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09)浙舟商终字第153号

裁判日期: 2009-12-18

公开日期: 2015-12-30

案件名称

蒋雅云与虞凯兵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浙江省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浙江省舟山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蒋雅云,虞凯兵

案由

民间借贷纠纷

法律依据

全文

浙江省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09)浙舟商终字第153号上诉人(原审原告)蒋雅云,14292x,汉族,住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田舍王*弄**号。现住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荷外中心小区5号楼505室。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代理)顾兆川,舟山市秉拯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虞凯兵,6293717,汉族,住舟山市普陀区虾峙镇沙峧村五区**号。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代理)徐舟波,浙江星岛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蒋雅云为与被上诉人虞凯兵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不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法院(2009)舟普商初字第48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09年11月10日立案受理,依法组成了合议庭,并于2009年12月4日、12月11日、12月14日分别传唤被上诉人虞凯兵的委托代理人徐舟波、上诉人蒋雅云的委托代理人顾兆川到庭并作了询问。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认定:2009年4月25日,刘翠儿为替其子虞凯兵购买房屋,与陆亚英(系刘翠儿亲戚)、虞凯兵前往普陀区平阳浦水岸丽都售楼处购买房屋。经熟人介绍,蒋雅云与虞凯兵母子相识。经蒋雅云中介,张某、史爱芬将水岸丽都翠柳苑26幢2单元201室商品房卖给虞凯兵。但在2009年4月25日,虞凯兵、刘翠儿并未与出卖方直接洽谈,而是从蒋雅云处得知该套房屋销售价款为58万元,虞凯兵及刘翠儿决定以此价格购入该房,并于当日的11时22分左右在信用社由刘翠儿交给蒋雅云定金30000元。同年5月4日,刘翠儿为购房与蒋雅云及张某、史爱芬在沈家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房屋买卖价格为55.8万元,同时刘翠儿应蒋雅云的要求交付给蒋雅云购房款16万元。因房屋的买受方为虞凯兵,而虞凯兵又因工作需要无法为房屋过户往来于虾峙与沈家门之间,在蒋雅云的建议下,虞凯兵于2009年5月5日去公证处办理了委托刘翠儿办理房屋过户、按揭等相关手续的公证文书。在办理公证手续中,蒋雅云利用虞凯兵及其母亲刘翠儿缺乏社会经验、疏于防范的心理,将其为促成该房屋买卖交易而垫付的38000元及其向买入方及出卖方不同购房报价的差额22000元相加作为借款写在了留有虞凯兵签名的空白纸上,从中赚取22000元。2009年6月24日,蒋雅云向法院起诉,称:2009年5月5日,虞凯兵因购买位于平阳浦水岸丽都翠柳苑26幢2单元201室商品房急需资金,向其借款6万元,并出具借条一张。但事后虞凯兵并未按约及时归还,其经催讨无果,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虞凯兵立即归还借款6万元,并自2009年5月5日起按月利率2.5%付息,利随本清。原审庭审中,蒋雅云对其所主张的事实变更为:借款发生在2009年5月4日,借条系同年5月5日补写。虞凯兵辩称:蒋雅云诉称不是事实,其并未向蒋雅云借款6万元。该所谓的6万元借条系蒋雅云利用其在公证处办理房屋过户等相关手续时的不慎重,在取得了留用虞凯兵签名的空白纸后添加的。2009年4月25日,虞凯兵母亲刘翠儿为购房事宜,在水岸丽都经他人介绍与蒋雅云相识,并经蒋雅云中介购买了该小区18幢201室房屋,当日还支付给蒋雅云购房定金3万元。同年5月4日,刘翠儿代虞凯兵与房主签订了买卖合同,房屋买卖价格55.8万元;当日刘翠儿从银行取出16万元交给蒋雅云,存折里尚有余额2万余元,而虞凯兵与蒋雅云仅一面之交,根本不可能向蒋雅云借款6万元。事情的真相是,蒋雅云向虞凯兵中介房屋时报价58万元,在向房主谈出售价时约定55.8万元,蒋雅云为谋取其中的22000元差价,将该差价与蒋雅云在促成房屋交易中垫付38000元相加,瞒着虞凯兵骗取了60000元的借条。因此,蒋雅云的诉讼请求应予驳回。原审法院认为,借贷合同系当事人双方约定一方将一定种类和数额的货币转移给他方,他方在一定期限内返还同种类同数额的货币并支付利息的协议。本案中原告蒋雅云作为中介人,为赚取房屋出卖方与买入方对房价报价的差额,故意并利用被告虞凯兵在办理房屋买卖手续中的不慎重,取得留有被告签名的空白纸并形成借据,对此,原告主张的债权依法不能予以认定,被告提出的请求驳回原告诉请的意见应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原告蒋雅云要求被告虞凯兵归还借款6万元及相应利息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300元,减半收取650元,由原告蒋雅云负担。宣判后,蒋雅云不服上述判决,向本院上诉称:2009年4月25日,虞凯兵因购房事宜与上诉人接触,上诉人在带其看了房源之后,告知其房价为58万元及第一期必须支付22万元(不包括8000元定金),并要求虞凯兵交定金8000元。同日,上诉人随同虞凯兵母亲刘翠儿到信用社取定金,并在该信用社开户(以便将自己随带的2.2万元现金存入),办理开户后,上诉人将刘翠儿交付的8000元定金和自己的2.2万元合计3万元存入了信用社,同时将8000元定金收条给了刘翠儿。2009年5月3日,刘翠儿电话通知上诉人会同房主于次日到金都中介签合同,且提出只能筹到16万元,上诉人为促成交易,答应为虞凯兵垫付6万元,并约定月息2.5%,一个月本息还清。同年5月4日,上诉人会同房主张某夫妻到金都中介与刘翠儿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最终确定房价为55.8万元。合同签订后,上诉人、刘翠儿、张某一起到中国银行分二次(17万元和5万元)将共计22万元存入银行。2009年5月5日,虞凯兵同其母亲刘翠儿与上诉人一起到公证处办理了委托公证手续。手续办理完毕后,由上诉人草拟借条,并向被上诉人方言明该6万元系5月4日垫付的买房款,虞凯兵即在借条上签名并捺印,后因虞凯兵未按约还款,故上诉人诉至法院。而原审认定事实不清,所谓的2009年4月25日交付定金3万元并无直接的证据予以证明;且即使按原审认定,上诉人垫付的3.8万元也应归还。综上,上诉人蒋雅云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改判,支持其原审的诉请。在二审审理期间,蒋雅云变更上诉请求,仅要求虞凯兵归还6万元本金,对借款利息不再向虞凯兵主张。虞凯兵答辩称:蒋雅云所称2009年5月4日替被上诉人垫付了6万元并以此形成所谓的借款不是事实,其所持的6万元借条系虚假,被上诉人与蒋雅云之间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本案中,被上诉人方于2009年4月25日向蒋雅云支付了3万元定金,同年5月4日又支付了16万元;而在事后又得知在2009年5月4日,有人帮被上诉人方垫付了3.8万元。如蒋雅云认为该3.8万元系其垫付,其可另案主张。综上,被上诉人虞凯兵请求二审法院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期间,上诉人蒋雅云向本院提供了如下证据:1、户名为蒋雅云,账号为10×××77的金融机构分户明细对账单一份(复印件),以证明蒋雅云在2009年4月25日收到购房定金8000元,并于当日下午取出该8000元交与张小宏。2、户名为蒋雅云,账号为62×××13的金融机构分户明细对账单一份(复印件),以证明蒋雅云于2009年5月4日在该账户取款1万元为虞凯兵垫付房款。3、户名为蒋雅云,账号为12×××80的活期历史明细清单一份(复印件),以证明蒋雅云于2009年5月4日在该账户取款3.8万元为虞凯兵垫付房款。4、户名为周飞娜的金融机构分户明细对账单一份(复印件),以证明蒋雅云于2009年5月4日向周飞娜借款1万元为为虞凯兵垫付房款。5、张某的中国银行存折单一份(复印件),以证明在2009年5月4日分二次向张某共计支付房款22万元(17万元一次、5万元一次)。被上诉人虞凯兵经质证,对证据1,因该证据原审法院向金融机构也调取过且经原审质证,故对证据1的真实性无异议;对证据2、3、4、5,因上诉人未提供证据原件,故对证据的真实性均有异议。上述证据,证据1因虞凯兵对真实性无异议,故本院予以采纳;证据2、3、4,因虞凯兵对真实性均有异议,且蒋雅云未提供原件,故本院不予采纳,对蒋雅云是否为虞凯兵垫付房款及具体的数额本院将在本院认为部分作综合分析认定;证据5,虽系复印件,但该证据能与证人张某在原审庭审中所作的2009年5月4日分两次(17万元和5万元)收取22万元的陈述相印证,故本院予以采纳。在二审审理期间,虞凯兵向本院陈述:2009年5月4日确有人帮其垫付3.8万元房款,但该款是否为蒋雅云垫付其不清楚,该3.8万元垫付款至今未归还。综合双方的陈述及一、二审举证、质证情况,本院对本案事实认定如下:2009年4月25日,刘翠儿为替其子虞凯兵购买房屋,与陆亚英、虞凯兵前往普陀区平阳浦水岸丽都售楼处购买房屋。经他人介绍,虞凯兵母子与蒋雅云相识并与之商谈购房事宜。同日,经蒋雅云中介,虞凯兵母子决定购入水岸丽都翠柳苑26幢2单元201室商品房,蒋雅云也于当日代房主张某夫妇收取了购房定金。2009年5月4日,刘翠儿代其子虞凯兵与张某、史爱芬签订前述商品房的《房屋买卖协议》一份,协议载明房屋成交价为55.8万元,协议签订当日需付款22.8万元。同日,刘翠儿支付了16万元购房款,而至协议签订日张某已取得的购房款总计为22.8万元。虞凯兵因工作原因,需委托其母刘翠儿办理房屋过户、按揭等相关手续,2009年5月5日,上述两人遂与蒋雅云一起到公证处办理了相关公证文书。后,虞凯兵向银行按揭贷款39万元,张某在收取剩余33万元房款后,将剩余的6万元返还给了虞凯兵。另查明,蒋雅云现持有的6万元借条上的“虞凯兵签名及捺印”系虞凯兵本人所为,该签名及捺印形成于2009年5月5日。本院认为,从上诉人蒋雅云的诉请看,其所称的6万元借款系2009年5月4日其为虞凯兵垫付的购房款。现由于双方对2009年5月4日止张某收取房款共计22.8万元,之后的33万元房款系由虞凯兵支付并无异议。故本案要查明的是上述张某收取的22.8万元购房款中,蒋雅云有无为虞凯兵垫付房款及具体的数额。对此,上诉人蒋雅云称,该22.8万元包括:4月25日刘翠儿支付的8000元定金,5月4日其垫付的6万元购房款及当日刘翠儿支付的16万元购房款;而被上诉人虞凯兵则认为该22.8万元包括:4月25日刘翠儿支付的3万定金,5月4日刘翠儿交付的16万元购房款及当日有人帮其垫付的3.8万元购房款。而根据原审庭审记录,虞凯兵在原审庭审中明确承认蒋雅云替其垫付了3.8万元,且该陈述与虞凯兵的资金支出及房屋买卖系经蒋雅云中介能相互印证。故本院采信虞凯兵原审的陈述,即2009年5月4日虞凯兵交付给张某的购房款中有3.8万元系由蒋雅云垫付。据上,双方主要的争议焦点在于2009年4月25日蒋雅云代收的购房定金具体数额。对此,虞凯兵称该日定金是由其母亲刘翠儿交付给蒋雅云,数额为3万元,且提出该3万元定金中刘翠儿仅有9000元,故向同去的亲戚陆亚英借21000元。原审中虞凯兵也向法院提供了户名为刘翠儿、陆亚英夫妇的金融机构凭证三份,以证明该3万元款项的来源,提供了2009年4月28日向陆亚英账户汇款21000元的汇款客户回单一份,以证明在之后归还陆亚英21000元的事实。而根据原审法院向金融机构调取的刘翠儿、蒋雅云在信用社交易及开户等证据显示:2009年4月25日刘翠儿在农村合作银行支取9000元的时间为中午11时22分;同日,蒋雅云在刘翠儿上述取款的同一合作银行开设两个账户,其中帐号为10×××77的账户在开户当日的中午11点23分存入30000元,同日又分别以8000元、11000元、11100元(开户时存入100元)全部支取;且刘翠儿支取9000元,蒋雅云存入30000元的交易柜员代码均为“9820491”。由此也证实了蒋雅云在原审庭审中称2009年4月25日未去信用社开户存款并非真实,故本院采信虞凯兵对定金数额的抗辩意见,即2009年4月25日刘翠儿交给蒋雅云的定金数额为3万元。综上,本院认定上述22.8万元购房款中,蒋雅云垫付的款项为3.8万元,而非借条所载的6万元。故原审从证据角度认定双方不存在6万元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而驳回蒋雅云原审的诉讼请求并无不当。但根据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确存在蒋雅云替虞凯兵垫付3.8万元房款的事实,虽该垫付的数额与借条所载的款项数额不一致,但该3.8万元垫付款虞凯兵应予返还则属确定无疑。且由于二审期间蒋雅云已放弃了对利息的主张,垫付款的返还对虞凯兵的实际权益并无影响。为减少讼累,本院对蒋雅云要求虞凯兵归还3.8万元的诉请予以支持,对剩余的2.2万元还款请求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判决如下:一、撤销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法院(2009)舟普商初字第482号民事判决;二、虞凯兵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蒋雅云款项38000元;三、驳回蒋雅云的其他诉讼请求。本案一审案件受理费1300元,依法减半收取650元,由蒋雅云负担;二审案件受理费1300元,由蒋雅云负担650元,虞凯兵负担650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许旭涛代理审判员  卢增华代理审判员  熊俊杰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一十八日代书 记员  冷海波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