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浙温民申字第80号
裁判日期: 2010-01-15
公开日期: 2014-05-08
案件名称
邱某甲与郭某、汪某甲等分家析产纠纷再审复查与审判监督民事裁定书
法院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浙江省温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再审
当事人
邱某甲,郭某,汪某甲,汪某乙,汪某丙,汪某丁,汪某戊
案由
分家析产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07年)》: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一款
全文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09)浙温民申字第80号申请再审人(案外人)邱某甲。法定代理人邱某乙。被申请人(原审原告)郭某。被申请人(原审被告)汪某甲。被申请人(原审被告)汪某乙。被申请人(原审被告)汪某丙。被申请人(原审被告)汪某丁。被申请人(原审被告),汪某戊。原审原告郭某与原审被告汪某甲、汪某乙、汪某丙、汪某丁、汪某戊分家析产纠纷一案,鹿城区人民法院于2009年月8月1日作出(2009)温鹿民初字第1889号民事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邱某甲不服,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申请再审人邱某甲诉称,申请再审人是汪新民的女儿。汪新民先于被继承人汪春林死亡,汪春林遗产应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即汪某戊、邱某甲)代位继承。原审遗漏必要共同诉讼人邱某甲,程序错误,请求依法予以再审。被申请人郭某、汪某丁辩称,邱某甲不是汪新民的女儿,邱某乙也没有和汪新民登记结婚。被申请人汪某甲、汪某乙、汪某丙、汪某戊未作答辩。本院审查查明:坐落于温州市鹿城区烈士路126弄7号及永楠路华峰大厦4幢611室的房屋系郭某与先夫汪春林的共有财产。汪春林于2007年6月25日亡故。郭某与汪春林育有五个子女,即汪某甲、汪某乙、汪某丙、汪某丁及汪新民。汪新民已于1996年4月9日亡故,遗有一女即被告汪珊珊。汪某甲、汪某丙、汪某丁自愿放弃对烈士路126弄7号及永楠路华峰大厦的4幢611室房屋的继承权。在原审审理过程中,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一、坐落于温州市鹿城区永楠路华峰大厦4幢611室房屋(计建筑面积40.91平方米,地号:125-241-78)归郭某所有;二、坐落于温州市鹿城区烈士路126弄7号房屋(计建筑面积108.19平方米,地号:198-47)归郭某、汪某乙、汪某戊按份共有,郭某占54平方米,汪某乙占27.19平方米,汪某戊占27平方米。该房屋拆迁后的拆迁安置补偿权益由郭某、汪某乙、汪某戊按上述分割份额各自享有。三、案件受理费19200元,减半收取9600无由郭某负担。申请再审期间,申请再审人邱某甲向本院提供了三份证据:1、邱某甲的出生证、预防接种证,以证明邱某甲出生住址在永楠路91弄29号2栋208室。2、临产住院病历,以证明邱某乙与汪新民系夫妻关系。3、原永楠居委会主任林秀峰证言,证明94年前汪新民与邱某乙同居生活,95年生育一个女儿。永楠路91弄29号2栋208室拆迁前,汪新民妙果寺店面出卖,出让款分配发生纠纷由永楠居委会调解,已经写了协议邱某乙确有分到款,居委会、郭某、汪新民那里应该留有一份协议书。被申请人郭某、汪某丁质证认为,证据1:出生证、预防接种证,虽然证上写上邱某甲住址在永楠路91弄29号2栋208室,但二个证上都没有写上邱某甲的父亲姓名,更加说明不是汪新民的女儿。证据2:临产住院病历上是复印件,不可信。证据3:原永楠居委会主任林秀峰证言,与事实不符。在原居委会写的协议书不是解决店面问题,当时店面是亏空的,因邱某乙不肯从汪新民家里搬出去,还把房子锁起来,因此我们给邱某乙钱,让她从汪新民家里搬出去,才签订了这份协议书。协议书只有一份在居委会,可以拿出作证。本院认为,证据1:出生证、预防接种证,该二个证上邱某甲住址确写在永楠路91弄29号2栋208室,但该二个证上父亲姓名都是空白的,难以认定邱某甲的父亲是汪新民。证据2:临产住院病历上联系人是汪新民,系夫妻关系,但并没有汪新民亲笔签名,仅凭临产住院病历,也不能认定邱某甲是汪新民的女儿。证据3:原永楠居委会主任林秀峰证言,据林秀峰证言,解决邱某乙与汪新民家庭纠纷,确已经过永楠居委会调解,并签订了调解协议,但该调解协议原件已遗失,协议真实内容无法确定。现汪新民已去世,不可能作亲子鉴定,故仅凭现有证据目前尚难以认定邱某甲是汪新民的女儿。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的规定,裁定如下:驳回邱某甲的再审申请。审 判 长 叶 峰审 判 员 李爱素代理审判员 朱阳娇二〇一〇年一月十五日代书 记员 戴华斌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