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2)邯市立民终字第104号

裁判日期: 2012-06-20

公开日期: 2014-06-29

案件名称

上诉人张兆奇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二审民事裁定书

法院

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河北省邯郸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张兆奇,邱县新马头镇马庄村民委员会

案由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07年)》:第一百零八条,第一百五十四条

全文

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12)邯市立民终字第104号上诉人(原审原告)张兆奇,农民。委托代理人丁祥歧,河北宏世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郭世平。委托代理人张建广,男,汉族,1966年3月4日出生,系张兆奇儿子.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邱县新马头镇马庄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马庄村委会)。法定代表人张俊河,男,1962年12月23日出生,汉族,农民,该村委会主任。委托代理人王忠义。上诉人张兆奇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一案,不服邱县人民法院(2011)邱民初字第187号驳回起诉的民事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张兆奇及委托代理人丁祥歧、郭世平、张建广和被上诉人邱县新马头镇马庄村民委员会的法定代表人张俊河及委托代理人王忠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认为,原告张兆奇虽然通过投标方式取得18.29亩土地承包经营权,但该土地所有权属于马庄村委会所有。修建大广高速依法征用了原告承包马庄村委会的18.29亩土地,原告与马庄村委会之间的承包合同依法终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该土地补偿费应归马庄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现该土地补偿费已拨付到马庄村委会账户,但马庄村委会还未经过民主议定程序确定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方案,原告要求分配四十四万三千九百元土地补偿费的诉讼请求,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遂裁定驳回张兆奇的起诉。张兆奇上诉称,1、一审裁定适用法律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下列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四)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河北省冀政(2008)132号文件“土地补偿费20%归集体经济组织,80%归被征地的土地使用权人或者按照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农户”。该规定已明确了征地补偿费的分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6条“承包方享有下列权利:(二)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物权法》第42条第二款规定:征收集体所有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这样明确具体的规定,均证明一审裁定适用法律错误。2、一审法院已失去公正审理本案的信誉,为此请求撤销一审裁定,另行指定其他法院异地审理。邱县新马头镇马庄村民委员会服判。本院经审理认为,1987年1月22日张兆奇与马庄村委会签订荒地承包合同书,马庄村村委会将位于村西南荒地十二块发包给张兆奇,承包期为三十年。张兆奇交纳了土地承包费。张兆奇的承包经营权系通过投标方式取得,承包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为合法有效。因修建大广高速公路,占用了张兆奇的承包地18.29亩,现双方因征用土地的补偿费分配产生纠纷,张兆奇认为应按80%的比例给付其18.29亩土地的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共计44.39万元。本院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土地补偿款、安置补助费如何分配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属于村民自治范畴,本案所涉土地补偿费应由马庄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按照民主议定程序予以分配。现马庄村委会还未经民主议定程序确定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方案,张兆奇要求给付其18.29亩土地的补偿费、安置补助费44.39元的请求,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据此,原审裁定驳回上诉人张兆奇的起诉并无不当,依法应予维持。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一百五十四条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赵 强审 判 员  杨俊英代理审判员  张 静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日书 记 员  李雅敏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