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浙嘉刑终字第5号
裁判日期: 2011-02-10
公开日期: 2014-06-18
案件名称
姚耀明、方某等敲诈勒索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浙江省嘉兴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刑事二审
当事人
姚耀明;沈某甲;方某;唐某;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检察院
案由
敲诈勒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
全文
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1)浙嘉刑终字第5号原公诉机关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姚耀明。因本案于2010年3月26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23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嘉兴市看守所。辩护人祝东。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沈某甲。因本案于2010年3月26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23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嘉兴市看守所。原审被告人方某。因本案于2010年3月26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23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嘉兴市看守所。原审被告人唐某。因本案于2010年3月26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23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嘉兴市看守所。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审理南湖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姚耀明、方某、沈某甲、唐某犯敲诈勒索罪一案,于2010年11月29日作出(2010)嘉南刑初字第304号刑事判决。被告人姚耀明、沈某甲不服,分别向本院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上诉人并听取辩护人的意见,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1、2010年3月,被告人姚耀明、方某、沈某甲、唐某经事先通谋,欲通过控制被害人吴某,以帮助吴某债权人向吴某强行索债为由,从中非法取财。3月20日晚,四被告人先后将被害人吴某强行带至本市南湖区大桥镇吕塘村一平房处、南湖区新07省道边绿色餐厅西面空地处,采用言语威胁、殴打等手段,逼迫吴某说出其债权人及欠债情况,四被告人与吴某的债权人取得联系,提出帮其讨债,在遭到拒绝后,被告人姚耀明等四人先后将被害人吴某强行带至浙江省桐乡市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客房部211房间、桐乡市金源宾馆302房间内进行看押,并以帮被害人吴某向其徒弟讨债为名,强行向被害人索要财物。至3月22日下午,被告人姚耀明等四人从被害人吴某处强行取得现金3000元。3月25日下午,被告人姚耀明向被害人吴某索取5000元,并与方某、沈某甲一起到被害人家取钱时被民警当场抓获。2、2010年1月某日,被告人姚耀明以多年前曾帮助过被害人徐某为由,采用言语威胁的手段,强行向被害人徐某索取现金5000元。3、2010年1月26日,被告人姚耀明以多年前曾帮助过被害人沈某乙为由,采用言语威胁的手段,强行向被害人沈某乙索取3000元现金。4、2010年2月某日,被告人姚耀明以多年前帮助过被害人苗某为由,采用言语威胁的手段,强行向被害人苗某索取2000元现金。案发后,被告人姚耀明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其他犯罪分子。原判认为,被告人姚耀明、方某、沈某甲、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言语威胁、殴打等手段强行索取他人财物,其中被告人姚耀明参与4起,索取现金18000元(其中5000元系未遂),数额巨大;被告人方某、沈某甲参与1起,索取现金8000元(其中5000元系未遂),数额较大;被告人唐某参与1起,索取现金3000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敲诈勒索罪。被告人姚耀明、方某、沈某甲部分犯罪未遂,依法从轻处罚。被告人姚耀明有立功情节,依法从轻处罚。被告人方某、沈某甲、唐某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可酌情从轻处罚。据此,原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三条、第六十八条之规定,判决:一、被告人姚耀明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二、被告人方某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三、被告人沈某甲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四、被告人唐某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姚耀明上诉辩解:其系向徐某、沈某乙、苗某借款,且未对上述人员使用任何威胁语言,原判认定其敲诈徐某、沈某乙、苗某的事实不当,请求二审查明事实,对其减轻处罚。其辩护人提出:原判认定姚耀明敲诈徐某的犯罪数额,不应包括杨某自愿出借的1000元;认定徐某敲诈沈某乙、苗某的证据不足。请求二审查明事实,公正判决。被告人沈某甲提出:2010年3月22日其离开桐乡市金源宾馆时就向姚耀明等人提出放走被害人吴某;同月25日,其是在被害人家的楼下才得知系向被害人索要5000元的情况;其未得到原判认定敲诈勒索既遂的3000元。请求二审给予公正判决。经审理查明,原判认定上诉人姚耀明、沈某甲,原审被告人方某、唐某等人单独或共同敲诈勒索的事实,有被害人吴某、徐某、沈某乙、苗某等人的陈述,证人肖某、范某、许某、杨某等人的证言,书证借条、住宿登记单,及被害人吴某的伤势照片等证据证实。上诉人姚耀明、沈某甲,原审被告人方某、唐某也均供认不讳,所供能相互印证,并与前述证据证明的情况相符。关于上诉人姚耀明、沈某甲及姚耀明的辩护人所提辩解和辩护意见。经查:⑴上诉人沈某甲对于其参与预谋、挟持并殴打被害人吴某等事实供认不讳,所供与同伙姚耀明、方某、唐某的供述相符。其辩解曾提出放走被害人吴某的说法,未得到同伙供述的印证,且其没有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故原判认定其犯敲诈勒索罪符合本案查明的事实及法律的规定。⑵上诉人姚耀明、沈某甲及原审被告人方某、唐某共同预谋,并共同挟持、殴打被害人吴某,故吴某被敲诈勒索的3000元,依法应认定为上述四人的共同犯罪所得。上诉人姚耀明得到3000元后未予分赃,并不影响对各行为人犯罪数额的认定。上诉人沈某甲辩解其未得到3000元,无实际意义。⑶上诉人沈某甲参与本案的预谋和敲诈勒索行为,后又与姚耀明、方某共同向被害人索要5000元。其辩解对这5000元事先不知情,请求二审不予认定的理由不足,本院不予采纳。⑷上诉人姚耀明敲诈勒索徐某、沈某乙、苗某的事实,有各被害人的陈述及多名证人证言的证实。上诉人姚耀明在侦查阶段也供述其因赌博、吸毒而缺钱,而以多年之前对各被害人有过帮助为由,分别向各被害人勒索的事实,所供与各被害人的陈述基本相符。故原判认定姚耀明敲诈勒索被害人徐某、沈某乙、苗某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辩护人所提原判认定姚耀明敲诈勒索被害人沈某乙、苗某的证据不足,不能成立。姚耀明上诉辩解其系借款,未使用威胁方式实施敲诈勒索,与查明的事实不符,也与其原供述不符,本院不予采信。⑸上诉人姚耀明敲诈勒索被害人徐某后所得系5000元,事实清楚。辩护人所提该节犯罪所得不应包括他人自愿为徐某垫付的1000元,不能成立,不予采纳。本院认为,上诉人姚耀明、沈某甲及原审被告人方某、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言语威胁、殴打等手段强行索取他人财物,其中被告人姚耀明参与4起,索取现金18000元,数额巨大;被告人方某、沈某甲参与1起,索取现金8000元,数额较大;被告人唐某参与1起,索取现金3000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敲诈勒索罪。被告人姚耀明、方某、沈某甲部分犯罪未遂,依法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被告人姚耀明有立功情节,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原判定罪及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上诉人姚耀明、沈某甲及姚耀明的辩护人对原判认定事实所提异议均与查明的事实不符,不予采信。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本页无正文)审判长 何国林审判员 袁敏玮审判员 胡永强二〇一一年二月十日书记员 张叶娟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