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西民二终字第00310号
裁判日期: 2012-02-08
公开日期: 2014-12-18
案件名称
朱民幸与王德海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陕西省西安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朱民幸,王德海
案由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07年)》: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
全文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2)西民二终字第00310号上诉人(原审原告)朱民幸,西安市长安区五星乡共同村村民。委托代理人朱粉宁,女,1977年12月12日出生,汉族。被上诉人(原审被告)王德海,西安市长安区五星乡共同村村民。委托代理人肖桂娥,女,1953年2月15日出生,汉族,西安市长安区五星乡共同村村民。上诉人朱民幸与被上诉人王德海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合同纠纷一案,原经一审法院于2010年7月27日作出(2010)长民初字第1036号民事判决。朱民幸不服该判决,提起上诉。2010年12月1日,本院作出(2010)西民二终字第1922号民事裁定,以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为由撤销原审判决,发回原审法院重审。原审法院经审理,依法作出(2011)长民初字第588号民事判决。宣判后,朱民幸仍不服该判决,提出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朱民幸及其代理人朱粉宁,被上诉人王德海及其代理人肖桂娥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朱民幸与王德海同系西安市长安区五星乡共同村村民。自1996年11月起,李瑞(水)玲开始租用共同村部分村民承包地共计75.28亩用于家畜养殖,并办理了企业注册登记(企业名称为“长安养殖场”)。在该养殖场就租地事宜与共同村村委会达成意向后,村委会即指派村民朱志杰负责联系相关涉地农户协商租地事宜。同时,王德海也受李瑞(水)玲委托协助朱志杰征询相关村民意见。后在部分村民根据当时各自承包地现状及流转意愿对土地进行对换后,该养殖场对包括王德海在内的36户村民的承包地进行了租用,并逐年向涉地村民发放租金。此间,该养殖场从未向朱民幸给付过租金,朱民幸也并未索要过租金。自1999年后,该副被养殖场占用之土地又先后被西安方欣食品有限公司、陕西红叶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等公司续租,直至2009年被依法征用。在相关公司续租该幅土地期间,朱民幸始终未曾获分其主张的被养殖场占用的2.8亩土地租地款,其亦仍未向相关租地单位追索过租地款。至2008年12月,朱民幸及其家庭成员方以村、组违法对其承包地进行调整,给其造成租地款及粮食直补款等损失为由,将共同村村委会及共同村一组诉至一审法院。2009年11月24日,一审法院作出(2009)长民初字第633号民事裁定,以朱民幸等所诉事由系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引起之争议不属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围为由,驳回了朱民幸等人的起诉。朱民幸在放弃该案上诉权利后随即又于2010年1月20日以本案诉称事由将王德海诉至一审法院。一审法院后经审理,以朱民幸证据不足,且超过诉讼时效为由,驳回了朱民幸之诉讼请求。重审诉讼期间,朱民幸又针对一审法院(2009)长民初字第633号民事裁定提出再审申请。2011年3月2日,本院作出(2011)西民申字第34号民事裁定,驳回了朱民幸等人的再审申请。2011年8月,王德海代理人向一审法院递交了朱民幸出具的承诺书及领条,以证实朱民幸已自愿与村、组及王德海达成和解,并领取了补偿款2200元之事实。经核查,朱民幸承认相关材料系其书写及已领取补偿款之事实,但以系受胁迫为由拒绝放弃起诉权利。一审另查明,在李瑞(水)玲开办长安养殖场前,共同村曾于1995年对本村村民家庭承包用地进行了3年一次的例行调整。在该次调地前后,朱民幸在养殖场租用地块范围内的承包用地情况现因负责保管当时调地清册的村民朱志杰去世,相关村、组干部亦就此节情况均无定论尚难认定。一审庭审中,朱民幸坚持认为在共同村1998年调整承包地前,其在养殖场租用地块内曾有承包地2.8亩,此间及其后多年其始终未向王德海追要租金均系其患病之故。但就其主张之养殖场租用地块内有其承包地2.8亩及租地人系王德海等事由,朱民幸均无证据证实。针对前述一审法院裁定书中所载朱民幸等人自述其责任田2.8亩自1996年后已被村、组调整取掉之内容,朱民幸认为该裁定在“原告诉称”部分载明此节内容系原审所做虚假认定,并对该案审判卷中据以证明其确曾进行过相关陈述的笔录内容不予认可,表示其在相关笔录中签字均因未查看笔录内容所致。针对曾与朱民幸达成和解之情况,王德海则表示其并未参与,该处理结果系村、组干部为息事宁人,迁就朱民幸所致,由其承担之补偿款300元亦系其弟王德云(现任共同村书记)垫交,其与朱民幸并无经济纠纷,前述和解意见非其本意。上述事实,有长安养殖场相关证照、五星乡共同村村委会证明、土地租金领款表、承诺书及领条、(2009)长民初字第633号及(2011)西民申字第34号民事裁定书、证人证言、一审庭某朱民幸一审诉称,王德海自1996年至1998年期间租用其承包地开办养猪厂,约定每亩地每年租金600元。其后,因王德海一直未向其支付土地租赁费用,故要求王德海清付其租地款5040元。王德海辩称,其既未租用过朱民幸承包地,也未开办过养猪厂,故不同意王德海诉讼请求。一审法院认为,朱民幸以其承包地被租用为由向王德海提出清付租地款之诉求,因王德海否认曾租用朱民幸承包地,朱民幸应就其起诉事由承担举证责任。现就朱民幸主张被长安养殖场租用地块中有其承包地2.8亩一节事实,据相关证据尚难认定,且就该养殖场开办人并非王德海之事实,相关证据足可证实。故在朱民幸不能证实其与王德海曾订立租地协议之情况下,对朱民幸所据起诉事由应不予认定。据此,朱民幸向王德海追要租地款证据显有不足,对其诉讼请求依法应予驳回。综上,一审法院判决如下:驳回原告朱民幸之诉讼请求。一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原告朱民幸承担。宣判后,朱民幸不服该判决,提出上诉称,王德海自1996年至1998年租用其承包地未付任何费用,其因身体原因一直不知道权利被侵害的情况,请求法院判令王德海赔偿其所有损失。被上诉人王德海认为一审法院判决正确,应予维持。经审理查明,一审法院判决认定事实基本属实。本院认为,当事人对其提出的诉讼请求需有充分、确实的证据予以佐证。朱民幸在本案中认为长安养殖场租用地块内有其承包地2.8亩且租地人系王德海,故诉请王德海赔偿相关费用。但朱民幸提供的证据从其真实性及有效性上均不能证明长安养殖场的开办人系王德海以及王德海曾租用过其承包地,故其主张由王德海赔偿其相关费用的诉请没有有效证据证明,不应予以支持。综上,一审法院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上诉人朱民幸承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王 浩代理审判员 赵红亮代理审判员 童 超二0一二年二月八日书 记 员 唐百寅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