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2)亳民一终字第00214号

裁判日期: 2012-06-05

公开日期: 2016-11-30

案件名称

陈某乙与陈某甲(又名、陈某甲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安徽省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安徽省亳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陈某乙,陈某甲,陈启山,高云飞

案由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07年)》:第一百三十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

全文

安徽省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2)亳民一终字第00214号上诉人(原审原告):陈某乙。委托代理人:梅启林,安徽东屹漆园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陈某甲(又名陈某甲。法定代理人:陈启山,系陈某甲之父。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陈启山,男,1971年6月5日出生,住址同上。原审被告:高云飞,男,1974年11月1日出生,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职工。上诉人陈某乙因与被上诉人陈某甲、陈启山、原审被告高云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不服蒙城县人民法院(2011)蒙民一初字第1770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陈某乙及其委托代理人梅启林到庭参加诉讼。被上诉人陈某甲、陈启山、原审被告高云飞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查明:2010年8月30日10时在蒙城县××××办事处蒙王路任桥路段发生交通事故,被告陈某甲驾驶陈启山所有的助力车与原告陈某乙所骑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双方均未及时报案,造成交通事故无法认定。事故造成陈某乙下颚骨多处骨折,左锁骨骨折。于2010年8月30日入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住院61天,住院期间共花去医药费12730元,住院期间护理费61天×46.8元/天=2854.8元,住院伙食补助费61天×18元/天=1098元,陈某乙因车祸造成左肩锁骨骨折,导致左上肢功能丧失,构成道路交通事故伤残Ⅸ级,其伤残赔偿金为5285元/年×20%×(20-2)年=19026元,精神损害抚慰金酌情为16000元,原告因车祸造成下颚骨多处骨折,左锁骨骨折,给予“下颌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左锁骨骨折切复十内固定术”,均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经鉴定二次手术费约需5000元,鉴定费800元,以上合计57508.8元。原告住院期间被告赔付医药费3000元。原审法院认为: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本起交通事故由于双方均未及时报案,致使责任无法划分,双方属混合过错,应承担同等责任。原告诉请合理的损失部分,被告应承担部分赔偿责任,鉴于被告陈某甲驾驶助力车出事时未年满16周岁,根据法律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其父陈启山不履行监护职责,致使事故发生,造成原告损失,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经原审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十六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二条、第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之规定,原审判决:一、被告陈启山赔偿原告陈某乙各项损失57508.8元的50%,即28754.5元(已付的3000元从中扣除),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履行。二、驳回原告其它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584元,原、被告承担292元。宣判后,陈某乙不服,并书面上诉称:1、原审认定事实错误,确定的双方承担责任比例不当。首先,摩托车属于机动车范畴,被上诉人陈某甲驾驶摩托车时没有驾驶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属于违法驾驶行为;其次,陈某甲驾驶摩托车自西向东左侧行驶,在路北与上诉人的自行车发生相撞,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应认定陈某甲为逆向行驶,属于违法驾驶行为;再次,陈某甲驾驶的摩托车载有三人,根据相关规定,属于违法驾驶行为;最后,陈某甲驾驶摩托车出事时未满16周岁,根据法律规定,驾驶摩托车等车辆必须年满16周岁,其父陈启山不履行监护职责,致使事故发生,造成上诉人损失,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原审确定的医疗费数额不合理。其因本次交通事故共产生医疗费23000元,其中在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住院61天,花费12730元。由于其经济困难,被上诉人拒绝支付医疗费用,其出院在王集乡卫生所继续治疗,产生医疗费10270元。王集乡卫生所出具收据,足以证明其继续治疗的事实,而原审未予认定,认定事实错误。3、一审判决认定双方属于混合过错与事实相悖,以致适用法律错误。综上,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判,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改判被上诉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由被上诉人承担全部诉讼费用。被上诉人陈某甲、陈启山及原审被告高云飞均未到庭答辩。二审庭审中,上诉人陈某乙所举证据及证明目的均同一审。通过对当事人所举证据及陈述、辩论意见和原审认证情况的审查,本院二审对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另查明:陈某乙因本案交通事故所致损伤应为下颌骨多处骨折、左锁骨骨折。涉案燃油助力车系悬挂临时通行标志的车辆,该车在南昌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办有临时通行证,通行标志号码为22930。本院认为:被上诉人陈某甲驾驶悬挂临时通行标志的涉案燃油助力车应取得轻便摩托车准驾车型驾驶资格,携带轻便摩托车驾驶证。年龄未满16周岁的陈某甲无证驾驶燃油助力车与上诉人陈某乙所骑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陈某乙受伤的交通事故;且事故发生后,陈某甲及其监护人陈启山未能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报警,后因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导致交警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故应认定陈某甲承担本案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该民事赔偿责任依法应由陈某甲的监护人陈启山承担。因本案交通事故发生后,陈某乙亦未及时报案,故其应承担次要责任。原审判决事故双方承担同等责任,不当,本院应予纠正。陈某乙在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医药费12730元、住院期间护理费2854.8元、住院伙食补助费1098元、伤残赔偿金19026元、精神损害抚慰金酌定为16000元、二次手术费5000元、鉴定费800元,合计57508.8元,应由被上诉人陈启山赔偿上述费用的70%,计款40256.16元。扣除陈启山已支付的医药费3000元,陈启山实际还应赔偿陈某乙各项费用,计款人民币37256.16元。上诉人陈某乙主张:其在王集乡卫生所继续治疗,产生医疗费10270元,但因无该医疗机构的病历和诊断证明等证据相印证,其所举证据不足以证明系为治疗本案交通事故损伤所支付的医疗费,故对其主张的该部分医疗费,本院不予认定。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判决如下:一、维持蒙城县人民法院(2011)蒙民一初字第1770号民事判决第二项,即:驳回原审原告陈某乙的其他诉讼请求;二、变更蒙城县人民法院(2011)蒙民一初字第1770号民事判决第一项为:原审被告陈启山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赔偿原告陈某乙各项费用,计款人民币37256.16元。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一审案件受理费584元,由陈某乙负担176元、陈启山负担408元;二审案件受理费300元,由上诉人陈某乙负担90元、被上诉人陈启山负担210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江海洋审 判 员  孙 震代理审判员  范荣鑫二〇一二年六月五日书 记 员  欧阳萍-?--?-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