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丽遂民初字第52号
裁判日期: 2010-02-11
公开日期: 2016-07-01
案件名称
郑甲与黄某甲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遂昌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遂昌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郑甲,黄某甲,黄某乙,遂昌县××镇长濂村××村××组
案由
代位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07年)》:第一百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四条,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
全文
浙江省遂昌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0)丽遂民初字第52号原告郑甲。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叶某某。被告黄某甲。第三人黄某乙。第三人遂昌县××镇长濂村××村××组,住所地遂昌县××镇长濂村。诉讼代表人郑乙。原告郑甲诉被告黄某甲、第三人黄某乙、遂昌县××镇长濂村××村××组(以下简称长濂××村××组)代位继承纠纷一案,本院于2009年12月3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周嫦娟独任审判在本院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郑甲及其委托代理人叶某某、被告黄某甲、第三人长濂××村××组诉讼代表人郑乙到庭参加诉讼,第三人黄某乙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郑甲诉称,原告之祖某李某某系第三人长濂××村××组成员,李某某生前有自留山三块,面积4亩,自留山使用证为:遂政林甲第0026643号,及承包责任某一块,面积2.94亩。原告之养某王某某系李某某唯一的婚生子女,她于1976年逝世。1985年4月份开始,李某某与石练镇象岗村村民黄某某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当时黄某某有五个子女,长女和次女均已出嫁,长子和次子黄某甲均已年满18周岁,小女黄某乙12周岁。1991年6月份,黄某某因病亡故,李某某与继子黄某甲共同生活,当时黄某乙已出嫁。1995年李某某因病逝世。李某某逝世后,前述李某某遗留的自留山和承包责任某一直由原告经营管理。2008年9月7日,黄某甲与第三人长濂××村××组达成《人民调解协议书》一份,双方约定,前述三块自留山和一块承包责任某的经营权归第三人长濂××村××组所有,另外,双方约定,前述三块自留山和一块承包责任某的收益,由黄某甲和第三人长濂××村××组2:8分成。原告认为,原告系李某某的外孙女,因原告母亲先于李某某死亡,对于李某某的遗留财产及前述李某某的三块自留山和一块责任某的经营权及山上的浮产,原告享有代位继承权。第三人黄某乙在12周岁开始与李某某以继子女关系共同生活至独立生活止,对于李某某的遗留财产及前述李某某的三块自留山和一块责任某的经营权及山上的浮产,黄某乙也享有继承权。李某某与石练镇象岗村村民黄某某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时,黄某甲已年满18周岁,对于李某某的遗留财产及前述李某某的三块自留山和一块责任某的经营权及山上的浮产,黄某甲无继承权。黄某甲和第三人长濂××村××组前述做法侵害了原告和第三人黄某乙的合法权益,为此,请求法院依法确认原告对李某某名下的自留山三块(林丙证为遂政林甲第0026643号)及承包山一块的经营权及林乙所有权享有代位继承权,本案一切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被告黄某甲辩称,原告诉被告侵权不属实,李某某1983年出嫁石练镇象岗村黄某某为妻,生前生活及生病、护理、埋葬事宜等原告并未承担法定责任,均为被告负责。当时生活及埋葬等费用根据市场价上升不可估量支出。继母李某某自留山三块责任某一块面积共计6.94亩,1983年均分李某某所有,但山林划分到户25年之久,并未发生山林纠纷,被告合法权利和利益并未受到侵害。请求法院依法判决,诉讼费用由原告负担第三人黄某乙辩称,其意见与被告黄某甲的意见一致。第三人长濂××村××组辩称,本组村民李某某丧偶后于1984年改嫁给石练镇象岗村村民黄某某,李某某改嫁后,其原在本村的自留山与承包责任某均由本组管理,1989年本组包括李某某自留山在内本组的山甲包村里经营管理。李某某改嫁黄某某后,与黄某某一家共同生活,1991年黄某某病故后,李某某与继子黄某甲共同生活,1995年李某某去世,是黄某甲为其料理了丧事。2008年9月7日,本组与黄某甲达成一份调解协议书,约定李某某自留山的收益由黄某甲和本组按二、八分成。综上,本组认为,郑甲与郑丙系亲戚,郑甲年幼时在郑丙家里生活过一段时间,但并未形成养父母子女关系,故户口也从未迁入,更未与李某某共同生活,其成年后嫁到松阳,从未对李某某尽过赡养之责,因此,对李某某财产并无继承权。黄石甲作为李某某的继子,与李某某长期共同生活,相互之间形成了抚养关系,在李某某丧失劳动能力以后,对其尽了赡养之责,在李某某去世后,为其料理了丧事,依法依理均应享有继承权,其与本组签订的调解协议书合法有效,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案经审理查明,被继承人李某某原系第三人长濂××村××组社员,与前夫生育一女王某某,王某某成年后招婿上门,与郑丙结婚后未生育,收养了郑丙堂兄的女儿郑甲为养女。1976年王某某去世,郑丙再婚另组家庭,郑甲随外祖某李某某夫妻共同生活。1983年8月,李某某前夫去世。1984年1月,李某某嫁到本县××××村与黄某某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黄某某与前妻生有5个子女,与李某某同居时,长女、次女已出嫁,长子已成年,次子黄某甲、次女黄某乙均未满18周岁。1991年6月,黄某某去世,李某某与黄某甲共同生活。1995年李某某去世,丧事由黄某甲操办,费用也由黄某甲一人承担。1983年10月30日,遂昌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政策,划给长濂××村××组社员李某某坐落该村土名逐弄源头、菊柏坞、马鞍(垵)山面积为4亩的自留山三块,自留山的山权属集体,使用权归社员,长期不变。2006年8月15日,长濂××村××组在林丙登记申请确认时,以李某某已死亡绝户为由,将前述三块自留山和一块原由李某某承包的土名田某面积为2.94亩的责任某的林地使用权、森林或林乙所有权权利人登记为长濂××村××组。2008年9月7日,被告黄某甲与第三人长濂××村××组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一份,协议书约定:黄某甲之母李某某坐落长濂村第一生产队土名鱼唐厂、逐弄、马垵的山乙归长濂村第一队与黄某甲二、八分成管理所有。原告认为其对李某某的遗留财产及前述三块自留山和一块责任某的经营权及山上的浮产享有代位继承权,被告黄某甲和第三人长濂××村××组前述做法侵害了原告和第三人黄某乙的合法权益,为此原告诉至本院,提出前述诉讼请求。上述事实有原告提交的遂昌县社员自留山使用证和林丙登记申请确认表及云峰镇长濂村民委员会证明、亲属关系证明、人民调解协议书,第三人长濂××村××组提供的林丙证及原被告、第三人长濂××村××组在庭审中的陈述笔录在卷佐证,证据经庭审质证和本院审查,予以采信。本院认为,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故原来由被继承人李某某使用及承包的三块自留山和一块责任某上的林乙可以由其继承人继承,自留山和责任某可以由其继承人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被继承人李某某与黄某某以夫妻名义同居时,黄某某的次子黄某甲、次女黄某乙均未满18周岁,且被告黄某甲对李某某尽了赡养义务,被继承人李某某与被告黄某甲、第三人黄某乙之间形成了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被告黄某甲、第三人黄某乙对被继承人李某某的遗产享有继承权;被继承人李某某的亲生女儿王某某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王某某的养女即原告郑甲对被继承人李某某的遗产享有代位继承权,原告郑甲、被告黄某甲、第三人黄某乙对被继承人李某某的自留山和责任某均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使用和承包。为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四条、第十条、第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一条之规定,判决如下:原告郑甲对原登记在被继承人李某某名下的土名逐弄源头、菊柏坞、马鞍山三块自留山和原由被继承人李某某承包的土名田某的责任某享有继续使用和承包权,对前述自留山和责任某上的林乙享有继承权。本案减半收取案件受理费40元,由原告郑甲、被告黄石甲各半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周嫦娟申请执行期限为二年二〇一〇年二月十一日书记员 汤丽玲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