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2)唐刑终字第186号

裁判日期: 2012-07-20

公开日期: 2014-06-29

案件名称

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68)

法院

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河北省唐山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侯振海,杨海龙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第一百八十九条

全文

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2)唐刑终字第186号抗诉机关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侯振海,小名“二海”,男,1988年1月5日出生,满族,群众,初中文化。2010年8月25日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遵化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经遵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同年9月17日由遵化市公安局执行逮捕。现羁押于遵化市看守所。原审被告人杨海龙,小名“杨杨”,男,1988年6月9日出生,汉族,群众,初中文化,户籍所在地遵化市。2010年8月21日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遵化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经遵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同年9月17日由遵化市公安局执行逮捕。现羁押于遵化市看守所。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法院审理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金波犯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罪,原审被告人杨海龙犯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罪,原审被告人陶少杰犯故意伤害、盗窃罪,原审被告人王利友、卞石杰、陆凯犯强奸罪,原审被告人王小超、刘洪伟、董佳宾、杨凯、李明、郭立强犯聚众斗殴罪,原审被告人侯振海、桂玉山、孙彬、刘帅、张建东、曹卫东犯故意伤害罪,原审被告人李志阳、李靖、桓艳龙犯寻衅滋事罪,原审被告人黄楠犯盗窃罪,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于某、老明军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案,于2011年5月17日作出(2011)遵刑初字第65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宣判后,原公诉机关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于某,原审被告人侯振海、王利友、金波、杨海龙、卞石杰、陆凯、王小超、刘洪伟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于2011年11月1日作出(2011)唐刑终字第234号刑事附带民事裁定,维持除被告人侯振海、杨海龙犯故意伤害罪以外的原判决;撤销原判第一项中关于被告人侯振海、杨海龙犯故意伤害罪的判决,发回重审。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法院于2012年3月22日作出(2012)遵刑初字第83号刑事判决。宣判后,原公诉机关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原审被告人侯振海不服,提出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唐山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宁庆卫出庭履行职务,上诉人侯振海及原审被告人杨海龙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法院认定,2010年6月2日21时许,李明与于某、郭某驾驶一辆红色夏利轿车行驶到遵化市东关口附近时,被告人侯振海与刘新宇(批拘在逃)二人误以为该车为出租车进行拦截,因该车未停,刘新宇即进行辱骂。李明提出返回与对方理论,便与侯、刘二人发生争执,后被告人侯振海召集一起吃饭的阮文鑫、张建华(二人批拘在逃)、“小旺”(身份不详)等人对李明等人进行追打,李明等人驾车逃脱。李明对此不忿,又打电话纠集郭立强及曹文龙(批拘在逃)持砍刀再次返回东关口处,与被告人侯振海及孙海东(拘传未到案)等人发生殴斗,致使孙海东被砍伤,被人劝开后双方商量解决此事。在商量过程中,郭立强与曹文龙先行离开,李明让于某及郭某再次返回东关口附近接受对方道歉。期间,被告人侯振海与阮文鑫、刘新宇分别打电话给被告人杨海龙,让其带人到东关口,被告人侯振海又打电话给石伟力让其帮忙购买汽油。后被告人杨海龙纠集王小超、金波、杨凯、董佳宾、刘洪伟及卞石杰、陆凯等人携带砍刀等工具乘车赶至东关口,被告人杨海龙、侯振海和王小超、金波、杨凯、董佳宾、刘洪伟及卞石杰、陆凯等人对于某进行追打。在追打过程中,被告人候振海将于某身上淋上汽油,随后金波听见有人喊“点着火”后便用打火机将于某身上的汽油点燃。经唐山市公安局法医损伤检验鉴定,被害人于某的损伤程度为重伤。经唐山华北法医鉴定所鉴定,被害人于某的损伤为五级伤残,Ia值为10%。另查明,在审理过程中,被告人侯振海委托其亲属赔偿被害人于某损失人民币3万元。生效的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法院(2011)遵刑初字第65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杨海龙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上述事实,被告人侯振海、杨海龙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且有被害人于某的陈述,证人郭某、杨某、王某、张某、徐某等人的证言,辨认笔录,唐山市公安局法医损伤检验鉴定书,唐山华北法医鉴定所伤残鉴定书,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法院(2011)遵刑初字第65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唐山市工人医院住院病历,现场勘查检验笔录及照片,遵化市公安局情况说明,户籍证明等证据予以证实。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侯振海、杨海龙故意非法损害他人的身体健康,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遵化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侯振海犯故意伤害罪,被告人杨海龙犯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被告人侯振海亲属赔偿了被害人于某的经济损失,可依法酌情从轻处罚。据此,根据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六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四条之规定,认定被告人侯振海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零六个月。被告人杨海龙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原判决被告人杨海龙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总和刑期为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宣判后,原公诉机关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检察院抗诉提出原审被告人侯振海虽赔偿被害人于某部分经济损失,但其行为造成的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性大,且无法定从轻情节,一审法院对其量刑畸轻。原审被告人侯振海以一审判决对其量刑过重为主要理由提出上诉。经二审审理查明,2010年6月2日21时许,上诉人侯振海与刘新宇(批拘在逃)在遵化市东关口附近因琐事与于某、李明、郭某发生争执,后上诉人侯振海召集一起吃饭的阮文鑫、张建华(二人批拘在逃)、“小旺”(身份不详)等人对李明等人进行追打。李明等人驾车逃脱后打电话纠集郭立强及曹文龙(批拘在逃)持砍刀返回东关口处,与上诉人侯振海及孙海东(拘传未到案)等人发生殴斗,致孙海东被砍伤。后双方被劝开商量解决此事,在商量过程中,李明让于某、郭某返回东关口附近接受对方道歉。期间,上诉人侯振海与阮文鑫、刘新宇分别打电话给原审被告人杨海龙,让其带人到东关口,同时,上诉人侯振海打电话给石伟力让其帮忙购买汽油。后原审被告人杨海龙纠集王小超、金波、杨凯、董佳宾、刘洪伟及卞石杰、陆凯等人携带砍刀等工具乘车赶至东关口。后上诉人侯振海、原审被告人杨海龙和王小超、金波、杨凯、董佳宾、刘洪伟及卞石杰、陆凯等人对于某进行追打。在追打过程中,上诉人候振海将汽油淋在于某身上,金波用打火机将于某身上的汽油点燃。经鉴定,被害人于某的损伤程度为重伤,五级伤残,Ia值为10%。另在一审重审过程中,上诉人侯振海积极赔偿被害人于某人民币3万元。生效的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法院(2011)遵刑初字第65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杨海龙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上述事实,有被害人于某的陈述,证人郭某、杨某、王某、张某、徐某等人的证言,辨认笔录,唐山市公安局法医损伤检验鉴定书,唐山华北法医鉴定所伤残鉴定书,(2011)遵刑初字第65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唐山市工人医院住院病历,现场勘查检验笔录及照片,遵化市公安局情况说明,户籍证明等证据予以证实。且原审被告人侯振海、杨海龙在一、二审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上述证据已经一、二审庭审质证认证,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法院认定上诉人侯振海、原审被告人杨海龙犯故意伤害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及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关于抗诉机关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检察院所提原审被告人侯振海虽赔偿被害人于某部分经济损失,但其行为造成的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性大,且无法定从轻情节,一审法院对其量刑畸轻的抗诉内容和原审被告人侯振海所提一审判决对其量刑过重的上诉理由,经查,一审法院根据上诉人侯振海犯罪的事实、具体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程度,依法在法定刑幅度之内对其进行判处,量刑并无不当。故抗诉机关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检察院所提抗诉内容和上诉人侯振海所提上诉理由,理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抗诉机关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和上诉人侯振海的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陈之乔代理审判员  刘 健代理审判员  杜 鹃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日书 记 员  谢美琪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