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浙舟商终字第63号
裁判日期: 2009-06-19
公开日期: 2016-07-01
案件名称
翁富忠为与被上诉人曹洪、朱高夫民间借贷纠纷、曹洪与翁富忠、朱高夫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浙江省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浙江省舟山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翁富忠,曹洪,朱高夫
案由
民间借贷纠纷
法律依据
全文
浙江省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09)浙舟商终字第63号上诉人(原审被告)翁富忠,男,住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德仁坊弄6幢605室,身份证号码330902195811251112。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曹洪,男,住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船厂路8号403室,身份证号码33090219650107061x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孙行态,浙江民鸿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朱高夫,男,住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马鞍332号,身份证号码3309021951********。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林海伟,浙江明达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翁富忠为与被上诉人曹洪、朱高夫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不服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法院(2009)舟普商初字第89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09年5月25日受理后,依法组成了合议庭,并于2009年6月18日依法传唤上诉人翁富忠、被上诉人曹洪、被上诉人朱高夫到庭接受询问。上诉人翁富忠、被上诉人曹洪及其委托代理人孙行态、被上诉人朱高夫到庭接受了询问。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审理查明:2007年12月4日,朱高夫向曹洪借款15万元;2008年4月21日,朱高夫又向曹洪借款20万元,约定借款月利率20‰。两次借款曹洪与朱高夫均签订了借款合同。朱高夫曾欠翁富忠一定数额的借款,2008年9月,曹洪与翁富忠分别向该院起诉朱高夫,为了归还债务,朱高夫委托翁富忠出卖浙舟渔运156号船舶和位于沈家门兴建路海马4号楼603室房屋事宜,然后翁富忠予以了撤诉,为了减少诉讼费用,并承诺曹洪也可分得船款,翁富忠动员了曹洪撤诉。2008年10月10日,朱高夫通知曹洪向翁富忠领取债权分配款,同日,翁富忠向曹洪出具了一份承诺书,承诺浙舟渔运156号船出卖后所得款项曹洪可分得债权31万元。经翁富忠联系经办,2008年10月21日,朱高夫与毛海平签订了卖船协议,翁富忠作为朱高夫的委托人予以签名,同日,毛海平支付了预付金25万元,由翁富忠收取,朱高夫出具收条,后毛海平又分3次支付船款共计105万元,均由朱高夫出具收条。原审法院认为:朱高夫欠曹洪借款35万元事实清楚。朱高夫为了偿还欠翁富忠及曹洪等人的债务,委托翁富忠出卖船舶和房屋,并向债权人分配及偿还债务。翁富忠以向债权人发出承诺书的形式接受委托,二者之间委托成立。翁富忠向曹洪承诺卖船款中曹洪可分得31万元债权,朱高夫对翁富忠的该承诺也表示认可。现经翁富忠联系经办后船舶以130万元出卖,而翁富忠辩称卖船款实际被朱高夫取得,朱高夫在庭审中陈述,在办理买卖船舶手续时领取了船款26万元用于办证书及支付船员工资等费用,余款被翁富忠取得。虽卖船款收条均由朱高夫出具,但庭审查明毛海平支付的预付款25万元由翁富忠收取,朱高夫出具借条,根据他们的操作表明,朱高夫出具收条并不意味船款被朱高夫收取。根据翁富忠与朱高夫约定及对曹洪的承诺表明卖船款应由翁富忠收取,否则其无法完成受托事项。故翁富忠应对未取得卖船款的事实负举证责任,现翁富忠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卖船款实际均被朱高夫取得,故该院认定当初卖船款除26万元外其余均被翁富忠取得,同时,翁富忠未提供相应证据证明与朱高夫解除了分配卖船款的委托,故作为卖船款分配人的翁富忠有义务按承诺向曹洪付款。对曹洪要求翁富忠支付31万元债权分配款的诉讼请求,该院予以支持。对曹洪要求朱高夫支付剩余的4万元借款诉讼请求,理由正当,该院予以支持。对朱高夫辩称欠曹洪债务的其中31万元债务已转移给翁富忠的意见,因朱高夫委托翁富忠向债权人分配及偿还债务,二者系委托关系,并不是债务转让关系,该意见该院不予采纳。据此,原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限朱高夫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二十日内清偿曹洪借款4万元;二、限翁富忠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二十日内支付曹洪债权分配款31万元。案件受理费6550元,减半收取3275元,由朱高夫负担375元,翁富忠负担2900元。宣判后,翁富忠不服原审法院上述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原审查明事实有误:一、被上诉人朱高夫原来欠被上诉人曹洪104万元,欠上诉人近百万元,本案中被上诉人曹洪仅起诉要求35万元,其余70余万元显然已付清。欠曹洪的31万元也已经由朱高夫全额归还了。因被上诉人朱高夫承诺用临城的房产做抵押,上诉人因亲戚关系同意了其归还曹洪欠款的请求。上诉人翁富忠在舟山市定海区人民法院的起诉材料也证明因为朱高夫的请求和承诺,朱高夫尚欠上诉人52万余元没有付清,已经归还的10多万元的凭证也被朱高夫领取后自行销毁。二、朱高夫将房子以35万元的价格卖给周信珠,42万元凭空而来,原审认定事实有误。三、原审认定朱高夫欠曹洪104万元曾被诉该院与本案无涉,上诉人起诉朱高夫要求其归还52万元也与本案无涉,没有以事实为依据。四、证人戎国华与上诉人、被上诉人均为相识,上诉人与其所作证人证言与未经编辑的通话录音完全一致,而被上诉人曹洪提供的经过加工编辑的通话录音与上诉人的完全相反。后戎国华迫于曹洪压力不愿出庭作证。故上诉本院,请求撤销一审判决第二项。被上诉人曹洪、朱高夫未提交书面答辩意见。二审中,上诉人翁富忠和被上诉人曹洪、被上诉人朱高夫均未提供新的证据。本院经审理,查明的案件基本事实与原审查明的一致,本院对原审查明的案件事实予以认定。本院另查明,2008年9月17日,翁富忠向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朱高夫归还借款521000元及约定利息37020元(至9月20日止)。2008年10月8日,翁富忠撤回起诉。之后朱高夫住址由普陀区迁往定海区,翁富忠于2009年3月24日向舟山市定海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朱高夫立即归还借款521000元,诉讼费用由朱高夫承担。该两案中翁富忠提交的借条一致,不同的是先诉案件提交的是借条的复印件,后诉案件提交的是借条原件。本案被上诉人曹洪,曾于2008年9月24日向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朱高夫及苗和平(朱高夫之妻)归还借款93万元及利息。2008年10月10日,曹洪撤回起诉。浙舟渔运156号船舶总价130万元,买受人毛海平分四次交付。卖船协议签订当天,毛海平交付翁富忠预付款25万元,朱高夫在收条上签了名。后毛海平又分三次交付了各5万、50万、50万共计105万元,5万元用做支付船员工资,后两次共计100万元是在翁富忠所办工厂的冷库里交付的。本院认为,本案审理的关键在于卖船所得款项为何人取得。翁富忠知晓朱高夫所欠外债较多,为了节省诉讼费用、保证自身债权能够得以最大化实现,翁富忠与朱高夫商定出卖朱高夫所有的浙舟渔运156号船和位于沈家门兴建路海马4号楼603室的房屋抵债。翁富忠有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根据朱高夫与翁富忠的委托约定,朱高夫全权委托翁富忠买卖浙舟渔运156号船和位于沈家门兴建路海马4号楼603室的房屋,其自身不再处理,在船舶和房屋买卖款项分配上,朱高夫也全权委托翁富忠处理债权分配事宜。该委托为无偿委托,翁富忠之所以接受委托是为了拿回朱高夫所欠自身的钱。翁富忠具备了控制卖船所得款项的正当理由和合法授权。在取得上述船舶买卖及所得款项分配授权后,翁富忠以朱高夫外债很多、将朱高夫所有的船舶由其出卖后双方可以多分钱为由动员曹洪撤诉,并于2008年10月10日向曹洪出具了承诺书,承诺在浙舟渔运156号船出卖后,曹洪保证可分得31万元。同日,朱高夫向曹洪发出通知,告知其可以凭该通知直接向翁富忠领取款项,其35万元债权与翁富忠、戎国华债权在出卖船舶和房屋所得款项中按比例分配,不足部分其另想办法归还,曹洪遂于当日向法院申请撤回了起诉。翁富忠有对其他债权人分配卖船所得的承诺。浙舟渔运156号船经翁富忠联系经办后以130万元出售,卖船协议上也载明:“甲方:朱高夫(委托人:翁富忠)、乙方:毛海平。甲方朱高夫因欠债无法用现金支付债务,经由甲方商量并经翁富忠本人同意将朱高夫名下的浙舟渔运156号冰鲜船一艘卖给乙方毛海平”,协议由三方签名确认。卖船协议签订后,毛海平分四次付款,翁富忠均在现场。签订卖船协议当日毛海平预付款25万元,由翁富忠收取。后毛海平分三次各5万元、50万元、50万元共计支付105万元,5万元被用做支付船员工资,后两次共计100万元在翁富忠所办工厂冷库里支付,翁富忠也均在现场。由该份协议签订过程、协议内容(即“经翁富忠本人同意”)及协议履行情况可以看出,浙舟渔运156号船舶实际已在翁富忠的严密控制之下,没有翁富忠的同意该船舶不能出售,船舶买受人毛海平对双方卖船抵债事实及委托关系也为明知,四次付款翁富忠均在现场,且25万元预付款直接由毛海平交付于翁富忠,后两次付款合计100万元在翁富忠自办工厂冷库里交付,翁富忠具有控制及取得卖船所得款项的充分条件。在翁富忠有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有控制卖船所得款项的正当理由和合法授权、有对其他债权人分配卖船所得款项的承诺、有控制卖船所得款项充分条件的情况下,现其陈述卖船所得款项被朱高夫取得,其应对未取得卖船所得款项负举证责任。现翁富忠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卖船款实际均被朱高夫取得,故应当认定卖船款除26万元外其余均被翁富忠取得。虽然朱高夫出具的借条尚未收回(朱高夫解释借条多次催讨未果),但综合上面所述,翁富忠取得卖船所得仍具有高度盖然性,故亦难以排除朱高夫所述多次催讨借条未果的可能性。同时,因为翁富忠亦未提供相应证据证明与朱高夫解除了分配卖船款的委托,故作为卖船款分配人的翁富忠有义务按承诺向曹洪付款。综上,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缺乏相应的事实和证据,本院不予支持。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5950元,由上诉人翁富忠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李东明审 判 员 许旭涛代理审判员 卢增华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九日书 记 员 熊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