月支付原告向某甲抚养费300元,原告向某乙、向某丙抚养费各500元,共计1300元,至三原告分别年满18周岁止(抚养费每月30日前支付)。二、被告向某丁支付原告向某甲教育费3000元,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支付。三、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松山镇粮食局宿舍三楼房屋原告向某甲、向某乙、向某丙继续居住。四、驳回原告向某甲、向某乙、向某丙要求被告向某丁支付房租费的诉讼请求。如果义务人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延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案件受理费160,减半收取80元,由被告向某丁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逾期不上诉则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义务人未在指定期间履行义务的,权利人可在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年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审判员 王 枫二〇一三年十书记员 杨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