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清民初字第00073号
裁判日期: 2012-05-21
公开日期: 2016-11-03
案件名称
(2012)清民初字第00073号民事判决书
法院
清涧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清涧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宋某a,宋某b,宋某c,宋某d,宋某e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第一款
全文
陕西省清涧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2)清民初字第00073号原告宋某a,男,汉族,住交警大队家属楼。原告宋某b,男,汉族,陕西省清涧县人,住银川市兴庆区政元南街。委托代理人宋某a,男,系宋某b之二哥。原告宋某c,男,汉族,陕西省清涧县人,住秀延街道办事处南库渠,退休职工。原告宋某d,男,汉族,陕西省清涧县人,住西安市新城区咸宁路。委托代理人宋某a,男,系宋某b之二哥。原告宋某e,男,汉族,陕西省清涧县人,住清涧县物资局家属楼。五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韩作平,男,57岁,陕西省清涧县综治办离岗干部。被告宋某d,男,汉族,住秀延街道办北街郝家巷。委托代理人宋某f,男,系宋某d之子。委托代理人宋某g,女,系宋某d之女。原告宋某a等五人诉宋某d继承纠纷一案,本院于2011年4月1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1年9月2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于2011年9月13日作出(2011)清民初字第00181号民事判决,宣判后被告宋某d不服,提起上诉。2011年12月5日,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原审判决认定部分事实不清,程序不当为由作出(2011)榆中法民一终字第00194号民事裁定书,发回我院重审,本院于2012年1月30日再次立案受理,另行组成合议庭,于2012年3月19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宋某a、宋某c、宋某e到庭参加了诉讼,原告宋某b、宋某d未到庭,委托其代理人宋某a到庭参加了诉讼。五原告委托代理人韩作平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宋某d未到庭,委托其代理人宋某f、宋某g到庭参加诉讼。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原被告父母已去世,所留遗产窑洞两孔,平房一间,两个小房和一个公共厕所,有原被告方一间半。可被告现强占一孔窑洞,还以院内原平房祖父母遗赠给被告(长孙)为由在原平房地基上重新修房,被告的这一行为严重侵犯了其他五原告的合法权益,故请求人民法院判决:1、被告丧失继承权;2、判令被告立即拆除院内违章所建平房;3、判令被告立即搬离抢占的窑洞。原告向法庭提交了以下证据:国有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证明原被告之母王某某所有的位于清涧县城北街郝家巷的正窑一孔,侧窑一孔,是原被告之母留下的遗产。王某某的户籍证明,证明王某某1920年9月13日出生,被告所持2007年的分窑约是假的,不具有真实性。因王某某当时已是87岁的老人,人已经神志不清。被告宋某d的户籍证明,证明原被告的祖父宋某某在给原被告的父亲宋永昌和二爸宋某h分家产的时间是1938年,而被告宋某d是1939年10月27日出生的,故平房是分给长子宋永昌,而不是分给长孙宋某d。与宋某h、王某某、宋某j、王某的谈话及证言,证明原平房原被告祖父母没有遗赠给被告、且被告提供证人证言是假的。被告辩称,原平房是原被告祖父母遗赠于被告的,是被告的合法财产,原平房坍塌后被告在原地址上重新修建的行为,没有侵犯五原告的权益,被告现居住的一孔窑洞并非强占,是原被告母亲王某某分给被告的,五原告现提出分割遗产只能分割另一孔窑洞,故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被告向法庭提交了以下证据:分窑约,证明2007年5月15日,原被告之母王某某将正窑一孔分给被告宋某d。宋某d与王某某的照片及张兰芳的证言,证明被告给王某某喂饭吃,尽到了主要赡养义务。证人高万金、赵国清的证言,证明正窑一孔王某某分给了被告宋某d。证人王云莲、高润阳、李龙龙的证言,证明院内原平房是宋某d的。本案在审理过程中,本院作了如下调查:与原被告之叔父宋某h的谈话,证明其父宋某某在分财产时宋某d还未出生,平房是分给长子宋永昌还是长孙宋某d,不知道。与王某的谈话,证明在王某16岁时听王某某说平房分给宋某d。与郝芝英的谈话,证明两孔窑中一孔窑王某某分给了宋某d。经庭质证,原告对被告所举所有证据有异议,认为分窑约是假的,证人证言是伪证,对法庭与宋某h调查笔录无异议,对法庭与王某、郝芝英的调查有异议,认为被调查人所述歪曲事实,不真实;被告对法庭调查笔录无异议,对原告所举证据1、2、3无异议,对被告方的证人证言无异议。本院对原被告所举证据及本院调查证据作如下认定:对原告所举的证据1、2、3真实有效,予以确认。对原被告双方所举其他证据及本院调查证据,依法不予采纳。本院根据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举证、质证及认证查明以下事实:原被告祖父宋某某有两个儿子,长子宋永昌、次子宋某h。宋某某于1938年7月去世,此前对家产进行分割,分给宋永昌家正窑一孔、侧窑一孔、院内平房一间,分给宋某h正窑一孔、侧窑一孔。另有平房两间、公侧一个,共三件,宋永昌和宋某h各一间半。宋永昌有六个儿子,被告宋某d(出生于1939年10月27日)和五个原告,宋永昌于1986年去世,对他的遗产一直未分割,到2007年8月,原被告母亲王某某去世。约2008年院内平房坍塌。2011年被告未取得相关审批即在原平房地址上重新修建平房,现在该房已形成框架。至此,双方为分割遗产发生纠纷。本院认为,宋某某分给宋永昌家平房一间,该房是分给宋永昌本人还是分给宋永昌之子宋某d,双方当事人争议较大。五原告主张该平房与被告共有,被告主张该平房由宋某某分给长孙名下,属被告个人合法财产,但该平房已坍塌,遗产不再存在,留下地基双方诉争,因该平房双方一直未办产权证,也未办土地使用证,故双方所主张的权利本院不作审查,双方请求不予支持;被告未经有关部门审批,在原平房地址上重新修建平房,现原告要求拆除,该请求应由相关部门解决,不属人民法院民事审理范围范畴,故原告该请求不予支持。对所争的两孔窑洞分割问题,原告主张共有,六人同等分配,被告主张一孔正窑已分到其名下,且对老人进了主要赡养义务,同意只分割侧窑一孔。该遗产的分割从宋永昌1986年去世后就开始,宋永昌的个人财产一直未分割,在原被告之母王某某2007年8月去世前,这两孔窑属原被告及王某某七人共有,“分窑约”在五原告不在场、又未征求五原告的同意之下进行,该“分窑约”的行为对五原告不产生效力,本院依法不予采纳,故该房物两孔窑洞的分割按法定继承办理,在具体分配时,原告同意对全部财产及地基进行价值评估,被告只同意对一孔窑进行估价,导致对两孔窑无法分割,加之该两孔窑的四至界限外与宋某h窑房四至界限外有原被告双方和宋某h的共有财产、共有地基,在分割时难免涉及到宋某h的权利,故先确认当事人对财产共有,符合继承法第二十九条之规定。原告要求被告现搬离窑洞到别处居住,责令立即搬离无此必要,因被告是继承人之一,故在具体分配遗产前可行暂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位于郝家巷登记在王某某名下的两孔窑洞及两孔窑洞的宅基地属宋某d和宋某a、宋某b、宋某c、宋某d、宋某e六人共有,享有均等权利的份额。二、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5800元由五原告各负担965元,由被告宋某d负担975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陕西省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 贺世成审判员 杨晓东审判员 张 伟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书记员 贺 文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