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浙温刑终字第566号
裁判日期: 2012-07-05
公开日期: 2014-06-18
案件名称
赵东稳聚众斗殴罪,赵东稳故意伤害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浙江省温州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赵东稳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第一百八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一款,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
全文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2)浙温刑终字第566号原公诉机关浙江省文成县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赵东稳。因本案于2011年8月27日被逮捕,同日转取保候审,2012年3月21日被逮捕,现羁押于文成县看守所。辩护人陈静、高云。浙江省文成县人民法院审理文成县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赵东稳犯聚众斗殴罪、故意伤害罪一案,于二○一二年五月十五日作出(2012)温文刑初字第52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赵东稳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听取辩护人意见,认为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一)聚众斗殴犯罪事实2000年4月9日晚11时许,被告人赵东稳伙同董合泳、林守波、林晓航、余建海、张林炜(均已判决)等30余人以林晓航以前在文成县金马娱乐城被“104”帮派的周某甲(已判决)等人殴打为由,携带马刀、铁管子及爆炸物品沿文成县大峃镇伯温路寻找周某甲报复。“104”帮派的周某甲和胡某、赵某(均已判决)等30余人闻讯后,也携带马刀、铁管子等凶器到城东大桥附近等候。后双方在城东大桥附近相遇,被告人赵东稳一方的人员向对方扔出“地雷炮”,此时,文成县公安局特警大队及时赶到,制止了斗殴行为并当场抓获了参与斗殴的林守波、余建海。(二)故意伤害犯罪事实2000年8月9日晚9时许,因怀疑被告人赵东稳弟弟赵东鑫被廖某等人殴打,赵东稳遂纠集董合泳、赵汉林、刘日冲、林李委、赵汉军(均已判决)、陈海范(另案处理)等人携带刀具,分成两路分别乘车到文成县大峃镇寻找廖某欲进行报复。被告人赵东稳和董合泳、赵汉林等人乘坐刘日冲驾驶的车辆进行寻找,而林李委、赵汉军等人则乘坐陈海范驾驶的车辆进行寻找。在文成新车站附近,陈海范驾驶的车辆遇到廖某等人,林李委、赵汉军等人遂持刀将与廖某一起的被害人余某砍伤。经鉴定,被害人余某系锐物他伤,致背部多处刀砍伤(累计创疤长度超过90cm)伴开放性右胸腹腔损伤和背部肌群断裂伤,右9、10、11肋骨骨折伴肋间神经损伤,并引起失血性休克形成,其伤势程度为重伤。原判另查明,2011年8月27日,被告人赵东稳主动到文成县公安局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主要的犯罪事实。案发后,被告人赵东稳方与被害人余宗某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人赵东稳赔偿给被害人余某人民币20000元,并已履行完毕,取得了被害人余某的谅解。原审法院认定被告人赵东稳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犯聚众斗殴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原审被告人赵东稳上诉称,其在聚众斗殴一节中没有参与预谋、召集人员及实施斗殴行为,作为一般参与者,依法不应构成本罪;原判对其犯故意伤害罪未能充分考虑自首、积极赔偿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情节,量刑偏重,请求二审予以改判。其辩护人的二审辩护意见同上。经审理查明,原判认定以上事实的证据有被告人赵东稳及同案犯董合泳、林晓航(又名林炼杰)、刘日鑫、林守波、余建海的供述,同案犯林李委、赵汉军、赵汉林、刘日冲的供述,被害人余某的陈述,证人周某甲、胡某、赵某、陈某甲、陈某乙、郑某甲等的证言,证人廖某、周某乙、周某丙、王某甲、金某、王某乙、周某丁、潘某、郑某乙的证言,文成县公安局文公活检鉴字(2000)第096号法医临床学鉴定书,文成县人民法院(2001)文刑初字第80号、82号、83号、95号刑事判决书,第223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2001)文刑初字第34号、第82号刑事判决书,(2001)文刑初字第168号、(2002)文刑初字第5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温刑终字第587号、第645号刑事裁定书,前科情况核实证明,户籍证明,以上证据与二审审理查明的证据一致,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赵东稳伙同他人积极参与持械聚众斗殴,又纠集他人实施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其行为已分别构成聚众斗殴罪、故意伤害罪,应予以数罪并罚。在聚众斗殴一节中,虽无充分证据确认赵东稳在预谋阶段即已参与、碰头地点在赵东稳家中及部分作案工具从赵东稳家中取得等细节,但现有证据足以表明赵东稳系积极参与者,故原判认定其构成聚众斗殴罪正确;关于该节的量刑,原判考虑到参与人数众多,社会影响恶劣,适当提高基准刑,并根据赵东稳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对其以从犯认定,结合其有自首情节,而予以减轻处罚,量刑适当。在故意伤害一节中,赵东稳作为纠集者,虽未直接实施致伤行为,但仍应对重伤后果负责,且根据被害人的伤势,基准刑应在六年左右,原判已经考虑到其有自首情节,民事赔偿已妥善解决,而对其予以大幅度减轻处罚,量刑并无过重。综上,原判定罪及适用法律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故赵东稳及其辩护人的上诉和辩护意见均理由不足,不予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一款第(二)、(四)项,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 朱若荪审判员 袁骁乐审判员 丁竞舟二〇一二年七月五日书记员 陈小希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