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1)深中法刑一终字第600号

裁判日期: 2011-06-30

公开日期: 2016-01-06

案件名称

陈某某、李某、施某某、唐某某、肖某某、余某某、周某某犯故意伤害罪一案刑事裁定书

法院

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广东省深圳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余某某,陈某某,施某某,周某某,李某,唐某某,肖某某

案由

故意伤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第一百八十九条

全文

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1)深中法刑一终字第600号原公诉机关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余某某,男。原审被告人陈某某,男。原审被告人施某某,男。原审被告人周某某,男。原审被告人李某,男。原审被告人唐某某,男。原审被告人肖某某,男。上诉人余某某及原审被告人施某某、李某、周某某因涉嫌故意伤害于2010年3月27日被羁押,同日被刑事拘留,4月29日被逮捕;原审被告人陈某某因涉嫌故意伤害于2010年3月25日被羁押,同日被刑事拘留,4月29日被逮捕。现均押于宝安区看守所。原审被告人唐某某、肖某某因涉嫌故意伤害于2010年3月27日被羁押,同日被刑事拘留,4月29日被逮捕,现均已被宝安区人民法院取保候审。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审理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陈某某、李某、施某某、唐某某、肖某某、余某某、周某某犯故意伤害罪一案,于2011年3月24日作出(2011)深宝法刑初字第364号刑事判决。宣判后,原审被告人余某某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2010年3月24日20时30分许,被告人施某某、周某某、肖某某、余某某、唐某某与马某、赖某某(后二人另案处理)等人来到观澜大水坑某某溜冰场玩耍,在玩耍过程中马某认为同在溜冰场玩耍的李X骚扰自己带来的女朋友董林梅,遂与李X发生纠纷并推搡李X。李X将此事讲给自己同在溜冰场玩耍的被害人莫某某、刘某某等人听后,莫某某、刘某某等人即上前纠缠马某,不让其离开,并让马某购买香烟赔礼道歉。余某某见状以为马某要挨打,便打电话给被告人陈某某,让其到现场解围。陈某某接到电话后随身携带一把匕首并致电被告人李某和周某某,让其随同自己一起到溜冰场处理纠纷。此三人汇合后在去溜冰场的路上遇见正从溜冰场返回的唐某某,陈某某便叫住唐某某让其随同三人一起返回现场。唐某某称对方很凶,没有刀自己不敢回去。于是陈某某便出钱与李某一起买了三把西瓜刀,放在李某推的自行车上,随后四人一起向溜冰场行进。此时余某某与对方李X等人因言语不合激化矛盾,被对方追打正逃离现场。因余某某与陈某某当天穿着类似,混乱中对方误认为陈某某是逃跑中的余某某、并发现陈某某裤袋中的匕首,陈某某等人便与对方发生打斗。期间陈某某、李某、施某某、唐某某、周某某持刀追赶对方,并在追赶对方人员进出一超市时砍伤对方三人。当附近治安人员闻讯赶到时,陈某某将自己持有的一把带血迹的西瓜刀交给肖某某帮助藏匿,李某则把一把西瓜刀交给施某某帮助藏匿。双方在斗殴过程中李甲、刘某某、莫某某被砍伤,经鉴定,李甲伤情为重伤(十级伤残)、莫某某、刘某某均为轻微伤。2010年3月25日0时许,被告人陈某某在大水坑某某溜冰场附近被抓获归案。3月27日,李某、唐某某、施某某、肖某某、余某某、周某某共六人在公司主管尚振华带领下到派出所投案自首。原审还查明,在原审审理期间,被告人陈某某、李某、余某某家属总共代为赔偿被害人李甲人民币33000元,双方均达成和解,李甲向原审出具谅解书,请求原审对陈某某、李某、余某某减轻或从轻处罚。原审认定上述事实,有经原审当庭质证之下列证据证明:1、被告人陈某某、李某、唐某某、肖某某、余某某、周某某的供述及辨认笔录,被告人施某某的供述。2、被害人李甲、刘某某、莫某某的陈述及辨认笔录。3、证人马某、赖某某、程某、折某某、何某某、李X、董某某、尚某某、王某某的证言。4、物证、书证:扣押物品清单,提取笔录,通话记录,抓获经过,作案工具照片及辨认,被告人身份信息材料,情况说明、谅解书、和解协议、收款收条。5、现场勘查笔录及照片。6、鉴定结论:经鉴定被害人李甲所受损伤为重伤(十级伤残),莫某某、刘某某为轻微伤。原判认为,被告人陈某某、李某、施某某、唐某某、肖某某、余某某、周某某结伙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致一人重伤二人轻微伤,其行为均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公诉机关控罪成立,予以支持。被告人陈某某、李某、施某某、周某某系故意伤害行为的主要和积极实施者,在共同故意伤害犯罪中应认定为主犯;被告人余某某明知到现场有打架的可能性,仍打电话纠集陈某某,让其带人到现场处理纠纷,是造成本案发生的直接责任者和组织者,应认定为主犯;被告人唐某某、肖某某在共同故意伤害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应认定为从犯,依法应当减轻处罚。被告人李某、唐某某、施某某、肖某某、余某某、周某某共六人案发后在公司主管尚某某带领下到派出所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均可以减轻处罚。被告人陈某某、李某、余某某家属积极赔偿,均与被害人李甲达成和解,李甲出具谅解书,请求对陈某某、李某、余某某减轻或从轻处罚,此情节可酌情对陈某某、李某、余某某从轻处罚。被害方主动挑衅且带有凶器,对本案的发生存在重大过错,此情节均可酌情对被告人陈某某、李某、施某某、唐某某、肖某某、余某某、周某某从轻处罚。原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六十七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陈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被告人李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被告人施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被告人唐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被告人肖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被告人余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被告人周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宣判后,原审被告人余某某上诉提出:(1)其给陈某某打电话是在马某和肖某某的示意下打的,其未让陈某某过来打架,未让陈某某买刀,按理属从犯;(2)其当时已向被害方诚恳道歉,对方却拿刀来砍;(3)事发后到公安机关报案自首;(4)其家属同被害人达成和解,已给予对方陪偿,得到对方谅解,且被害人李甲向法院出具了谅解书。恳请二审从轻量刑。经审理查明,原判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余某某、原审被告人陈某某、李某、施某某、唐某某、肖某某、周某某结伙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致一人重伤二人轻微伤,其行为均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原审被告人陈某某、李某、施某某、周某某系故意伤害行为的主要和积极实施者,系主犯;上诉人余某某打电话纠集他人,是造成本案发生的直接责任者和组织者,系主犯;原审被告人唐某某、肖某某在共同故意伤害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应认定为从犯,依法应当减轻处罚。上诉人余某某、原审被告人李某、唐某某、施某某、肖某某、周某某在案发后到派出所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均可以减轻处罚。上诉人余某某、原审被告人陈某某、李某、家属积极赔偿,均与被害人李甲达成和解,李甲出具谅解书,请求原审对陈某某、李某、余某某减轻或从轻处罚,此情节可酌情对陈某某、李某、余某某从轻处罚。被害方主动挑衅且带有凶器,对本案的发生存在重大过错,此情节均可酌情对上诉人余某某、原审被告人陈某某、李某、施某某、唐某某、肖某某、周某某从轻处罚。对于上诉人余某某上诉称其属从犯的上诉意见,经查,上诉人余某某打电话叫陈某某带几个人去冲突现场,其纠集行为造成了冲突的升级,上诉人余某某系本案发生的直接责任者和组织者,应认定为共同故意伤害犯罪的主犯,故其属从犯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上诉人余某某上诉所提被害人有过错及其自首情节,其家属已给予被害人赔偿并已得到被害人李甲谅解,请求从轻量刑等意见,经查,原审判决已认定被害人有过错以及上诉人家属赔偿得到被害人谅解等事实,并已对其从轻处罚,原审判决亦认定上诉人系自首并对其减轻处罚,上诉人再以此请求从轻处罚的上诉意见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 王 欣 美审判员 杨 爱 云审判员 周 祖 文二〇一一年六月三十日书记员 李磊(兼)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