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长民初字第00419号
裁判日期: 2012-03-20
公开日期: 2014-12-27
案件名称
刘春霞、刘会芳与肖银茹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西安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刘春霞,刘会芳,肖银茹
案由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四条
全文
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2)长民初字第00419号原告刘春霞。委托代理人何慧明,陕西沣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段克让,系刘春霞之夫。原告刘会芳。委托代理人周华。被告肖银茹。委托代理人张丽娜,陕西权诚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刘春霞、刘会芳与被告肖银茹腾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刘春霞及其委托代理人何慧明、段克让,原告刘会芳委托代事人周华,被告肖银茹委托代理人张丽娜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二原告诉称,自己父亲刘安仁与叔父刘宝德早年分家,父亲刘安仁分得刘家巷27号院后院安间房西边一间半和28号院后院安间房东边一间半,叔父刘宝德分得28号院后院安间房西边一间半。后叔父长子刘国玺(被告丈夫)由西安陆军医院退职返乡,无处居住,自己父亲刘安仁同意将28号院后院安间房东边一间半借给其居住使用。后自己父母相继去逝,被告夫妇又将27号院后边安间房西边一间半占有使用。2011年11月,自己打电话要求被告腾房,被告拒绝。据此,请求判令被告腾迁并返还该三间房屋。被告辩称,原告讼争的房屋宅基地已经登记在自己名下,自己享有房屋及宅基地物权,原告与被告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故请求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经审理查明,二原告之父刘安仁与被告丈夫之父刘宝德系兄弟关系,其祖业有位于引镇东堡村刘家巷坐南向北的28号院后院安间房三间和27号院后院安间房西边一间半。1958年,被告与刘国玺结婚时,即居住在28号院后院安间房东边一间半房屋,其西边一间半房屋由刘国玺之弟刘国桢居住。二原告之父刘安仁居住在27号院后院西边一间半房屋内。1976年刘安仁夫妇相继去逝,被告夫妇遂在其居住28号院东边一间房屋山墙上开门,使用27号院西边一间房屋开办诊所,原告知道未提出异议。1986年,被告夫妇对该27号院西边一间房屋围墙进行拆换为砖墙。1989年在该村土地普查中,被告夫妇以过继刘安仁为儿为由,将该27号院一间半宅基登记在刘国玺名下。2007年刘国玺去逝。2011年11月,原告刘春霞打电话要求被告腾房遭拒,既而诉至本院。另查明,刘安仁共生育六个女儿,长女刘西凤已故,其继承人崔瑞瑞、崔三民、崔睿均明确表示放弃继承;二女刘朝凤亡故且无后;三女刘会芳;四女刘雾霞,自幼送养他人;五女刘改朝亡故且无后;六女刘春霞。庭审中,原告坚持主张享有三间房屋所有权且由被告借用,要求被告腾迁返还;被告则以宅基地已登记物权为自己,且原告诉讼已超诉讼时效进行抗辩,要求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各执一词,难以调解。上述事实,有证人冯某、张某、徐某、赵某甲、赵某乙等证言在卷佐证,可以认定。本院认为,根据刘安仁与刘宝德生前房屋居住使用状况及相关证人证言,应依法认定刘安仁生前享有27号院后院安间房西边一间半房屋所有权。原告主张其父分家分得28号院后院安间房东边一间半房屋,缺乏事实证据,其要求腾迁返还该房屋,应予驳回。刘安仁死亡之后,其遗产应依法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归其法定继承人共同共有,现其他继承人均表示放弃继承权,故应归二原告共有。虽然刘安仁死亡之后,其遗产由被告自主占有使用至今,但被告没有合法所有该房屋之正当理由,现二原告要求返还,应予支持。至于被告提出超过诉讼时效的抗辩,因所有权属物权法定形式,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故不予采纳。至于宅基地普查登记问题,不属本院主管,可向有关部门申请解决。关于被告拆建房屋之花费,被告坚持不主张,可另行解决。故为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在判决生效后30日内,腾迁并返还给二原告位于引镇东堡村刘家巷27号院后院安间房西边一间半房屋。二、驳回二原告要求被告返还腾迁位于引镇东堡村刘家巷28号院后院安间房东边一间半房屋的诉讼请求。本案诉讼费用100元,由原、被告各半负担。原告已预交,由被告直接给付原告。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 张为华审判员 陈国栋审判员 杨建辉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日书记员 张 亮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