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09)杭上商初字第1153号

裁判日期: 2009-12-20

公开日期: 2015-12-30

案件名称

潘××与倪××民间借贷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杭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潘××,倪××

案由

民间借贷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

全文

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09)杭上商初字第1153号原告:潘××。委托代理人:叶××。委托代理人:张甲。被告:倪××。原告潘××为与被告倪××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于2009年9月7日向本院起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孙丽独任审判,于2009年9月29日第一次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审理中,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9年12月16日第二次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潘××的委托代理人叶××、被告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潘××起诉称:2007年12月28日,被告因临时周转需要,向原告借款人民币现金43900元整,承诺及时归还,并出具了借条。事后,原告向被告多次催讨借款,但被告至今未履行偿还义务。原告认为,被告拖延归还借款的行为,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现原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特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倪××归还借款43900元及支付逾期还款利息(按日利率万分之二点一,从2009年9月4日计算至判决确定付款之日止),判令由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为证明上述事实,原告潘××向本院提供了如下证据:借条一份,拟证明原、被告双方借款的事实。被告倪××答辩称:本案借款与被告无关。2007年12月28日下午,杭州达利凯工贸公某(以下简称达利凯公某)法人管某某打电话给被告,叫被告到三角村某加工厂拿一批加工服装。被告其时是该公某管理产品质量的员工,因原告的服装和达利凯公某的服装同在一个加工厂加工,该加工厂老板要求两家公某同时带款提货,管某某无钱支付服装加工费,所以向原告借款43900元用于支付服装加工费。到三角村后被告公某同事小吴某接被告,经小吴介绍,被告认识了已在加工厂办公室等候的原告,当时原告和管某某通了电话,确认被告是管某某派去拿加工服装的,管某某又在电话上和被告说用达利凯公某的名称写借条给原告,借款他会归还原告,被告因此出具了借条,收到借款即交与加工厂,并领取了加工服装。后原告曾让人上门催讨,双方与管某某亦曾见面协商此事,管某某明确表示涉案借款是达利凯公某向原告借的,与被告无关,并愿意重新出具借条,但原告不同意。事后,被告从管某某那里得知,他已还给原告2万元。因此,涉案借款实际是管某某借的用于达利凯公某服装加工费,请法院查明事实。为证明上述事实,被告倪××向本院提供了如下证据:1、协议书三份,拟证明本案借款与被告无关。2、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证据:管某某的询问笔录一份,拟证明该借款用于达利凯公某,而非原告个人使用。审理中,本院依法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当庭质证,认证如下:1、原告提供的证据,被告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2、被告提供的证据1,原告对真实性、关联性提出异议,认为既然被告认为借款是和达利凯公某有关的,为什么杭州山地纺织服装有限公某愿意承担该债务,从笔录上看管某某已经不是杭州山地纺织服装有限公某的法人,有把应由被告承担的债务转到其他无能力履行债务的公某的嫌疑。本院认为,该证据与本案事实缺乏必然联系,故不予认定。3被告提供的证据2,原告对真实性提出异议,认为管某某的陈述想把被告的债务转移到无能力履行债务的公某的嫌疑,达利凯公某和杭州山地纺织服装有限公某是独立主体,都来承担该债务违背常理。本院认为,原告对真实性提出的异议未提供证据加以反驳,结合庭审中原告的陈述和被告的自认,该证据可证明案外人管某某从电话中向原告借款,并口头委托原告将借款交与被告,用于支付达利凯公某的服装加工费的事实,对此事实,本院予以确认。根据上述有限证据及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本院确认案件事实如下:2007年12月28日,案外人管某某从电话中向原告借款,并口头委托原告将借款交与被告,用于支付达利凯公某的服装加工费,被告因此向原告出具借条一份,其上写明:“今借原告人民币43900元整。f581#609#加工费”等事项。该借款签署有被告姓名,写有杭州达利凯工贸公某的名称,并由张乙(双方当事人陈述其为杭州山地纺织服装有限公某的股东)于2008年1月26日写下“年后08年叁月初处理此事”字样。借条出具的当天,原告将上述借款交与被告,被告即交与服装加工厂,支付了达利凯公某的服装加工费。现原告以被告未归还上述借款为由,诉至本院要求依法解决。本院认为,根据本案的证据及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来看,第一,涉案借款43900元系案外人管某某因支付服装加工费所需从电话中向原告借款,系管某某与原告协商一致,但原、被告之间并无借款的合意。第二,管某某口头委托原告将借款交与被告,被告收取借款后即刻交付给加工厂,被告仅是原告指定的收款人。第三,从借款的用途来看被告并未使用借款,而是用于支付达利凯公某的服装加工费。第四,被告在当时的情况下,管某某并不在场、亦无杭州达利凯工贸公某的公章,才向原告出具了借条,因而借条上写有“f581#609#加工费”和杭州达利凯工贸公某的名称,此情况亦不违反常理。第五,原告对此情况是明知的,催讨时亦并非仅向被告催讨,借条上有案外人张乙作出处理此事的承诺。综上,本院认为,被告出具借条和收取借款的行为并非个人借款行为,原告以此要求被告承担还款责任和支付利息,缺乏依据,本院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潘××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898元,由原告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并向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898元。对财产案件提起上诉的,案件受理费按照不服一审判决部分的上诉请求预交。在上诉期满后7日内仍未交纳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户名: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账号:12×××68,开户银行:工商银行湖滨分理处)。审 判 长  孙 丽人民陪审员  王云法人民陪审员  徐子文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书 记 员  程佳佳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