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汴民终字第134号
裁判日期: 2010-03-31
公开日期: 2015-12-28
案件名称
张业伟、王艺秀等与尉氏县大桥乡大李庄村第五村民组、尉氏县大桥乡大李庄村民委员会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河南省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河南省开封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尉氏县大桥乡大李庄村第五村民组,尉氏县大桥乡大李庄村民委员会,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
案由
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07年)》: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
全文
河南省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0)汴民终字第134号上诉人(一审被告)尉氏县大桥乡大李庄村第五村民组。负责人梁卫红,任组长。委托代理人郭书运,尉氏县“148”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代理权限:一般代理。上诉人(一审被告)尉氏县大桥乡大李庄村民委员会。法定代表人李建立,任村主任。委托代理人梁建伟,系大桥乡大李庄村第五村民组会计。代理权限:特别授权。被上诉人(一审原告)张业伟,被上诉人(一审原告)王艺秀,被上诉人(一审原告)张亚昕,法定代理人张业伟,系张亚昕之父。被上诉人(一审原告)张坤鹏。法定代理人张业伟,系张坤鹏之父。被上诉人之委托代理人何红旗,河南典策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特别授权。被上诉人之委托代理人刘三喜,尉氏县城关镇清真寺阿訇,代理权限:特别授权。上诉人尉氏县大桥乡大李庄村第五村民组(以下简称大李庄村五组)、尉氏县大桥乡大李庄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大李庄村委会)与被上诉人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侵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一案,一审原告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于2009年10月6日向尉氏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1、依法判令大李庄村五组、大李庄村委会以每人9分耕地的标准给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发包耕地,并赔偿五年间土地收益损失21600元;2、依法判令大李庄村五组、大李庄村委会补发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村民福利款共计3200元;3、诉讼费用由大李庄村五组、大李庄村委会承担。尉氏县人民法院于2009年11月9日作出(2009)尉民初字第3153号民事判决。上诉人大李庄村五组、大李庄村委会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大李庄村五组负责人梁卫红及委托代理人郭书运、大李庄村委会的委托代理人郭书运、梁建伟、被上诉人张业伟、王艺秀及委托代理人何红旗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张业伟原籍河南省商水县张明乡周济铺村人,1993年12月8日,张业伟与尉氏县大李庄村民梁黑签订一份遗赠抚养协议,大李庄村委会在该协议上签章,该协议约定由张业伟承担起该村村民梁黑夫妇生养死葬义务,梁黑夫妇死后遗产归张业伟所有,责任田及宅基地由张业伟使用。2006年后秋梁黑夫妇相继去世。此期间张业伟与王艺秀结婚,先后生育子女张亚昕、张坤鹏。2004年4月8日,张业伟与大李庄村五组签订协议,约定:大李庄村五组同意张业伟将全家四口人的户口迁往该组,但不能参加该组的土地及一切分配利益。同年4月12日,在大李庄村五组、大李庄村委会的同意下,张业伟将本人及子女户口从商水县原籍迁到大李庄村五组,其后王艺秀也将本人的户口迁往该组生活至今,大李庄村五组、大李庄村委会未向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发包土地,未发放福利款。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撤回要求大李庄村五组、大李庄村委会给付土地收益及福利款的诉讼请求。以上事实有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四人户口本、村民梁黑与张业伟签订的遗赠抚养协议、大李庄村五组与张业伟签订的协议书在卷予以佐证。一审法院认为: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权益受法律保护,集体经济组织不得侵犯和剥夺。本案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户口属大李庄村五组,即具备了形式意义上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法律要件,且履行了对村民梁黑的长期抚养义务以及十余年的居住事实,已与村组成员形成了固定的生产生活关系,符合该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事实要件,故对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系大桥乡大李庄村集体组织成员身份,予以认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一项基本权利,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作为大李庄村集体组织成员,其权利应依法享有,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要求承包村集体经济组织耕地,予以支持。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要求每人9分为标准承包耕地,其具体标准应尊重该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变化的客观事实,本案只对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应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予以保护并确认,但对其具体承包标准以其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包时予以确定。诉讼中,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撤回土地收益及福利款的诉讼请求,是对其权利的处分,并不违反法律规定,予以认可。庭审中证人梁某、梁建伟的证明事实,无法律依据,对大李庄村五组、大李庄村委会主张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不是村集体组织成员的理由,不予支持;大李庄村五组、大李庄村委会辩称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起诉违反前置程序,本案审理的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的诉请与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所规定情况并不尽相同,故对大李庄村五组、大李庄村委会的辩称不予支持;大李庄村五组、大李庄村委会抗辩2004年4月8日协议内容应视为张业伟对其权利的放弃,综合该协议签订时的具体情况,可以认定该协议中张业伟放弃土地及其他分配利益的条款并非张业伟真实意思表示,且该协议有违法律规定,其协议中关于张业伟放弃土地权益的部分应属无效,故对大李庄村五组、大李庄村委会该抗辩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条之规定,一审法院判决:一、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对大桥乡大李庄村第五村民组的耕地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二、驳回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50元,由大桥乡大李庄村第五村民组负担。宣判后,大李庄村五组、大李庄村委会不服,上诉称:1、一审判决程序违法。该案应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规定,一审法院受理此案违反前置程序;2、2004年4月8日张业伟与大李庄村五组签订的《协议书》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该协议合法有效。一审判决认定该协议中关于张业伟放弃土地权益的部分应属无效是错误的;3、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不是大李庄村五组真正意义上的集体经济成员,不享受土地及其它利益的分配待遇,其诉讼请求应当驳回。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辩称:1、依据法律规定,对于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均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一审判决程序合法;2、2004年4月8日双方所签协议书违背了张业伟的真实意思表示,且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定,属无效条款;3、张业伟在大李庄村生活十几年,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具备形式上及实质上的村集体组织成员身份。且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的户口迁出后,已不再享有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及相应权益。一审判决正确,应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经审理查明事实与一审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一致。本院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户口迁至大李庄村五组后,即具备了形式意义上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法律要件,且张业伟履行了对村民梁黑的长期抚养义务以及十余年的居住事实,符合该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事实要件,故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系大桥乡大李庄村集体组织成员。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作为大李庄村集体组织成员,依法应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大李庄村五组、大李庄村委会称2004年4月8日张业伟与大李庄村五组签订的《协议书》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该协议合法有效。一审判决认定该协议中关于张业伟放弃土地权益的部分应属无效是错误的。因该协议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一审判决认定该协议中关于张业伟不参加本组分配土地权益的部分无效正确。大李庄村五组、大李庄村委会称一审法院受理此案违反前置程序,本案审理的张业伟、王艺秀、张亚昕、张坤鹏的诉请与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所规定情况并不相同,故对大李庄村五组、大李庄村委会的上诉理由不予支持。一审判决并无不当,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大桥乡大李庄村第五村民组承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李莎莎审判员 程贤辉审判员 张 洁二〇一〇年三月三十一日书记员 翟晓培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