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4)依民初字第445号

裁判日期: 2012-07-15

公开日期: 2014-12-25

案件名称

马孔军与张凤军财产损害���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依安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依安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马孔军,张凤军

案由

财产损害赔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九条,第六十六条,第二百四十三条

全文

黑龙江省依安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4)依民初字第445号原告(反诉被告)马孔军,男,1980年9月5日出生。被告(反诉原告)张凤军,男,1971年10月28日出生。委托代理人钟丽艳(张凤军妻子),女,1976年4月12日出生。原告(反诉被告)马孔军与被告(反诉原告)张凤军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原告(反诉被告)马孔军、被告(反诉原告)张凤军及其委托代理人钟丽艳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终结。原告(反诉被告)马孔军诉称并辩称:原告马孔军系玉米脱粒农户,被告张凤军系卖粮户。2014年1月17日,原告自带玉米脱粒机、铲车、货车到被告家收玉米(前一天讲好的价格),在在准备脱粒时发现玉米堆有发霉的玉米(较严重),原告便不收被告的玉米,被告强行扣住原告一台铲车(P18型)。原告向依安县公安局先锋派出所报警请求给予处理,被告对先锋派出所民警的劝阻丝毫不听并拒不放车,被告将原告铲车强行扣压4天(17日至20日),造成原告直接经济损失10000元。反诉被告称反诉原告的玉米是在上冻前发霉的,因为反诉被告收玉米的时候是1月份,当时的气温玉米不可能发霉,而且如果不是反诉原告的玉米发霉,反诉被告不可能不收反诉原告的玉米,反诉原告的玉米没卖上好价格因为玉米发霉了,与反诉被告无关,综上,反诉被告不同意赔偿反���原告的损失。原告(反诉被告)马孔军为证实其主张的事实成立,向本院举示了如下证据:证人马××出庭证言1份,用以证实被告的玉米发霉以及被告强行扣压原告铲车4天的事实。证人苏××出庭证言1份,用以证实先锋派出所让原告到被告家取铲车的事实。证人牛××书面证言1份,用以证实被告扣原告铲车期间,证人将原告订购的玉米全部脱粒获得利润的数额,从而证明原告实际损失的数额。证人李××、邹××出庭证言各1份,用以证实原告平均日脱粒吨数以及原告铲车被扣期间因未脱玉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被告(反诉原告)张凤军辩称并诉称:2014年1月16日,原告马孔军与被告同村村民王福宪到被告家看玉米,原告当时就知道玉米有霉变的,最后讲好价格0.67元/斤。2014年1月17日,原告派人来脱玉米,在用铲车归堆的过程中,原告的铲车司机马××发现有霉变的玉米,就说不要了。在归堆过程中,原告的铲车把土、雪都掺到玉米堆里了,被告要求原告给予解决,原告称不管。双方为此事发生争议,并且原告方报了警,派出所民警到了现场调解未达成一致意见,原告的司机就把铲车放在那走了。被告多次打电话要求原告把铲车取走,原告态度蛮横,不讲道理,被告多次找到公安机关,原告最终才把铲车取走。反诉原告并非无故扣压反诉被告铲车,反诉被告的铲车在给反诉原告的玉米归堆时,土、雪与玉米棒混合到一起,天气一热加速霉变,而且玉米堆的外观也不好看,导致反诉原告的玉米一直没卖出去,反诉原告的玉米最后卖给了养鸡场,价格每斤下跌0.1元,造成反诉原告120000斤玉米损失12000元,反诉原告要求反诉被告赔偿以上损失。被告(反诉原告)张凤军为证实��答辩主张及反诉请求的事实成立,向本院举示了如下证据:1.通话记录记录单1份,用以证实被告并非无故扣压原告铲车以及多次电话催促原告把铲车取走的事实。2.证人钟××庭证言1份,用以证实被告让原告把铲车取走,原告拒不取回铲车的事实。3.证人钟×××出庭证言1份,用以证实原告在被告家看玉米的过程以及因为被告家玉米有发霉的才没卖成的事实。4.证人张××出庭证言1份,用以证实原告拒不把铲车取走以及被告玉米实际出卖价格的事实。5.照片1张,用以证实反诉被告将反诉原告玉米用铲车归堆后的状况。本案双方本诉部分争议的焦点:一、原告的铲车是否为被告强行扣压的;二、原告诉讼请求的数额是否合理。反诉部分争议焦点:一、反诉原告的损失是否为反诉被告造成的;二、反诉原告的反诉请求是否合理。为查清���件事实,本院依职权调取了依安县公安局先锋派出所工作纪实1份。以上双方提交的证据以及本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经庭审质证,本院对证据作如下分析认证:被告对原告提交的证据1即马××的证言有异议,称该证人证言不属实,被告对玉米发霉一事予以认可,但不认可发霉比例达到30%-40%,该证人与原告有特殊身份关系,且原告未提交其他证据以证实被告玉米的发霉比例,本院对该证人证实的该部分内容不予确认,对于证人证实被告强行扣压原告铲车一事,被告对此予以否认,虽然该证人与原告有特殊身份关系,但该部分证言与证人苏××、邹××、李××以及先锋派出所的工作纪实相互印证,且被告未提交反驳证据,本院对证人证实被告强行扣压原告铲车的事实予以确认;被告对原告提交的证据2即证人苏××证言没有异议���本院予以确认;被告对原告提交的证据3、4有异议,被告称该三位证人证实的脱玉米每吨30元属实,但每天脱玉米150-160吨是忙季的量,原告给被告脱玉米时是淡季,每天脱玉米达不到150-160吨,本院认为,证人牛××与原告系同行,证人杨国华、邹××与原告在玉米收购方面系合作关系,证人牛××实际接手了原告因铲车被扣而转手的活,该三位证人对于原告日脱玉米量较为了解,而且被告对原告日脱玉米150-160吨的能力并不否认,即原告在正常情况下有这样的作业能力,只是在淡季没有那么多活而无法保证每天都能达到150-160吨,但被告未提交证据证实什么时候是玉米收购淡季,也未提交证据证实淡季每天能收购多少玉米,且三位证人证言相互印证,本院对该二组证据予以确认。原告对被告提交的证据1有异议,原告称虽然原告列举了通话记录,但并不能证实通话内容,因该记录系被告自己书写且未有证据证实通话记录的内容,本院对该证据不予确认;原告对被告提交的证据2、3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原告对被告提交的证据4有异议,原告称该证人确实给原告打电话了,但没提取铲车的事而是让原告把被告的玉米收了,因该证人与被告有特殊身份关系,且未有其他证据与该证人证言相互印证以证实证人给原告打电话的内容,本院对证人证实给原告打电话让把铲车取回的事实不予确认,证人证实被告玉米以0.57元/斤的价格卖给流动商贩了,原告对此不知情,但原告称即使被告的玉米价格卖的低也是因为玉米霉变导致的,与原告无关,现被告未提供收购其玉米流动商贩的证言及其他证据证实其玉米出卖价格,本院对证人证实被告玉米出卖价格的事实不予确认;原告对被告提交的证据5有异议,原告称被告并未打��话让原告把铲车取走,而是通过说情让原告收被告的玉米,因该证人与被告有特殊身份关系,且未有其他证据与该证人证言相互印证以证实被告给原告打电话让原告把铲车取走,本院对该证人证言不予确认。3.对于本院依职权调取的依安县公安局先锋派出所工作纪实,该工作纪实系该派出所民警依据接警后出警的实际情况所出,并加盖了依安县公安局先锋派出所公章,具有较高的证明力,且与原告方的证人证言想互印证,本院对该证据予以确认。通过原、被告陈述及对证据的分析认证,本院认定如下事实:原告马孔军系依安县红星乡合发村玉米收购户,被告张凤军系依安县先锋乡杏山村村民。2014年1月16日,原告马孔军经人介绍到被告家查看被告要卖的玉米,原告简单看过质量后与被告张凤军商谈玉米价格,以0.67元/斤的价格成交。2014年1月17日,原告马孔军派铲车及脱粒机到被告家脱玉米,原告的铲车司机马××在将玉米归堆的过程中发现被告家的玉米有发霉的,便停止归堆并拒绝收购被告的玉米,双方因为此事发生纠纷,原告司机马××将此事报警于依安县公安局先锋派出所,先锋派出所民警卢红军、杨占民出警到被告张凤军家,对双方进行调解并告知被告张凤军夫妻二人无权扣压原告的铲车,被告张凤军及其妻子未听民警劝阻强行将原告铲车扣留,先锋派出所对被告张凤军夫妻二人强行扣车一事未作处理。2014年1月19日,被告张凤军给先锋派出所打电话要求原告把铲车取走,2014年1月20日,先锋派出所电话通知原告到被告家把铲车取走,当日下午,原告将铲车取走。原告铲车因被扣留无法从事玉米脱粒工作,致使原告财产损失10000元(4天×2500元/天)。本院认为:原、被告因玉米收购问题引发纠纷,纠纷发生后,双方应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被告及其妻子不听依安县公安局先锋派出所民警的劝阻,强行扣留原告的铲车4天,被告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导致原告财产受到损失,对于原告的合理损失被告应予赔偿,原告的合理请求应予支持。原告主张其铲车及脱粒机日脱玉米量在150-160吨,脱粒费30元/吨,日净利润最低2500元,被告称脱粒费30元/吨属实,但日脱玉米量150-160吨是玉米收购忙季的量,原、被告发生纠纷时是玉米收购的淡季,脱玉米的活没有那么多,日脱玉米量达不到150-160吨,本院认为,首先、农副产品即玉米收购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阶段之内农户家中有玉米,就有交易的可能,也就是说原告的铲车及其脱粒机有脱粒的可能,至于日脱玉米量多少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原告已经提供证据证实其预订几天的脱玉米活因为铲车被扣而转给别人;其次、无论是玉米收购淡季也好,忙季也罢,都有玉米收购的可能,被告所认可的忙季也有可能因为价格、质量以及资金等原因收不到玉米,铲车与脱粒机也就没有活干,被告所称的淡季也可能因为玉米收购接近尾声、农户忙于出手等原因而收购到大量玉米,铲车与脱粒机连续干活几天,不能简单的说淡季活少或忙季活多,应视具体情况以及证据而定。综上,被告并不否认原告铲车及脱粒机日脱玉米150-160吨的能力,只是被告认为发生纠纷时是玉米收购的淡季,原告的铲车及脱粒机并没有那么多活,现被告并未提交证据证实何时是玉米收购的淡季,也没有证据证实玉米收购淡季的日脱玉米量为多少,本院对原告的以上主张予以支持。反诉原告主张由于反诉被告用铲车将玉米归堆的行为导致反诉原告的玉米与土、雪混合在一起,外观难看���没有卖到高价,致使反诉原告的玉米少卖12000元,反诉原告的财产损失应由反诉被告赔偿,反诉被告对此予以否认并称反诉原告的玉米是因为发霉而没卖到高价,本院认为,首先,反诉原告自述其玉是在反诉被告用铲车归堆之前就已经发霉了,玉米发霉并非反诉被告造成的;其次,反诉原告自述将发霉玉米与正常玉米以及反诉被告用铲车归堆的玉米一并出卖的,反诉被告之所以未收购反诉原告的玉米就是因为不同意以0.67/斤的价格将正常玉米与发霉玉米一并购;第三,反诉原告的证人张××证实反诉原告出售玉米时的市场价格就是0.60元/斤左右,说明反诉原告的玉米未卖上高价是因为玉米价格下调了。综上,反诉原告的玉米未卖到高价与反诉被告无关,本院对反诉原告的以上主张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九条、第六十六条、第二百四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张凤于判决生效后3日内赔偿原告马孔军扣留铲车损失10000元(4天×2500元/天);二、驳回反诉原告的反诉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金钱给付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50元,减半收取25元,由被告张凤军负担,反诉费25元,由反诉原告张凤军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如当事人在上诉期限内未提出上诉,本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履行义务一方如未在履行期限内履行义务,权利人可向本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从本判决书规定履���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逾期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代理审判员  尹志尖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五日书 记 员  吴 迪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