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0)杭下刑初字第16号

裁判日期: 2010-01-29

公开日期: 2014-05-02

案件名称

邓强、李某乙等寻衅滋事罪,邓强、赵某等妨害公务罪等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杭州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邓强,赵某,于某,祝某,李某甲,李某乙,胡某,李某丙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三百一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六十九条第一款

全文

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0)杭下刑初字第16号公诉机关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邓强。曾因犯故意伤害罪于2002年11月20日被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2004年2月8日刑满释放。因本案于2009年9月26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2日被依法逮捕,现押于杭州市看守所。辩护人徐立群。被告人赵某。因本案于2009年9月26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3日被依法逮捕,现押于杭州市看守所。辩护人纪中久。被告人于某。因本案于2009年9月26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3日被依法逮捕,现押于杭州市看守所。被告人祝某。因本案于2009年9月26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3日被依法逮捕,现押于杭州市看守所。辩护人杨永华、徐渊。被告人李某甲。曾因犯强迫卖血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于2000年9月6日被黑龙江省勃利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2005年12月25日刑满释放。因本案于2009年9月26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2日被依法逮捕,现押于杭州市下城区看守所。被告人李某乙。因本案于2009年9月25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2日被依法逮捕,现押于杭州市下城区看守所。被告人胡某。曾因犯抢劫罪、抢夺罪于1998年7月8日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九年,于2004年8月30日刑满释放。因本案于2009年10月10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3日被依法逮捕,现押于杭州市看守所。辩护人程林妹。被告人李某丙。曾因犯交通肇事罪于2000年4月18日被黑龙江省桦南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因本案于2009年9月26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3日被依法逮捕,现押于杭州市下城区看守所。辩护人李万生。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检察院以杭下检刑诉(2009)467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邓强犯寻衅滋事罪、妨害公务罪,被告人赵某、于某、祝某犯妨害公务罪,被告人李某乙、李某甲犯寻衅滋事罪,被告人胡某、李某丙犯窝藏罪,于2009年12月25日向本院提起公诉。在本案审理期间,被害人汪某于2010年1月7日向本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后于同年1月12日向本院提出撤诉申请,本院裁定予以准许。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李丽美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邓强及其辩护人徐立群,被告人赵某及其辩护人纪中久、被告人祝某及其辩护人杨永华,被告人于某、李某乙、李某甲,被告人胡某及其辩护人程林妹、被告人李某丙及其辩护人李万生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08年11月16日凌晨,被告人邓强在本市下城区珠埠里97号赌博时与被害人汪某发生口角,遂指使被告人李某乙等人持械将汪某打伤(已构成轻伤)。2009年9月12日晚,被告人邓强与被害人吴某在本市下城区千岛湖人家饭店吃饭时发生争执,邓强、李某甲持械将吴某打伤(已构成轻伤)。2009年9月24日晚,公安机关在本市下城区顺气鸿达东北风味饭店门口抓捕邓强时,邓强暴力抗拒,被告人赵某持仿真枪、于某与祝某持台球棒冲向抓捕邓强的民警并追打,致使邓强逃脱,抓捕人员程某、郎某被打伤(均已构成轻微伤)。2009年9月25日凌晨,邓强、赵某、于某、祝某在暴力抗拒公安机关抓捕后,逃至本市江干区某小饭馆(下称小饭馆)偶遇被告人胡某,胡某明知邓强等人打伤警察后欲逃离杭州,仍叫来丁某(另案处理)、一同驾车将邓强等四人送往开化。同时邓强又联系被告人李某丙,告知自己袭警后欲至开化躲避,李某丙为邓强等人安排暂住处,还应邓强的要求开车送其逃往安徽黄山,途中被抓获。为证明上述指控事实,公诉人在法庭上出举了八名被告人的供述,被害人汪某、吴某的陈述,证人程某、郎某、余某等人的证言,辨认笔录、损伤检验结果、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扣押物品清单、抓获经过、户籍证明、前科材料等证据材料。认为应当以寻衅滋事罪、妨害公务罪追究被告人邓强的刑事责任;应当以寻衅滋事罪追究被告人李某乙、李某甲的刑事责任;应当以妨害公务罪追究被告人赵某、于某、祝某的刑事责任;应当以窝藏罪追究被告人胡某、李某丙的刑事责任。提请本院依法判处。被告人邓强对公诉机关指控的部分犯罪事实提出异议,其辩称⒈赌博时虽与汪某发生争吵但未实施伤害,汪某所受的损伤与其无关。⒉妨害公务一节,当时被按倒在地并不知晓对方系警察,被放开后即逃跑,没有殴打警察。⒊其始终不能确定抓捕自己的是警察,因此只告知胡某、李某丙与他人打架需外出躲避。其辩护人认为,⒈邓强的行为不构成妨害公务罪。公安机关对邓强实施抓捕时没有出示证件,邓强主观上并不明知现场面对的是警察;邓强被控制后倒地、挣扎,被放开后即逃跑,没有对执行公务的民警实施暴力,更未指使他人暴力对抗,客观上没有实施暴力抗法的行为。⒉邓强等人对汪某、吴某的伤害行为,应定性为故意伤害而非寻衅滋事。邓强等人施行伤害行为时事出有因、对象明确,并损害了他人的身体健康。⒊邓强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其家属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达成和解协议,赔偿了汪某的经济损失,希望对邓强从轻处罚。为支持辩称理由,被告人邓强提交了:和解协议、收条、谅解书。被告人赵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部分犯罪事实提出异议,其辩称对抗时民警并未向其出示证件,其没有殴打警察,在小饭馆经邓强、于某告知,才知晓对方可能是警察。其辩护人认为,赵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经于某召唤、赵某持假枪上前,当时并不知晓对方系警察,没有妨碍公务的主观故意;便衣警察撤退时,赵某没有积极追打;现场警察均着便服、未出示证件,不能苛求赵某能立即识别抓捕人员的身份。赵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干扰了人民警察执行公务,其行为不应认定为犯罪。被告人于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部分犯罪事实提出异议,其辩称抓捕邓强时其距离3-4米,随后返回通知同伙并持棒冲向对方,当时对方曾说过什么但未听清,追打时并不知晓对方系警察,四人会合、经邓强告知后才知晓,在小饭馆邓强还明确告知胡某四人打了警察,要求胡开车相送。被告人祝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部分犯罪事实提出异议,其辩称听于某讲出事了,见邓强被按倒在地即持棒球棒上前追打,当时并不知晓对方系警察。在小饭馆邓强还明确告知胡某四人打了警察。其辩护人认为,祝某的行为虽然构成妨害公务罪,但是案发时刚满18周岁,受他人指使而参与犯罪,系从犯,虽挥棒追打但并未击中抓捕人员,到案后能够坦白交代,要求对祝某从轻处罚。被告人李某乙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其供述当时见邓强喊“站住”并追赶汪某,即主动上前拦截、持塑料盆砸被害人的背部。被告人李某甲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其供述当时见邓强与吴某发生争执,即主动上前、持棒球棒击打吴某,随后邓强接过棒球棒又殴打了吴某。被告人胡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提出异议,其辩称只知邓强与他人打架欲离杭而应邓之邀开车相送,并不知晓邓强等人袭警。其辩护人认为,胡某窝藏罪名成立,但是具有酌定从轻情节,胡某偶遇邓强得知对方与人打架而送其离杭,途中知晓可能袭警、出于朋友义气而没有拒绝,到案后交代态度好,应认定为从犯。被告人李某丙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提出异议,其辩称当时邓强仅告知与人打架而欲至开化,其予以接待;至酒店后邓强才告知四人在杭打了警察。其辩护人认为,李某丙的行为已经构成窝藏罪,但是李某丙只知道邓强与他人打架而离杭,并不知晓邓强等人已犯罪而故意提供隐藏处所并助其逃匿。李某丙主观上没有窝藏的故意,客观上出于义气而予以接待,到案后交代态度好,希望对李某丙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经审理查明,(一)寻衅滋事2008年11月16日凌晨,被告人邓强在本市下城区珠埠里97号赌“小九”时,因被害人汪某怀疑邓强出“老千”、双方发生口角,后汪某准备离开时,被告人邓强指使被告人李某乙及“小峰”(在逃)等人,分别持台球棒、砍刀对汪某进行阻拦并追打,致使汪某全身多处损伤、瘢痕累计长29.6CM(经鉴定,已构成轻伤)。2009年9月12日19时许,被告人邓强与被害人吴某在本市下城区珠埠里千岛湖人家饭店一起吃饭时,因琐事发生争执,邓强遂对吴某进行殴打,被告人李某甲见状持棒球棒上前,与邓强一同殴打吴某,致使吴某下颌骨及尺骨闭合性骨折(经鉴定,已构成轻伤)。另查明,在本案审理期间,被害人汪某向本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后被告人邓强的家属与汪某达成和解协议并且依约履行。上述事实,有公诉人、辩护人及本院出举并经庭审质证的下列证据予以证实:⑴被害人汪某、吴某的陈述及辨认笔录,分别证明上述时间、地点,因上述事由遭邓强等人殴打并造成上述损伤。⑵验伤通知书、病历、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证明两被害人损伤的部位、治疗经过及构成的损伤程度。⑶证人覃致富、赵云的证言及辨认笔录,证明上述时间汪某与邓强因赌博发生争吵,后邓强伙同李某乙等人持砍刀、台球棒追打汪某,致使汪某受伤。⑷证人邓某甲、贺某的证言,证明上述时间、地点,汪某与对方因赌博发生争吵,遭对方多人持械追打,被打伤。⑸证人颜某的证言、被告人赵某的供述,证明听说一杭州人于上述期间、地点,在台球房赌博,后被打伤。⑹证人李某丁的证言及辨认笔录,证明上述时间、地点,邓强与吴某发生争吵,吴某坐在地上,邓强叫来李某甲、张某甲,李某甲持棒球棒击打吴某头部、手臂。⑺证人李某戊的证言,证明上述时间、地点,两人拉住一男子,另一人持棒击打该男子。⑻被告人邓强的供述,证明上述时间、地点,酒后与吴某发生争执,其持棍将吴某打伤。⑼被告人李某乙的供述及辨认笔录,证明上述时间、地点,听邓强喊“站住”、见一男子逃跑,其遂持塑料盆砸该男子背部,随后邓强等三人围打该男子。⑽被告人李某甲的供述,证明当时见邓强与吴某发生争执,即主动上前持棒球棒击打吴某,随后邓强接过棒球棒又殴打了吴某。⑾证人张某甲的证言及辨认笔录,证明上述时间、地点,吴某邀邓强吃饭。后见吴某、邓强、李某甲站着,吴某被打。⑿被告人李某丙的供述,证实听人讲邓强与警察打架的前几天,曾将吴某打伤。⒀现场示意图、现场照片、监控录像,证明了案发现场的情况。(二)妨害公务2009年9月24日21时许,杭州市公安局下城区分局东新派出所组织警力在本市下城区珠埠里45号顺气鸿达东北风味馆门口对被告人邓强实施抓捕,邓强在明知系民警依法对其抓捕的情况下,仍以暴力手段抗拒。在民警继续对邓强进行抓捕、控制的过程中,被告人于某见状通知附近的被告人赵某、祝某,在明知对方系依法执行抓捕任务的情况下,被告人赵某持假枪、于某与祝某持棒球棒冲向抓捕邓强的民警并追打,致使邓强逃脱,抓捕人员程某、郎某被打伤(经鉴定,均已构成轻微伤)。随后,邓强、赵某、于某、祝某四人会合,并扔掉各自手机内的SIM卡,逃至本市江干区景芳一带某小饭馆。上述事实,有公诉人出举并经庭审质证的下列证据予以证实:⑴证人程某的证言,证明执行抓捕任务时5名警察、4名协警共9人、分乘2辆车(其中1辆系警车,张某乙穿警服),抓捕邓强时其明确告知“我们是派出所的”,邓强闻讯即反抗。后三名男子一人持枪、二人持棒球棒冲过来,公安人员再次表明身份“我们是东新派出所的”,对方说“东新派出所的有什么了不起的”,撤退途中其与郎某被打伤。⑵证人郎某的证言,证明执行抓捕任务时9人分乘2辆车(其中1辆系警车,张某乙穿警服),抓住邓强时有人告知“我们是派出所的”,邓强闻讯反抗。三名男子一人持枪、二人持棒球棒冲过来,其表明身份“我们是东新派出所的”,对方说“东新派出所的有什么了不起的”,撤退途中其与程某被打伤。⑶证人张某乙的证言,证明执行抓捕任务时其开警车、穿警服,程某等人下车后在饭店门口将邓强按倒在地,后听见有人喊“有枪”,当时警车距饭店5-6米,对方应当能看见。事后,听郎某说再次亮明身份时对方说“东新派出所的有什么了不起的”,十分嚣张。⑷证人余某的证言,证明抓捕邓强时告知对方“我们是警察”,邓强反抗。后听见喊“有枪”,见一支枪指住抓捕人员,还说“打死你们”、“东新派出所有什么了不起”。⑸证人林某的证言及辨认笔录,证明抓捕过程中有人向邓强告知“我们是警察”,邓强反抗,三名男子一人持枪、二人持棒球棒冲过来,张某乙等人见有枪即散开。⑹证人王某、蒋某的证言,证明抓捕邓强时警方亮明身份、邓强反抗。⑺证人唐某、徐某的证言,证明二人参与抓捕行动。⑻证人邓某乙的证言,证明抓捕时,现场右侧路边停有1辆警车。⑼证人郑某的证言,证明案发当时饭店门口有打斗声,欲报警,店内有人称是警察,要求店内人员不要出去。⑽损伤检验结果,证明程某、郎某的损伤均已构成轻微伤。⑾被告人邓强的供述及辨认笔录,证明当时其被数人按倒在地并挣扎,被放开后即逃跑。后与赵某、于某、祝某会合,在小饭馆三人中有人讲打了警察。⑿被告人赵某的供述及辨认笔录,证明当晚18时许,根据邓强的吩咐拿了仿真双管猎枪放在车内。19时许,于某讲邓强被打、见邓强在饭店门口被十几人按倒在地,即拿起仿真枪冲上去指住对方,于某、祝某持棒球棒追打对方,邓强逃脱。四人会合后邓强讲打了警察要逃离杭州,指使四人扔掉SIM卡。在小饭馆吃饭时,邓强讲当时民警向他亮过警察身份,于某讲看见现场有一辆警车和一名穿制服的民警。⒀被告人于某的供述及辨认笔录,证明上述时间,在饭店门口,见开来二辆车,一伙人下车后抓住邓强遂返回通知赵某、祝某,赵某持仿真猎枪指住对方、其与祝某持棒球棒追打,对方四散。后三人与邓强会合,在小饭馆邓强讲抓他的人是警察。⒁被告人祝某的供述及辨认笔录,证明上述时间、地点,见有一伙人按住邓强,遂持棒追打对方。后四人会合,按照邓强的吩咐丢弃手机SIM卡,在小饭馆邓强讲刚才打的是警察,于某也说他当时和警察对打。⒂被告人胡某的供述及辨认笔录,证明在小饭馆偶遇邓强等四人,邓强讲可能打了警察、要去躲避;赵某讲打的好像是警察,刚才看见一个穿制服的人,还有一个人拿枪。⒃在职证明,证明程某、王某、张某乙、蒋某、林某系在职民警。(三)窝藏2009年9月25日凌晨,邓强、赵某、于某、祝某逃至本市江干区景芳一带某小饭馆,偶遇被告人胡某,邓强遂告知胡某四人可能打伤了警察、欲逃离杭州,并要求胡某开车将其四人送往浙江开化。后胡某叫来丁某(另案处理),一同驾驶浙A×××××号轿车(登记车主系被告人胡某)将邓强等四人送往开化。行车途中,邓强又与被告人李某丙联系,告知对方自己可能打了警察、欲至开化躲避,李某丙表示愿意接纳。后李某丙在开化利群商务酒店开了610房间,后又在开化接上邓强等人送至610房间暂住。当晚21时许,邓强表示欲逃往安徽黄山,李某丙遂开车送邓强,车上还乘有李某甲、张某甲,途中被公安机关抓获。随后,被告人赵某、于某、祝某在开化利群商务酒店门口被抓获;同年10月10日被告人胡某被公安机关抓获。上述事实,有公诉人出举并经庭审质证的下列证据予以证实:⑴被告人邓强的供述,证明在小饭馆偶遇胡某,要求其开车送至开化,后联系李某甲,去黄山途中被抓获。⑵被告人赵某、于某的供述及辨认笔录,证明在小饭馆邓强明确告知胡某四人打了警察要逃跑,并要求对方开车相送,胡某联系司机后亲自开车。行车途中邓强告知李某丙“打了警察要逃跑”,李某丙予以接待。⑶被告人祝某的供述及辨认笔录,证明在小饭馆偶遇胡某,行车途中邓强打电话讲在杭惹事、打了警察,出去躲避,车上六人都能听见。⑷被告人胡某的供述及辨认笔录,证明偶遇邓强等四人,邓强讲可能打了警察,要去躲避。赵某讲打的好像是警察。应邓强的要求欲开车送其去上海,后邓强与李某丙通话,讲打了警察并决定去李某丙处藏匿。其叫来丁某一同开车送四人至开化。⑸被告人李某丙的供述及辨认笔录,证明2009年9月24日晚电话联系,邓强讲在杭州打伤了警察,要来开化躲几天,其表示同意并在酒店开了房间。后胡某开车送四人至开化。次日晚其应邓强的要求开车送邓强去黄山,途中被抓获。⑹证人丁某的证言,证明上述时间,应胡某的要求一同开车送四人至开化,次日5时许与李某丙会合即至某宾馆,随后其与胡某返杭。⑺证人张某甲的证言及辨认笔录,证明2009年9月25日凌晨与李某丙联系,得知邓强在李处、即至开化与邓强等人会合,当晚李某丙开车送邓强至黄山途中被抓获。⑻暂扣物品清单、轿车照片,证明公安机关从胡某处暂扣上述牌号的轿车一辆。此外,还有110接警单、照片、情况说明、抓获经过、户籍证明、前科材料、刑附民裁定书等证据证实。上述证据形式来源合法、内容真实可靠,且与本案事实相关联,故本院均予以确认。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关于被告人邓强辩称未殴打汪某,被告人邓强、赵某、于某、祝某辩称行为时不知晓对方是警察执行抓捕任务,被告人胡某、李某丙辩称起初并不知晓邓强犯罪而予以帮助;辩护人称邓强、赵某的行为不构成妨害公务罪,寻衅滋事一节应定性为故意伤害,祝某、胡某应认定为从犯,希望对李某丙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的意见。审理认为,⒈寻衅滋事一节,①被害人汪某的陈述证实因赌博与邓强发生争吵、后遭邓强等人追打并被砍伤;汪某的陈述与同案犯李某乙的供述、证人覃致富、赵云的证言互为印证,还有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证人邓某甲、贺某的证言,被告人赵某的供述相佐证,邓强纠集他人持械追打汪某事实清楚、证据确凿。②有关该节的定性,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与故意伤害虽有某些共性,但行为人的动机、目的有所不同。该节两起伤害行为均因琐事引发,双方事发前不存在其他伤害动机和目的,邓强等人当场、直接实施殴打行为是为了逞强争霸,显示威风,符合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的动机和目的。⒉妨害公务一节,公安机关执行抓捕任务时向邓强亮明身份,于某旁观公安人员抓捕邓强知晓警察执行公务,赵某持假枪上前时被明确告知对方系警察;抓捕现场视野良好、右侧停有警车、有人身穿警服,抓捕行动有别于打架斗殴,祝某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根据现场情况应当能够判断出系警察抓捕人犯。此外,四人随后丢弃手机SIM卡逃避侦查并离杭藏匿,从侧面也印证了四人的主观明知。上述四人主观上明知是警察依法执行抓捕任务,客观上实施了暴力抗拒的行为,符合妨害公务罪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⒊胡某、李某丙在公安机关的供述均证实二人明知邓强等人打了警察,而应邓强的要求分别送四人至开化或予以接待,二人主观上都明知邓强等人是犯罪或可能是犯罪的人,客观上都实施了帮助逃匿的行为,二人的行为均已构成窝藏罪。⒋本案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分工合作、积极实施、作用相当,不宜区分主从。⒌李某丙明知邓强等人打了警察而仍为其开房间、迎接、相送,在共同犯罪中积极实施,不宜适用缓刑。本院认为,被告人邓强分别伙同李某乙、李某甲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随意殴打他人,致人轻伤,情节恶劣,其行为已经构成寻衅滋事罪,系共同犯罪,均应惩处;被告人邓强、赵某、于某、祝某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其行为已经构成妨害公务罪,系共同犯罪,也应惩处;被告人胡某、李某丙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其行为已经构成窝藏罪,系共同犯罪,也应惩处;被告人邓强犯寻衅滋事罪、妨害公务罪,依法应当两罪并罚。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邓强、李某甲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系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被告人邓强主动赔偿了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汪某的经济损失,其家属与汪某就民事损害赔偿庭外和解,汪某对邓强的伤害行为表示谅解,就该节事实可对邓强酌定从轻处罚。综上,本院根据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别予以量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项、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三百一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九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邓强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四年。(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9年9月26日起至2013年9月25日止。)二、被告人赵某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9年9月26日起至2011年9月25日止。)三、被告人于某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9年9月26日起至2011年9月25日止。)四、被告人祝某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9年9月26日起至2011年3月25日止。)五、被告人李某甲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9年9月26日起至2011年9月25日止。)六、被告人李某乙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9年9月25日起至2011年3月24日止。)七、被告人胡某犯窝藏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9年10月10日起至2010年10月9日止。)八、被告人李某丙犯窝藏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9年9月26日起至2010年9月25日止。)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肖 敏人民陪审员  赵招娣人民陪审员  王土根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九日书 记 员  胡 梁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