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浙甬民二终字第125号
裁判日期: 2010-03-18
公开日期: 2015-12-28
案件名称
王甲、岑某某等与宁波市××××交通有限公司、邢甲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浙江省宁波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宁波市××××交通有限公司,王甲,岑某某,俞某,王某,邢甲,韩某某,史某某,邢乙,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
案由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07年)》: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
全文
浙江省宁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0)浙甬民二终字第125号上诉人(原审被告):宁波市××××交通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省××鄞州区××号。法定代表人:徐甲。委托代理人:毛某某。委托代理人:徐乙。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王甲。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岑某某。被上诉人(原审原告):俞某。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王某。法定代理人:俞某。四被上诉人共同委托代理人:陈某某。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邢甲。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韩某某。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史某某。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邢乙。法定代理人:史某某。四被上诉人共同委托代理人:周某某。四被上诉人共同委托代理人:庞某某。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鄞州支公司。住所地:浙江省××鄞州区××号。代表人:谢某某。上诉人宁波市××××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交××)因与被上诉人王甲、岑某某、俞某、王某、邢甲、韩某某、史某某、邢乙、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鄞州支公司(以下简称保险××)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不服浙江省宁某市鄞州区人民法院2009年11月20日作出的(2009)甬鄞民初字第122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0年2月20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经审理认定:2009年1月18日13时47分许,顾某某驾驶原审被告公交××所有的浙b×××××号公交车从曙光新村驶向雅戈尔动物园,在由西往东通过金某某口过程中,与在金达路××××北行驶的邢丙驾驶的属原审被告史某某所有的鲁a×××××号小型普通客车相碰撞,造成邢丙、鲁a×××××号小型普通客车乘坐者张某某死亡,鲁a×××××号小型普通客车乘坐者邢丁、王乙、浙b×××××号公交车乘客盛某某等人受伤及两车损坏。王乙受伤后送宁某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急诊,并住院治疗,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广泛脑搓裂伤、原发性脑干挫伤等,于2009年2月12日死亡,花费医疗费126413元,其中原审原告支付77.2元,原审被告公交××支付40000元(余款未付)。经宁某市公安局鄞州分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邢丙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顾某某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王乙死亡后,原审原告俞某从交警大队领取原审被告公交××的预缴款20000元。另查明,肇事车辆浙b×××××号公交车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某制保险投保于原审被告保险××。王乙系被征地人员,另有一胞弟。原审原告王甲、岑某某、俞某、王某于2009年3月24日诉至原审法院,称:该事故造成四原审原告经济损失死亡赔偿金446140元(审理中调整为506080元)、丧葬费13524.5元(审理中调整为14389元)、医疗费126413.06元、被抚养人生活费244766元(审理中调整为281754元:原审原告王某:98274元,原审原告王甲及岑某某:183480元)、护理费4000元、护理用品385.2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625元(审理中变更为600元)、交通费45元、误工费250元、精神抚慰金50000元,合计983916.26元。请求判令原审被告公交××、史某某予以连带赔偿;原审被告邢乙、邢甲、韩某某、史某某在继承邢丙遗产的范围内对原审原告承担赔偿责任;原审被告保险××在保险责任范围对原审原告承担赔偿责任。原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交警部门根据现场勘查记录、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及有关检验、鉴定结论作出事故认定。邢丙饮酒驾驶机动车通过路口时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是导致事故的主要过错,应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顾某某驾驶机动车通过路口时疏忽大意未确保安全,是导致事故的另一方面过错,应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对原审原告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先由原审被告保险××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某制保险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因本交通事故另造成他人伤亡,故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某制保险应按比例赔偿。超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某制保险部分,因邢丙已死亡,故应由邢丙的法定继承人原审被告邢甲、韩某某、史某某、邢乙承担70%的赔偿责任,但应在继承邢丙的遗产范围内为限;原审被告史某某作为鲁a×××××号小型普通客车的所有人,应对超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某制保险部分70%的赔偿负连带责任;顾某某系执行职务,原审被告公交××应承担30%的赔偿责任,并对原审被告邢甲、韩某某、史某某、邢乙的赔偿责任互负连带责任。因王乙系被征地人员,原审原告按城镇居民标准主张死亡赔偿金,该院予以支持。原审原告王某按城镇居民标准主张被扶养人生活费,原审原告王甲、岑某某按农村居民标准主张被扶养人生活费,可予支持,但原审原告主张的被扶养人生活费年赔偿总额累计已超出上一年度消费性支出额。该院依法予以纠正。本起交通事故致王乙死亡,对原审原告精神造成严重伤害,故原审原告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应予支持。据此,原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三款、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二款、第十条的规定,作出如下判决:一、原审原告王甲、岑某某、俞某、王某因交通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死亡赔偿金506080元、丧葬费14389元、医疗费126413元、被抚养人生活费269940元、护理费4000元、护理用品385.2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600元、事故处理人员交通费45元、误工费250元、精神抚慰金50000元,合计972102.2元。该款由原审被告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鄞州支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某制保险限额范围内赔偿医疗费7425元,死亡赔偿金50855元,合计58280元,限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完毕;二、原审被告邢甲、韩某某、史某某、邢乙在继承邢丙的遗产范围内赔偿原审原告王甲、岑某某、俞某、王某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某制保险外经济损失913822.2元的70%计639675.5元,限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完毕;三、原审被告史某某对上述第二项全额赔偿承担连带责任;四、原审被告宁波市××××交通有限公司赔偿原审原告王甲、岑某某、俞某、王某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某制保险外经济损失913822.2元的30%计274146.7元,扣除已支付的60000元,尚应支付214146.7元,限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完毕;五、原审被告邢甲、韩某某、史某某、邢乙、宁波市××××交通有限公司对上述第二、四项的赔偿互负连带责任,原审被告邢甲、韩某某、史某某、邢乙以继承邢丙的遗产范围为限。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受理费13639元,减半收取6820元,由原审原告负担498元,原审被告邢甲、韩某某、史某某、邢乙负担4434元,原审被告宁波市××××交通有限公司负担1888元。宣判后,原审被告公交××不服,上诉至本院,称:1.原判认定死者王乙为被征地人员,死亡赔偿金按城镇居民标准赔偿依据不足。被上诉人提供的宁某市被征地人员申请就业登记证及鄞州区云某镇荻江村村民委员会、云某镇劳动和社会事务管理服务站、云某镇人民政府、鄞州区被征地人员就业服务咨询中心共同出具的证明,不能证明王乙系被征地人员,系失地农民。王乙生前并未离乡就业,未改变农村居民的身份,原审判决王乙的死亡赔偿金以城镇居民标准赔偿与事实和相关的法律规定不符。2.原判在原审原告未提供被扶养人王甲、岑某某既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证据的情况下,认定俩人为被扶养人,无事实和法律依据;被扶养人王某的户籍、居住地均为农村,故其生活费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错误,应按农村居民标准进行计算。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改判:1.原判对死者王乙的死亡赔偿金以城镇居民标准计算的506080元,应改判为以农村居民标准计算的229000元;2.原判对被扶养人王某的扶养费以城镇居民标准计算的98274元,应该改判为以农村居民标准计算的55044元,无证据证明王甲、岑某某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他们的扶养费不应列入赔偿范围。被上诉人王甲、岑某某、俞某、王某答辩称: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在原审庭审时,上诉人对被上诉人提供的所有证据没有异议,对本案的基本事实也无异议。现上诉人提出异议,不符合法律规定。被征地人员管理机构,并不是土地管理机构。就业登记证确实是王乙死亡后出具的,但王乙是被征地人员,多家单位可以证实其系失土农民。既然死者王乙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死亡赔偿金,那么也应该按照城镇居民标准计算被扶养人王某生活费。被上诉人王甲、岑某某都已60多岁,也没有任何生活来源,上诉人在一审时对此未提出异议,其扶养费应列入赔偿范围。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被上诉人邢甲、韩某某、史某某、邢乙答辩称:对原审判决没有异议。被上诉人保险××未作答辩。在二审审理期间,上诉人提供了宁某市鄞州区云某镇劳动和社会事务管理服务站出具的证明、云某镇荻江村村民委员会出具的证明各一份,欲证明王甲参加宁某市城镇职工(低标准)基本养老保险,并享受社保待遇。岑某某参加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已享受养老待遇。且王甲夫妇系60岁以上人员,享受村级上年龄待遇,每人每月享受80元。王甲、岑某某不属于本案的被扶养人,他们的扶养费不应列入赔偿范围。被上诉人王甲、岑某某、俞某、王某经质证,对证据的真实性没有异议,但认为鄞州区60岁以上的老人都有最低保障,其他收入来源是没有的。保险都是自己买的,几百元钱不能过生活,被扶养人王甲、岑某某的生活费,应列入赔偿范围。被上诉人邢甲、韩某某、史某某、邢乙经质证,同意被上诉人王甲、岑某某、俞某、王某的质证意见。本院经审查认为,双方当事人对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但上述证据上诉人未在一审提供,不属新的证据。王甲、岑某某享有的养老待遇,系按月发放的基本生活津贴,他俩仍需要其子女扶养。在二审审理期间,被上诉人王甲、岑某某、俞某、王某提供宁某市鄞州区云某镇人民政府、荻江村村民委员会共同出具的证明一份,欲证明王甲、岑某某无劳动能力及经济来源。上诉人经质证,认为该份证据被上诉人应在一审中提供。不能证明被上诉人王甲、岑某某无劳动能力及经济来源。对证据的真实性有异议。被上诉人邢甲、韩某某、史某某、邢乙经质证,对证据无异议。本院经审查认为,该份证据系补强证据,本院予以确认。本院对原审法院认定的事实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公交××所有的浙b×××××号公交车,向被上诉人保险××投保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某制保险。投保人交付了保险费,其被保险机动车在保险期间内发生交通事故后,有权按照保险条款的约定获得相应的赔偿。上诉人的工作人员(驾驶员)顾某某驾驶浙b×××××号公交车,违反交通法规,以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王乙、邢丙等人伤亡的严重后果。本起事故经宁某市公安局鄞州分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邢丙负事故的主要责任,顾某某负事故的次要责任,故被上诉人保险××应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先行赔偿,交强险不足部分,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由上诉人公交××、被上诉人邢甲、韩某某、史某某、邢乙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受害人王乙的土地已被征用,又领取了宁某市被征地人员申请就业登记证,原判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死亡赔偿金,并无不当。被扶养人王某系受害人王乙的女儿,被扶养人生活费也相应地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王甲、岑某某虽有按月发放的基本生活津贴,但他俩系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老年人,原判将被扶养人王甲、岑某某的生活费,列入赔偿范围,也无不当。综上,原判认定事实清楚,审判程序合法,判决妥当。上诉人之上诉理由不足,本院难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五十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11560元,由上诉人宁波市××××交通有限公司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李 炜审 判 员 朱亚君审 判 员 张宏亮二〇一〇年三月十八日代书记员 黄 琼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