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绍越民初字第1318号
裁判日期: 2012-02-10
公开日期: 2014-06-20
案件名称
褚某、孙某甲与孙某乙、孙某丙等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绍兴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褚某,孙某甲,孙某乙,孙某丙,孙某丁,孙某戊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
全文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1)绍越民初字第1318号原告褚某。原告孙某甲。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代理)肖凌、胡丹凤。被告孙某乙。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代理)何金兔。被告孙某丙。被告孙某丁。被告孙某戊。原告褚某、孙某甲与被告孙某乙继承纠纷一案,本院于2011年3月2日立案受理。依法由代理审判员夏蓓蕾适用简易程序独任审判,于同年4月14日、5月10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后因案情复杂,依法转为普通程序,由审判员陈新辉担任审判长,代理审判员夏蓓蕾、人民陪审员陈美珍组成合议庭,于2011年9月22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后本院依法追加孙某丙、孙某丁、孙某戊为本案共同被告,并于2011年12月29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褚某及两原告委托代理人胡丹凤,被告孙某乙委托代理人何金兔到庭参加四次庭审。原告委托代理人肖凌到庭参加第一、二、三次庭审。被告孙某乙到庭参加第二、三、四次庭审。被告孙某丙、孙某丁、孙某戊到庭参加第四次庭审。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两原告诉称:两原告为母女关系,被告孙某乙与原告褚某为翁媳关系。××××年××月××日,原告褚某与被告孙某乙长子孙良鸿登记结婚,××××年××月××日生育一女即原告某。1998年12月13日,原告褚某与被告孙良鸿协议离婚,2001年3月双方复婚。2009年10月31日,孙良鸿因病去世。2010年3月29日,孙良鸿母亲冯阿霞去世。2008年7月,孙良鸿所有的位于四王庙2-407房屋拆迁,安置房为运河人家34幢202室。2009年期间,原告褚某与丈夫孙良鸿在银行存款共230000元,其中50000元在孙良鸿去世后由孙良鸿的妹妹孙琴芳从银行取出。孙良鸿生前有华泰证券的资金账户一个,现账户资金余额已被银行转取,并由被告孙某乙保管。现原告诉至法院,要求判令:一、在运河人家34幢202室安置用房、230000元银行存款及利息、从三方存管帐户取出的11×××00元现金(暂时以11×××00元计,最终以法院调取证据体现的金额为准)及利息等财产中,原告褚某依法继承安置用房1/5份额、28750元银行存款及利息、13750现金及利息;原告孙某甲依法继承安置用房1/4份额、34500元银行存款及利息、16500现金及利息(遗产总价值约443957元);二、原告褚某依法继承孙良鸿名下证券资金帐户中的资金余额9元、股票18.75股,原告孙某甲依法继承该帐户中的资金余额10.8元,股票22.5股;三、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被告孙某乙辩称:运河人家34幢202室系孙良鸿婚前财产,原告诉称的款项被告孙某乙并未占有,也不是被告领取。孙良鸿死亡后,孙良鸿母亲为操办其丧葬事宜花费50000元,该费用应在遗产中予以扣除。原告持有的180000元存单及原告从社保部门领取的27000元丧葬费应依法分割。被告孙某丙妻子从绍兴银行取出的50000元已用于丧葬事宜,不足部分由被告孙某乙垫付。对于冯阿霞享有的继承份额,请求法院判令归被告孙某乙享有。被告孙某丙、孙某丁辩称:运河人家34幢202室房屋系孙良鸿婚前财产。孙良鸿在购房时,被告孙某乙给了88000元,该款项应在遗产中扣除。原告主张分割由被告孙某丙妻子取出50000元已经由于孙良鸿丧葬事宜,孙良鸿医疗费及丧葬费共计花费了8万余元。被告孙某丙、孙某丁要求依法继承由冯阿霞享有的继承份额。被告孙某戊辩称:同意孙某丙答辩意见的基础上,补充说明:孙良鸿死前准备与原告褚某离婚,故将180000元存单及6000元现金交给褚某。孙良鸿生前在医院一直由被告孙某丁、孙某戊姐妹照顾。孙良鸿死亡后,被告方向原告褚某拿钱办理丧葬费,原告不理睬,故被告方取出了绍兴银行的50000元存款用于办理丧葬费,另被告兄妹还拿出了3万余元。工商银行取出的11×××00元是被告孙某戊陪着母亲冯阿霞取出的,款项由冯阿霞保管,因冯阿霞不会写字,所以其中2009年11月6日取出的45000元及11月7日取出的10000元由被告孙某戊代签。对于冯阿霞享有的继承份额,被告孙某戊要求依法继承。原告为证明自己的主张,向本院提供如下证据:证据1、户口本1份、结婚证1份、结婚登记申请书1份,要求证明原告褚某与孙良鸿系夫妻关系,孙某甲系双方婚生子女。四被告无异议。证据2、户籍查询档案证明3份,要求证明孙良鸿与被告孙某乙系父子关系,孙良鸿于2009年10月31日死亡,孙良鸿母亲冯阿霞于2010年3月29日死亡的事实。四被告无异议。证据3、产权调换协议1份,要求证明四王庙2-407房屋拆迁所得运河人家34幢202室房屋系孙良鸿与两原告的家庭财产。四被告对证据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运河人家34幢202室房屋系孙良鸿婚前个人财产。证据4、绍兴市商业银行定期存单4份、中国工商银行储蓄存单1份,要求证明原告与被告孙良鸿享有共同财产18万元,其中9万元属原告褚某所有,另9万元属于孙良鸿遗产。四被告对真实性无异议,被告孙某乙要求对该存款依法分割;被告孙某丙认为孙良鸿死前准备与褚某离婚,给了褚某186000元,该款项没有包括上述证据中;被告孙某丁、孙某戊认为该18万元存单系孙良鸿生前准备与褚某协议离婚给褚某的,还有6000元现金。证据5、原告申请法院向绍兴银行调取的孙良鸿存单复印件1份及支取记录1份,原告申请法院向中国工商银行调取的孙良鸿账户交易明细1份、个人业务凭证4份,要求证明上述财产由其中某些被告取出,该财产属于原告与孙良鸿夫妻共同财产,其中一半属于孙良鸿遗产。被告孙某乙对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该款项不是其提取;被告孙某丙对真实性无异议,绍兴银行的5万元存款是孙某丙妻子陪其母亲冯阿霞提取的,该款项已经用于丧葬事宜;被告孙某丁、孙某戊对真实性无异议,认为绍兴银行的5万元已经用于办理丧葬事宜;工商银行中2009年11月6日、11月7日取出的55000元系孙某戊代签,该款项由冯阿霞保管。证据6、原告申请法院调取的证券账户交割单1份,要求证明孙良鸿名下证券账户尚存的资金情况。四被告无异议。被告孙某乙为证明自己的主张,向本院提供如下证据:被告申请本院调取的购房合同1份,收款收据2份,要求证明四王庙2-407号房屋系1998年12月4日由被告孙某乙出资88000元购买。原告对真实性无异议,但对证明内容有异议,认为该房屋原告褚某与孙良鸿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被告孙某丙、孙某丁、孙某戊无异议。被告孙某丙、孙某丁、孙某戊未提供证据。本院认为原、被告提供的上述证据,符合证据三性,可以作为本案定案依据。原告于2012年1月21日向法院提出笔迹鉴定申请,因法庭辩论已经终结,且原告在庭审时明确对被告不承认由其提取的款项将通过其他法律途径解决,故本院对原告该申请不予准许。结合上述依法确认的证据及原、被告庭审陈述,本院对本案事实作如下认定:被继承人孙良鸿之父亲孙某乙与母亲冯阿霞共生育孙良鸿、孙某丙、孙某丁、孙某戊共四子女。××××年××月××日,被继承人孙良鸿与原告褚某登记结婚,××××年××月××日生育一女,即原告某。1998年12月13日,孙良鸿与原告褚某协议离婚;约定孙良鸿居住的四王庙前炼染厂宿舍2幢402室住房权属孙良鸿,因购买该宿舍双方向各自父母借款由各自归还。2001年3月26日,孙良鸿与褚某复婚。2009年10月31日,孙良鸿因病死亡。2010年3月29日,孙良鸿母亲冯阿霞死亡。现可查明尚在孙良鸿名下财产:存放于绍兴银行存款170000元、存于中国工商银行10000元,存于华泰证券新湖中宝股票180股。另可查明,2008年7月30日,孙良鸿与绍兴市迎恩门工程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建设办公室)签订房屋拆迁产权调换协议一份,孙良鸿同意将座落于四王庙2-407房屋,交给建设办公室拆除。建设办公室补偿给孙良鸿房屋的货币补偿金额221654元,附属物及装修补偿金额14763元,住宅搬迁补助费1200元,合计237617元。建设办公室将座落于运河人家34幢202室的房屋作为安置用房,该房屋为期房。期房建筑面积为88.01平方米,价款总额378395元。被拆房屋与安置房屋差价款156741元由孙良鸿于2010年7月31日前支付给建设办公室,该差价至今尚未实际缴纳。本院认为,本院争议焦点有两点:一、如何确定孙良鸿可分配遗产;二、遗产应如何分配。对于争议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本案中,现可查明尚在被继承人孙良鸿名下的存款180000元及股票,属孙良鸿与原告褚某夫妻共同财产,故应先将该财产中一半分出为原告褚某所有,剩余存款90000元及新湖中宝股票90股为孙良鸿的遗产。原告主张由被告孙某丙之妻取出的50000元应列入遗产范围,本院认为根据庭审调查,被继承人死亡前居住于被告处,由被告负责照料,被告辩称该款项用于被继承人丧葬事宜,符合情理,本院对该抗辩予以采纳。因该款项已经实际支出,故不再作为遗产予以分割。被告主张原告从社保部门领取的27000余元应作为遗产,原告辩称已经用于丧葬事宜,本院认为原告参与孙良鸿丧葬事宜处理支付费用亦属合理,故对原告该辩称,本院予以采纳。因该款项已经实际支出,故亦不再作为遗产予以分割。被告辩称,孙鸿良购买四王庙房屋时,被告孙永潮其出资88000元,要求该款项在孙良鸿遗产中予以扣除,但未提供证据证明该债务实际存在,故本院对该抗辩不予采纳。原告主张分割孙良鸿死亡后从中国工商银行取出的11×××00元现金,四被告均否认领取并保管该款项,因现有证据无法确认该款项是否尚实际存在并由被告保管,原告亦在庭审中表明将通过其他法律途径主张,故本案中不予处理,原告可待查明财产后再行主张。原告主张分割安置房及相关款项,因安置房属于期房,房屋尚未建成交付,差价也未实际缴纳,故本院认为孙良鸿与绍兴市迎恩门工程建设办公室签订的拆迁安置协议尚未实际履行完毕,该房屋尚不能确认是否属于孙良鸿合法遗产,本案中不宜一并处理。对于争议二、遗产应如何分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本案中,孙良鸿死亡时,其第一顺序继承人为:原告褚某、孙某甲、被告孙永潮及冯阿霞,四人各可享有孙良鸿遗产四分一的继承权。因冯阿霞于本案诉讼前死亡,故其可享有的继承份额由冯阿霞第一顺序继承人被告孙某乙、孙某丙、孙某戊、孙某丁及原告孙某甲平等继承。由此原告褚某可享有遗产的四分之一;原告孙某甲可享有孙良鸿遗产的十分之三;被告孙某乙可享有孙良鸿遗产的十分之三;被告孙某丙、孙某戊、孙某丁各享有孙良鸿遗产的二十分之一。因上述财产主要由原告方保管,为便于履行,可确定上述遗产归两原告所有,由两原告支付折价款给四被告。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二十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继承人孙良鸿名下遗产绍兴银行存款85000元、中国工商银行存款5000元及新湖中宝股票90股归原告褚某及孙某甲所有,两原告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支付给被告孙某乙折价款27104元,支付给被告孙某丙、孙某戊、孙某丁折价款各4517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履行完毕。二、驳回原告褚某、孙某甲的其他诉讼请求。本案案件受理费3920,由原告褚某负担980元,原告孙某甲负担1176元,被告孙某乙负担1176元,被告孙某丙、孙某戊、孙某丁各负担196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履行完毕。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在递交上诉状之日起7日内先预缴上诉案件受理费10元。逾期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审 判 长 陈新辉代理审判员 夏蓓蕾人民陪审员 陈美珍二〇一二年二月十日书 记 员 沈 敏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