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09)嘉平民初字第612号

裁判日期: 2010-03-22

公开日期: 2016-07-01

案件名称

徐某某、顾甲等与平湖市××人××院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平湖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平湖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徐某某,顾甲,徐某某、顾甲为与被告平湖市××人××院医疗损,平湖市××人××院

案由

侵权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07年)》:第六十四条第一款

全文

浙江省平湖市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09)嘉平民初字第612号原告:徐某某。原告:顾甲。上述两原告的委托代理人:赵某某。被告:平湖市××人××院。住所地:平湖市××街道县后底××号。法定代表人:陈某某。委托代理人:倪某某。原告徐某某、顾甲为与被告平湖市××人××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于2009年3月17日向本院起诉,本院于同日受理,依法由审判员张慧独任审判。在诉讼中,本院根据被告的申请于2009年4月7日决定对被告的医疗行为是属医疗事故进行司某某定,应原告的申请于2009年11月12日决定对被告的医疗行为是属医疗过错进行���定。2010年3月4日本案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徐某某、顾甲及两原告的委托代理人赵某某,被告平湖市××人××院的委托代理人倪某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徐某某、顾甲诉称,两原告的儿子顾乙于2008年11月2日足月剖腹产出生,健康情况良好。2008年11月30日,因顾乙皮肤色黄,经被告的门诊医生诊断为胆红素偏高,应住院照射蓝光。同年12月1日上午,顾乙在被告的儿科住院治疗,经医生检查及生化报告,被告知“总胆红素偏高”,无其他异常。顾乙入院后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皮肤黄色渐退,但12月4日由于温箱温度异常,箱内温度仅在31度,箱外表上温度为34度,陪护顾乙的家属多次向被告的医务人员要求予以重视,后被告派技术科负责设备的人员对温箱作了维修,箱温有了相应提高。12月5日,顾乙有明显异常咳嗽,并经医生检查告知可能是急性支气管肺炎,但此时仍未引起医务人员重视,仅做了喷雾治疗。12月6日晚上,顾乙咳嗽越来越厉害,家属要求挂盐水,但未得到允许并推说明天再挂盐水,直到当晚11时才同意挂了盐水,但为时已晚。12月7日凌晨挂完盐水,顾乙的病情未好转,上午9时胸透片显示为支气管肺炎,可被告救治不力,仅挂盐水及雾化处理,顾乙哭闹不止,两原告向医务人员告急,医生才给顾乙接上氧气,下半夜顾乙病情更加严重,不肯吃奶。家属一致要求转石化金某医院治疗。12月8日,经家属再三要求,被告同意转院。出院前顾乙还接氧气,可当班医生竟拔掉氧气让顾乙上路。当天上午到了复旦大学附属金某医院,接诊医生经诊断告知顾乙重度缺氧,并说来得太迟了。当天主治医师诊断为:败血症、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代谢性酸中毒等。随即发出一次口头、一次重危病人通知单。经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金某医院的全力抢救,顾乙于2008年12月11日死亡。综上,由于被告的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致使顾乙成了重危病人,并死亡于重症肺炎,故原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民法通则》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起诉要求判令被告赔偿顾乙在平湖市××人××院的治疗费1405.80元、在上海金某医院的治疗费4516.50元,住院陪护费(2人*50元*11天)1100元、误工费(2人*80*10天/人��1600元、丧葬费14000元、死者父母精神损害抚慰金(2人*15158元/年人*6年)181896元、交通费450元,合计204968.30元。在庭审中,原告当庭变更诉讼请求为:判令被告赔偿平湖市××人××院治疗费1405.80元、上海金某医院治疗费4516.50元;住院陪护费1100元、误工费1600元、丧葬费14000元、死者父母精神损害抚慰金90948元、死亡赔偿金107502元、交通费450元,合计205922.30元。被告平湖市××人××院辩称,两原告之子顾乙因高胆红素血症到被告处入院治疗,入院后经检查有心脏杂音,经彩超证实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复旦大学附属金某医院也证实顾乙的该病情,而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本身就易发生急性肺炎及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原告诉状中��到箱内温度为31度、箱外表上温度为34度,但实际上在箱外的温度计测量的是箱内中心温度,在箱内壁的温度计测量的是箱壁的温度,治疗过程中主要控制的是箱的中心温度,被告的暖箱温度设定及操作符合诊疗规范,设备运转情况经设备科检查各系统运转正常,故并没有检修记录。对顾乙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执行医疗及操作的医护人员均具有国家规定的执业资格,医务人员为顾乙所作的诊治行为符合医疗诊疗规范,并无过错。综上,顾乙死亡与被告的诊疗行为无关,原告起诉无事实依据,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针对自己的主张,原告提供了下列证据:1、平湖市××人××院病历及出院小结各1份,证明顾乙病情确诊、治疗过程及被告同意转院的事实。2、复旦大学附属金某医院门诊病历1份、住院病史3页、重危病人通知单1份,证明原告转院时,被告拔掉氧气,致使顾乙到复旦大学附属金某医院时严重缺氧,最终死于重症肺炎3、顾乙的出生证明1份,证明顾乙出生足月,健康。4、复旦大学附属金某医院医嘱单7份、复旦大学附属金某医院报告单25份、复旦大学附属金某医院体温表1份,证明顾乙在复旦大学附属金某医院的治疗经过。5、复旦大学附属金某医院死亡小结及死亡证明书各1份、火化证明1份,证明顾乙死于重症肺炎,与先天性心脏病无关。6、医药费收据2份,证明顾乙在平湖市××人××院花费医疗费1406.8元,在复旦大学附属金某医院花费医疗费5248.3元。7、收据1份,证明原告将顾乙送往复旦大学附属金某医院治疗时花费车费450元。该费用是2008年12月1日上午从两原告家中到平湖市××人××院送顾乙到平湖市××人××院治疗、2008年12月8日从两原告家中到平湖市××人××院,再到复旦大学附属金某医院送顾乙抢救。由于某告所住的小区附近叫不到出租车,平湖市钟埭橡塑皮件厂有认识的人,所以打了电话叫他们的车来接送。被告的质证意见:对证据1、2、3、4、5的真实性均无异议,顾乙的确经平湖市××人××院诊断为肺炎,但对证据2的证明内容有异议,证据3中记载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是因为当时没有查出顾乙有先天性心脏病,顾乙在平湖市中医院出生,是在被告处住院治疗以后,经被告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对证���6的真实性无异议,与本案无关联性;对证据7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均有异议。针对自己的抗辩理由,被告提供了下列证据:1、嘉兴市医学会及华东政法大学司某某定中心的鉴定费发票各1份,证明被告预交嘉兴市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鉴定费2500元、华东政法大学司某某定中心进行医疗过错鉴定的鉴定费8000元。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当事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及卫技职称证书1套,证明为顾乙诊治的被告的医务人员都具有相应的资质,被告具有合法的行医资质。3、平湖市××人××院住院病案1套共35页,证明被告的诊治过程符合医疗规范。原告的质证意见:对证据1、2的真实性无异议;对证据3,真实性无异议,但记���不完整,凡是对被告不利的事情一律不记,保温箱经过原告方多次口述要求修复及后来设备科派人来维修都没有记录,2008年12月6日顾乙病情加重,原告要求挂盐水也没有记录,推迟到半夜里才开始挂盐水也没有记录,12月8日顾乙出院时,被告将氧气拔掉让顾乙上路,没有告知风险,这些也没有记录。本院出示应被告的申请,就被告对顾乙的医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进行鉴定等进行鉴定,由嘉兴市医学会出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1份,结论为本案例不属于医疗事故。原告的质证意见:医疗技术事故鉴定与原告的主张无关联,原告起诉只是追究被告的医疗过错责任,并不是追究被告的医疗技术责任。该鉴定书分析意见第3条记录认为先天性心脏病导致���情进展迅速致死亡,第4条将先天性心脏病作为基础病情,该陈述与复旦大学附属金某医院的死亡结论相矛盾,金某医院认为死于重症肺炎,与先天性心脏病无关。被告的质证意见:无异议。本院出示应原告申请,就被告对顾乙的医疗行为是否有医疗过错进行鉴定,由华东政法大学司某某定中心出具的司某某定意见书1份,结论为平湖市××人××院对顾乙诊治未发现明显过错。原告的质证意见:真实性无异议,但该鉴定报告没有查清事实,乱下结论,理由是1、该报告分析说明某认为保暖箱失灵不属于司某某定范围,这是错误的;2、医方的4条陈述与患方的4条陈述是针锋相对的,在分析时只字未提,从患儿起病到死亡均没有查清就乱下结论;3��该报告书结论为无明显过错,但是明显过错与不明显过错并没有标准。被告的质证意见:无异议。本院的认证意见:一、对于某告提供的证据:对于证据1、2、3、4、5、6的真实性,本院予以认定;证据7,不能确定与本案的关联性,本院不予认定。二、对于被告提供的证据1、2、3的真实性,本院均予以认定。三、嘉兴市医学会出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及华东政法大学司某某定中心出具的司某某定意见书,其鉴定的程序合法,所依据的病历等材料经过原、被告的质证,均确认无异议,同时该鉴定意见结合原、被告所作的陈述进行了分析及认定,同时对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原告虽提出异议,但未在收到鉴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故本院对于上述两份鉴定书均予以认定。经审理,本院认定的事实如下:顾乙于2008年11月2日出生,系原告徐某某、顾甲之子。2008年12月1日,顾乙因皮肤黄染在被告平湖市××人××院住院治疗,被告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并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同年12月2日,顾乙被查出房间隔缺损,并告知家属。同年12月5日,顾乙出现咳嗽,被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同年12月7日,顾乙被诊断为急性支气管肺炎。同年12月8日,顾乙被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房间隔缺损、急性支气管肺炎,并同意转上级医院进行治疗。同日,顾乙经家属用自备车接送,转入复旦大学附属金某医院治疗,入院初步诊断为: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代谢性酸中毒、败血症、腹��病、先天性心脏病。同年12月11日,顾乙因抢救无效死亡,死亡诊断:重症肺炎、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顾乙死亡后,由于家属不同意,未进行尸检。复旦大学附属金某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某记载:死亡原因为重症肺炎及败血症,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为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应被告的申请,本院委托嘉兴市医学会对被告的医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等进行鉴定,该鉴定部门出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中鉴定分析意见为:住院期间被告诊断基本明确,诊治经过未违反医疗常规;患儿系新生儿,表现为黄疸,且有先天性心脏病,故使病情进展迅速导致死亡不良后果;入院时医方对患儿黄疸病因检查不够全面,对“先天性心脏病基础上患肺炎”的病情告知不足,但与患儿死亡无因果关系。结论为:本案例不属于医疗事故。应原告的申请,本院委托华东政法大学司某某定中心对被告的医疗行为是否存在医疗过错进行鉴定,该鉴定部门出具的司某某定意见书中鉴定分析意见为:就现有资料,未发现被告平湖市××人××院对顾乙诊治存在明显过错;顾乙的家属提出被告平湖市××人××院的保温箱内外温度差异问题,不属鉴定范畴,需质量技术部门鉴定。结论为:被告平湖市××人××院对被鉴定人诊治未发现明显过错。两原告认为被告的医疗行为存在以下过错:1、顾乙做蓝光照射的保温箱失灵,致顾乙受凉后得肺炎;2、顾乙得肺炎后被告仅作喷雾治疗,被告的医务人员不肯为顾乙挂盐水,导致病情加重;3、顾乙出院时,被告的医务人员将顾乙的氧气拔掉,并未告知风险,导致顾乙被送到金某医院时因严重缺氧神志不清。被告作了如下反驳意见:1、顾乙做蓝光照射的保温箱并没有失灵;2、对肺炎的处理在顾乙的病历中均有体现,医院是根据病情作出处理,而不是根据家属要求,处理方案在两次鉴定报告中都进行了鉴定,被告的医疗行为并无不当;3、顾乙的出院是根据家属的要求,但家属并未要求医院派救护车送,而是自己叫的自备车,虽没有被告向家属告知风险的记录,但当时肯定是告知的,在车辆上使用氧气瓶是是有相应规定的,只有专业的车辆才能配备氧气瓶,一般的民用车没有相应的设施,不能配备氧气瓶。本院认为,���告对顾乙的医疗行为,经嘉兴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为不属于医疗事故,原、被告在收到鉴定报告后,均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重新鉴定,故本院认定被告对顾乙的医疗行为不构成医疗事故。本案中,原、被告争议焦点是被告为顾乙的医疗行为是否存在医疗过错,被告是否应对原告的损失进行赔偿,对此本院认为:1、原告提出保温箱失灵,致使顾乙受凉得肺炎,但原告未提供证据证实保温箱失灵的事实及顾乙的损害与保温箱失灵有因果关系。2、对于顾乙得肺炎前后的诊疗措施是否得当,涉及医学的专门性问题,嘉兴市医学会出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及华东政法大学司某某定中心出具的司某某定意见书中均有分析说明,两次鉴定均认为被告��诊治未违反医疗常规,也不存在过错;入院时被告虽对顾乙的黄疸病因检查不够全面,对“先天性心脏病基础上患肺炎”病情告知不足,但与顾乙死亡无因果关系;顾乙系新生儿,表现为黄疸,且有先天性心脏病,故使病情进展迅速导致死亡不良后果。3、顾乙转院治疗时,顾乙的家属使用自备车接送顾乙,在路途上未使用氧气,被告虽无证据证实已尽了风险告知义务,但两原告并无证据证实被告的该行为与顾乙的死亡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综上,被告为原告的诊治并不属于医疗事故,也无证据证实由于被告的医疗行为过错致顾乙死亡的后果,故对于两原告要求被告承担赔偿责任的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对于被告因提出医疗事故鉴定支出的鉴定费,系被告因承担举证责任��支出的费用,应由被告承担。对于两原告提出医疗过错鉴定而支出的鉴定费,被告在本案中并不承担赔偿责任,故该鉴定费应由两原告承担。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百二十八之规定,判决如下:一、驳回原告徐某某、顾甲的诉讼请求;二、本案鉴定费10500元(已由被告预交),由原告徐某某、顾甲承担8000,由被告平湖市××人××院承担2500元,两原告应承担部分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直接支付给被告。案件受理费4374元,减半收取2187元,由原告徐某某、顾甲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次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判���生效后,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在判决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二年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审判员 张 慧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二日书记员 陆丽燕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