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江阳民初字第1806号
裁判日期: 2012-02-20
公开日期: 2014-08-29
案件名称
杜光贵诉陈德明、王登英、张家胜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泸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杜光贵,陈德明,王登英,张家胜
案由
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九十七条
全文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1)江阳民初字第1806号原告杜光贵,男,汉族,1965年4月25日生,住泸州市江阳区茜草镇卫国村。委托代理人孟凡像,四川康乾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李文华,男,汉族,1970年7月7日生,住泸州市江阳区阳光路。被告陈德明,男,汉族,1951年4月2日生,住泸州市江阳区会津城垣巷。被告王登英,女,汉族,1954年11月30日生,住址同上。委托代理人陈茂琼,四川中豪律师事务所泸州分所律师被告张家胜,男,汉族,1955年12月1日生,住泸州市江阳区白招牌路**号。原告杜光贵诉被告陈德明、王登英、张家胜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0年8月1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杜光贵及其委托代理人孟凡像、李文华,被告陈德明、王登英及其委托代理人陈茂琼到庭参加诉讼,被告张家胜经本院依法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杜光贵诉称:被告陈德明与被告王登英系夫妻,二人于2005年以陈德明的名义向工商行政部门申领了营业执照,同被告张家胜共同经营位于泸州市江阳区新马路泸州市江阳区江沙燃气有限公司劲力联系点(以下简称劲力联系点),主要业务是石油液化气配送服务。2011年1月6日,三被告与原告签订转让协议,三被告将劲力联系点转让给原告经营。2011年1月14日,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石油液化气站(以下简称鱼塘液化气站)以配送点不可转让为由,停止向原告接手的劲力联系点供气并没收了部分液化气气瓶,致使原告停业。事情发生后,原告多次与鱼塘液化气站协商,均未得到解决。2011年3月21日,被告陈德明、王登英向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鱼塘液化气站继续履行协议,经法院判决认定经营石油液化气属特殊行业,客观上限制转让,故有权停止继续供气。现原、被告签订的转让合同已不能继续履行,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故请求法院依法判令:1、解除原、被告签订的转让协议;2、三被告返还原告转让费28000.00元并赔偿原告无法经营期间支付的门市租金、工人工资57700.00元。被告陈德明、王登英辩称:原告有石油液化气配送资质,原、被告签订转让协议并不是转让配送业务,而是转让的售后服务及客源。28000.00元转让费系被告交付给原告的摩托车、气瓶、自行车等物品的现有价值,且原告至今仍在向客户送气,其利益并未受到损失,应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张家胜未作答辩。经审理查明:被告陈德明于2005年6月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了泸州市江阳区江沙燃气有限公司劲力联系点,经营范围为瓶装液化气电话联系销售(不得存放)……。2008年8月26日,被告王登英与鱼塘液化气站下设的泸州市江沙液化气公司兴发“配送站”、泸州市环球液化气公司复兴“配送站”、泸州市江沙液化气公司诚信“配送站”、泸州市三联液化气公司华昌“供气站”共同签订了加盟配送石油液化气协议。协议约定:被告在上述“配送站”的储气点提气,然后根据销量按月返酬,合同期限至2011年8月25日止;凡自愿加盟配送者必须遵守“配送站”统一重量、指导价格、统一经营方式和实行货到付款的原则,若违反协议约定的内容,“配送站”有权终止协议,并停止支付红利。协议签订后,三被告共同经营液化气电话联系销售业务。2011年1月6日,原、被告签订转让协议,约定:一、被告以28000.00元的价格将位于泸州市江阳区新马路江沙燃气有限公司劲力联系点转让给原告;二、被告原有石油液化气瓶15kg约80个、5kg约80个归原告所有,用于送气的钱江牌(125型)摩托车一台、自行车两台、嘉陵电动车一辆交由原告使用……。同年3月,鱼塘液化气站在进行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被告已将联系点转让他人后,即停止供气,被告陈德明、王登英遂向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鱼塘液化气站恢复供气。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判决认定经营液化气业务必须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客观上限制转让,故鱼塘液化气站停止供气并未不当。另查明:原告杜光贵在受让三被告的劲力联系点时已取得电话联系销售液化气资质并在他处实际经营该业务。以上事实,有当事人陈述、《加盟配送石油液化气协议》、《转让协议》、(2011)龙马民初字第670号民事判决书、营业执照等证据在案佐证。本院认为:三被告与原告签订转让协议,将位于泸州市江阳区新马路江沙燃气有限公司劲力联系点转让于原告杜光贵,合同目的系将该联系点液化气电话联系销售业务转由原告继续经营。鱼塘液化气站发现被告将劲力联系点擅自转让后停止向其供气,并经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判决认定停止供气行为并未不当,原、被告合同目的已不能实现,故对原告要求解除与三被告签订的转让协议的请求,本院予以支持。关于三被告是否应当退还转让费及赔偿原告因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而受到损失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们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原、被告签订的转让协议解除后,双方因协议而取得的财产应当相互返还。原告对收取钱江牌(125型)摩托车一台、自行车两台、嘉陵电动车一辆无异议,但对液化气瓶数量有异议。原、被告在转让协议中载明15kg及5kg液化气瓶各约80个,实际移交数量约定不明,故本院依据原告自认的15kg液化气瓶72个、5kg液化气瓶70个进行处理。被告收取的转让费实际包含了其经营场所的区域优势、长期形成的客源优势以及交付给原告为开展经营活动所需的财物占有使用费,故本院酌情扣减3000.00元,由三被告退还原告转让费25000.00元。原告受让取得劲力联系点开展液化气电话联系销售业务,其房屋租金及工人工资系必然发生的费用,但在鱼塘液化气站向其停止供气后,原告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原告在受让劲力联系点之前已取得并经营液化气电话联系销售业务,对该业务客观上限制转让应当有一定认识,其对合同的解除也负有一定责任,故本院综合考虑,确定三被告支付原告因合同解除而受到的各项损失共计3000.00元。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九十七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陈德明、王登英、张家胜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退还原告杜光贵转让费25000.00元并赔偿原告损失3000.00元;二、原告杜光贵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退还被告陈德明、王登英、张家胜15kg液化气瓶72个、5kg液化气瓶70个、钱江牌(125型)摩托车一台、自行车两台、嘉陵电动车一辆;三、驳回原告杜光贵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案件受理费1943.00元,由三被告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四川省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员 范升山代理审判员 张朝亮代理审判员 陈永森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日书 记 员 陈春燕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