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1)甬象刑初字第238号

裁判日期: 2011-05-19

公开日期: 2016-10-18

案件名称

刘云刚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象山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象山县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刘云刚

案由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一款,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第二条,第三条第一款

全文

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1)甬象刑初字第238号公诉机关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刘云刚,男,1967年8月19日出生,汉族,出生地浙江省象山县,文化程度初中一年,无业,住象山县,现住象山县。因涉嫌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于2010年9月19日被宁波市公安局江东分局百丈路派出所抓获,次日被象山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0月26日被逮捕。辩护人盛增红,浙江昊大律师事务所律师。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检察院以象检刑诉[2011]186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刘云刚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于2011年3月31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于同日立案,依法组成合议庭,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审理方式,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在审理过程中,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检察院于2011年5月5日以需要补充侦查为由向本院建议延期审理,本院于同日决定延期审理一个月;2011年5月13日,浙江象山县人民检察院向本院建议恢复审理,本院于同日决定恢复审理本案。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员鲍燕舞、被告人刘云刚及其辩护人盛增红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经审理查明,2009年2月至2009年9月,王惠娟(已判刑)与被告人刘云刚为牟利,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公开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以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方式,通过组织月月会、半月会、日日会的形式向董某、陈某1、冯某、倪某等人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共计人民币923.9万元。期间,由王惠娟负责召集会员、主持标会,由被告人刘云刚协助王惠娟从事记账、收会钱及存取会钱。具体事实如下:一、王惠娟组织月月会1只,会期自2009年2月25日开始应至2010年6月25日结束,每月竞标一次,每股人民币3万元,共17股,至2009年9月倒会。该会至倒会时,王惠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共计人民币249万元。具体如下:王惠娟非法吸收董某会钱7次计人民币21万元,非法吸收陈某1会钱7次计人民币10.5万元(陈某1认0.5股),非法吸收冯某会钱7次计人民币21万元,非法吸收倪某会钱7次计人民币10.5万元(倪某认0.5股),非法吸收王某1会钱7次计人民币21万元,非法吸收陈某2会钱计人民币21万元,非法吸收杨某会钱7次计人民币21万元,非法吸收张某2会钱7次计人民币21万元,非法吸收吕某1会钱7次计人民币21万元,非法吸收吕某2会钱7次计人民币21万元,非法吸收戴某会钱7次计人民币21万元,非法吸收谢优琴(真名谢某1)会钱4次计人民币24万元(谢优琴认2股,至6月25日之后没有付过会钱和利息,6、7、8月会钱和利息由王惠娟支付),非法吸收谢某2会钱5次计人民币15万元(谢某27月退会)。吕某2、戴某、谢优琴在该会倒会前各标得一次。二、王惠娟组织半月会1只,会期自2009年4月29日(2009年农历四月初五)开始应至2010年2月3日(2009年农历十二月二十日)结束,每半个月竞标一次,每���人民币2万元,共20股,至2009年9月倒会。该会至倒会时,王惠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共计人民币252万元。具体如下:王惠娟非法吸收董某会钱9次计人民币18万元,非法吸收陈某1会钱9次计人民币9万元(陈某1认0.5股),非法吸收冯某会钱9次计人民币18万元,非法吸收倪某会钱9次计人民币9万元(倪某认0.5股),非法吸收张某1会钱9次计人民币18万元,非法吸收王某1会钱9次共计人民币18万元,非法吸收周某会钱9次计人民币9万元(周某认0.5股),非法吸收杨某会钱9次计人民币18万元,非法吸收张某2会钱9次计人民币18万元,非法吸收王某2会钱9次计人民币21万元(7月开始谢某2退会后的0.5股转让给王某2),非法吸收吕某1会钱9次计人民币36万元(“爱素”实为吕某1,即吕某1认2股),非法吸收吕某2会钱9次计人民币18万元,非法吸收戴某会钱9次计人民币18万元,非法��收屠某会钱9次计人民币18万元,非法吸收谢某2会钱6次计人民币6万元(谢某2认0.5股,7月份退会)。吕某2、戴某、屠某在该会倒会前各标得一次。三、王惠娟组织日日会6只,包括2009年8月12日会2只(持续26天)、8月19日会2只(持续19天)、8月26日会1只(持续12天)、8月31日会1只(持续7天),每股1000元。王惠娟通过上述日日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共计人民币422.9万元。具体如下:王惠娟非法吸收董某会钱计人民币40.8万元,董某在日日会中标得会钱人民币33万元;非法吸收冯某会钱计人民币25.6万元,冯某在日日会中标得会钱计人民币24万元;非法吸收倪某会钱计人民币40.3万元,倪某在日日会中标得会钱计人民币6万元;非法吸收张某1会钱计人民币32万元,张某1在日日会中标得会钱计人民币18万元;非法吸收王某1会钱计人民币58.1万元,王某1在日日会��标得会钱计人民币18万元;非法吸收周某会钱计人民币36.5万元,周某在日日会中标得会钱计人民币9万元;非法吸收章某会钱计人民币28.2万元;非法吸收杨某会钱计人民币36.5万元,杨某在日日会中标得会钱人民币6万元;非法吸收张某2会钱计人民币62.8万元,张某2在日日会中标得会钱计人民币21万元;非法吸收汤某会钱计人民币12.8万元,汤某在日日会中标得会钱计人民币3万元;非法吸收王某2会钱计人民币49.3万元。上述事实,被告人刘云刚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并有被害人董某、陈某1、冯某、倪某、张某1、王某1、周某、章某、陈某2、杨某、张某2、汤某、王某2、吕某1、吕某2、戴某、屠某、谢某1、谢某2的证言、同案人王惠娟的供述、会单、象山县农村信用联社存取款凭条、抓获经过、到案情况说明、刑事判决书、户籍证明等证据予以证实,足以��定。本院认为,被告人刘云刚与王惠娟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以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方式,公开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且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公诉机关和辩护人认为被告人刘云刚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是从犯,依法应当减轻处罚的意见,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采纳。被告人刘云刚能自愿认罪,可酌情从轻处罚。被告人刘云刚的违法所得应予以继续追缴,责令退赔各被害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第六十四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第二条第(十)项、第三条第二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刘��刚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0元;(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0年9月19日起至2012年3月18日止。罚金限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缴纳。)二、继续追缴被告人刘云刚的违法所得,责令退赔给各被害人。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直接向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陈海波人民陪审员  郑存祥人民陪审员  陆传凤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九日书 记 员  赖越超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