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1)浙金刑二终字第159号

裁判日期: 2011-08-17

公开日期: 2014-06-19

案件名称

江洲良合同诈骗罪,江洲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浙江省金华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江洲良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第一百八十九条

全文

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1)浙金刑二终字第159号原公诉机关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江洲良,家住浙江省兰溪市水亭畲族乡垂江村垂江***号因本案于2010年7月17日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14日被逮捕。现押在义乌市看守所。义乌市人民法院审理义乌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江洲良犯合同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于2011年6月17日作出(2011)金义刑初字第503号刑事判决。被告人江洲良不服,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金华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许达出庭履行职务,被告人江洲良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一、合同诈骗罪1、、2008年9月26日,被告人江洲良从义乌市森驰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租得浙G×××××本田雅阁轿车一辆。后被告人江洲良谎称该车是其朋友的,朋友委托其将该车出售,并将该车以16.8万元的价格卖给“老吴信息部”的吴某甲和沈某,后因无法办理车辆过户手续,吴某甲、沈某要求被告人江洲良归还钱款,被告人江洲良遂出具了从吴某甲处借款17.5万元(含7000元利息)的借条一张。经义乌市涉案物品价格认证中心鉴定,浙G×××××雅阁HG7241A轿车价值人民币24.2万元。现该车已被追回并发还车主王某。2、、2008年10月6日,被告人江洲良从义乌市森驰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租得浙G×××××奥迪轿车一辆。同年11月份,被告人江洲良称帮温州本田车车主“阿军”向吴某乙借款,并同意先将该本田车过户给吴某乙,向吴某乙共借款12万元。后因该本田车一时无法办理过户手续,被告人江洲良遂将租来的浙G×××××奥迪轿车交由吴某乙使用。后被告人江洲良打电话给金某、吴某乙,谎称愿意将GZD233奥迪轿车过户给吴某乙,欲向吴某乙再借20万元,吴某乙未答应。经义乌市涉案物品价格认证中心鉴定,浙G×××××奥迪轿车价值人民币26.5万元。现该车已被追回并发还车主龚某。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2007年以来,被告人江洲良以开办公司、资金周转不开、发工人工资为由,以2分至4分不等的月息,向朱某甲、汪某等10余人非法吸收资金243万余元,用于修理厂经营、应酬交际、支付利息。经查明利息已支付39600元,本金已归还26000元,其余借款无法归还。2008年12月10日被告人江洲良离开义乌,无法联系。具体事实如下:1、2007年5月份,被告人江洲良分两次以月息2分向被害人朱丽某得人民币4万元,已归还人民币1.4万元,剩余款项至今未还。2、2007年10月份,被告人江洲良通过钱毅,以月息3分向被害人毛林某得人民币2万元。2008年3月6日,2008年3月10日,被告人江洲良又以月息4分分两次向被害人毛林某得人民币11万元,后仅支付利息5000余元,13万元本金未归还。3、2007年12月份、2008年3月份,被告人江洲良分两次以月息4分向被害人汪曙某得人民币6万元,后仅支付利息人民币2600余元,本金未归还。4、2008年2月21日,被告人江洲良以月息2分向童某乙借款10万元,利息与本金均未归还。5、2008年4月份至2008年8月份底,被告人江洲良先后多次向被害人刘某乙夫妻借款人民币50余万元,至今未归还。6、2008年6月份、2008年9月份,被告人江洲良分两次向被害人朱国某得人民币15万元,已归还人民币1.2万元,剩余13.8万元人民币未归还。7、2008年6月19日,被告人江洲良向被害人何巧某得人民币5万元,至今未归还。8、2008年7月1日,被告人江洲良通过刘某乙介绍,以月息4分向被害人吴远某得人民币40万元,后仅支付利息人民币32000元,本金未归还。9、2008年7月18日,被告人江洲良以月息3分向被害人施文某得人民币10万元。2008年7月25日,被告人江洲良又向被害人施文某得人民币6万元,至今未支付利息,未归还本金。10、2008年10月20日,被告人江洲良向被害人柳旭某得人民币10万元,接着被告人江洲良又通过柳某介绍,向吴某己借得人民币15万元,25万元至今未归还。11、2008年10月份左右,被告人江洲良向被害人杨伎某得人民币5万元,至今未归还。12、2008年11月份,被告人江洲良通过郑某介绍,以月息4分向被害人张某甲得人民币40万元,至今未支付利息,未归还本金。13、2008年11月份,被告人江洲良以月息4分分两次向被害人刘某丙借款14万元,至今未支付利息、未归还本金。原判根据上述事实,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一款、第六十九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江洲良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二、追缴被告人江洲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所得人民币240.4万元返还给被害人朱某甲、毛某、汪某、童某乙、刘某乙、朱某乙、何某、吴某戊、施某、柳某、吴某己、杨某、张某乙、刘某丙。追缴不足部分,由被告人江洲良退赔给上述被害人。被告人江洲良上诉提出,一审判决认定的合同诈骗部分第二起事实属经济纠纷,不属于诈骗,其有立功表现,请二审予以从轻处罚。检察人员认为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正确,量刑适当,建议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经审理查明,原判认定的事实有被害人徐某的陈述,证人沈某、吴某甲、王某、刘某丙的证言,价格鉴定结论书,汽车租赁合同,借条,机动车行驶证复印件,扣押、发还物品清单,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证人龚某、吴某乙、金某的证言,收条,扣押、发还物品清单,被害人朱某甲、毛某、汪某、童某乙、刘某乙、朱某乙、何某、吴某戊、施某、柳某、吴某己、杨某、张某乙、刘某丙的陈述,证人郑某、童某甲、吴某丙、吴某丁的证言,借条,欠条、中国农业银行取款业务单,抓获经过,被告人江洲良的供述等证据证实。上述证据形式合法,内容客观,与本案具有关联,二审予以确认。二审还查明,在二审期间,义乌市公安局提供了义公功定字(2011)第06号《关于江洲良立功表现认定意见书》、江洲良写的检举信、被检举人肖本清、余胜的供述、案件线索查证传递函、情况说明、义乌市人民检察院对肖本清、余胜提起公诉的起诉书等证据材料,金华市人民检察院对上述材料进行了核实,并将上述材料作为证据在二审庭审中举证、质证。上述材料证实,被告人江洲良检举肖本清的犯罪行为,并经查证属实。二审庭审中,检察员还出示了由义乌市公安局出具的(2011)第188号《自首表现认定意见书》,该意见书证实,肖本清系主动向公安机关交待未被发现的犯罪事实,系自首。二审庭审中,被告人江洲良称其是监室内的组长,肖本清向其讲了自己的犯罪事实之后,其代肖本清写了交待材料,并答应肖本清将材料交给看守所民警。针对上诉理由,经查,1、被告人江洲良将租得的汽车用于向他人抵押借款或抵偿债务,后又逃离义乌,致使汽车出租人及车主无法与其联系,其行为符合合同诈骗的构成要件;2、被告人江洲良将肖本清的犯罪事实写成书面材料之后,答应肖本清将材料交给民警,义乌市公安局出具的材料既认为江洲良构成立功,又认为肖本清系自首,根据本案的证据材料,江洲良的行为不符合立功的构成要件。本院认为,被告人江洲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被告人江洲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被告人江洲良的上诉理由无事实和法律依据,二审不予采纳。检察人员的意见予以采纳。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于 江审 判 员  李 晔审 判 员  陈 欢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七日代书记员  叶红莉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