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07)越民一初字第332号

裁判日期: 2007-05-29

公开日期: 2014-06-20

案件名称

丁某甲与王某甲、王某乙婚约财产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绍兴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丁某甲,王某甲,王某乙

案由

婚约财产纠纷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

全文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07)越民一初字第332号原告丁某甲。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代理)金国海、屠鹏娟。被告王某甲。被告王某乙。上述两被告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代理)胡美龙。原告丁某甲与被告王某甲、王某乙婚约财产纠纷一案,本院于2006年12月28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审判员徐凤珍适用简易程序独任审判,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丁某甲的委托代理人金国海、被告王某甲及两被告的委托代理人胡美龙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丁某甲诉称:两被告系父女关系。2005年农历2月22日,原告与被告王某甲经人介绍订立婚约,当日,原告按照地方习俗和女方的要求交付两被告财礼68080元、金器折现金10000元、购四机折现金5000元、酒水钱4000元和太婆盘2000元等;2006年农历八月半时又付二婆钿20000元等。兹双方订婚以来,虽有一定次数的交往,但终觉难以培养发展感情,原定于××××年××月办理结婚登记,因故未成。原告因此举借交付的彩礼几经协商未果,故诉请判令被告返还收受原告的财礼人民币88000元;本案受理费用由被告承担。被告王某甲、王某乙辩称:原告与被告订婚后,在××××年××月××日,原告用两个卡车将被告王某甲的嫁妆搬回原告家,并于××××年××月××日按照农村习俗举行结婚仪式,只是未领取结婚证,故本案非原告诉称的解除婚约纠纷,而是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显然将被告之父王某乙作为被告主体不适格。在原告与被告王某甲发生矛盾后,对双方的财产纠纷,双方各自村委联合出面进行了调解,被告已按调解达成的协议作了全面履行,原告事后反悔并起诉显属无礼,要求法院驳回原告对被告王某甲的诉讼请求,同时驳回原告对被告王某乙的起诉。经审理查明,原告丁某甲与被告王某甲经人介绍相识,于2005年农历2月22日订婚,订婚时原告给付被告彩礼68080元、金器折现金10000元、购四机折现金5000元、酒水钱4000元和太婆盘2000元;2006年农历八月半时又付二婆钿20000元。嗣后,双方拍了婚纱照,××××年××月××日,原告用两辆汽车将被告王某甲的嫁妆搬至原告家,于××××年××月××日,由原告派了八辆轿车,将被告王某甲接回家中,办了28桌喜酒,按照农村习俗双方举行结婚仪式,但未领取结婚证。双方同居不到1个月即因故发生矛盾。××××年××月28日遂由双方所在村委联合出面进行调解,原告父亲丁百康与被告王某乙在达成的“关于原告与被告王某甲解除婚约的承诺”书上签了名,该协议与承诺内容为:丁某甲归还王某甲个人全部衣穿;王某甲归还丁某甲手链1条;王某甲的嫁妆抵折现金财礼归丁某甲所有;王某甲退还丁某甲财礼计2万元整;现金交付11月29日上午东堰村委,缺席负全部责任。次日被告按约将金手链1条及所退财礼2万元交给东堰村委,并有村委转交给原告父亲丁百康金手链1支,财礼1万元,其中1万元尚有该村委保管,在原告将被告王某甲名下的摩托车过户完毕后可去村委领取。××××年××月4日,原告之父丁百康从东堰村委王宝根处拿走上述达成的承诺书原件,于2006年12月8日归还,在承诺书丁百康签名处后加了“不同意”三字。2006年12月28日原告起诉来院,要求被告返还彩礼88000元。同时查明:诉讼中,原告否认其父丁百康已收取东堰村委转交给原告父亲丁百康的属被告返还的彩礼金手链1支,财礼1万元。证明以上事实的证据有:1、原告申请的证人王某丙出庭作证的证言1份,要求证明原告发给被告财礼的事实。原告对证人的证言无异议,被告认为证人系原告的媒人,又未经手原告发给被告的财礼,其证言明显作假,不能作为证据采信。本院认为证人虽为原告的媒人,但其陈述的原告与被告王某甲订婚后,原告发给被告财礼,原告派两辆小货车搬走被告二只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电脑、VCD家庭影院1套、红木沙发及皮沙发各1套、空调等嫁妆,双方于2006年农历9月11日两家办过喜酒,原告将被告王某甲迎娶过门的事实,结合以下被告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基本事实一致,可予认定。2、原告提供的视听(录音)资料及整理记录1份,要求证明原告与被告王某甲订婚,被告收取原告财礼及原告与被告王某甲无和好可能的事实。被告对录音资料有异议,认为视听资料与整理记录不完全相符,录音视听带不能反映是哪个电话打到哪个电话,是否确与王某乙在通电话。且王某乙只能视为证人,如果不出庭作证,法院对该证据不应予以采纳。本院认为因被告王某乙未到庭,被告虽对视听资料的真实性持有异议,但无推翻证据,故对上述证据予以认定。3、被告提供的××××年××月28日“关于丁某甲、王某甲解除婚约的承诺”的村委调解材料1份,要求证明原、被告间的纠纷经双方村委调解并达成协议,被告已对协议内容履行完毕,此协议上当事人丁百康签名后“不同意”系事后所加的事实。原告认为村委调解是有的,但原告对村委调解未同意,也不能证明被告已履行了此协议,故此协议与承诺书无法律效力。因原告对此证据证明的村委对双方纠纷曾予以调解解决的事实未否认,故本院予以认定。4、被告提供的2007年1月10日及同年1月15日绍兴市越城区斗门镇东堰村委证明二份,要求证明××××年××月28日“关于丁某甲、王某甲解除婚约的承诺”当事人丁百康“不同意”系以后丁百康从村委骗去加上的事实及被告已全部履行村委调解达成的承诺的事实。原告质证后认为东堰村委的证明属证人证言,故需证人出庭作证,证人未到庭作证,对证据的真实性不予质证,故被告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其所要证明的内容。因上述系村委证明,原告无反证否认,故本院将结合其他证据予以认定。5、被告提供的证人宋某甲、宋某乙、阮某、宋某丙、王某丁、李某、马某出庭作证证言各1份,要求证明原、被告双方办酒举行结婚仪式、原告到被告处搬走王某甲嫁妆、被告收到原告彩礼的数目、原告将被告王某甲迎娶过门后双方同居生活的事实。原告对证人陈述的原告与被告王某甲在××××年××月××日举行结婚仪式予以认可,同时原告确收到王某甲的部分嫁妆,具体以现在原告处的实际数量为准。对证人陈述的原告与被告王某甲办酒后即同居生活的事实不予认可,证人王某丁对彩礼数额陈述有假。本院对原告无异议的证人证言予以认定,原告异议部分结合以下证据综合认定。6、被告提供的王某甲嫁妆清单1份,证明被告王某甲发至原告处嫁妆数额。原告质证后认为王某甲嫁妆为杂木沙发、咖啡杯1套、软皮沙发、瓷茶怀1套、红木西餐桌、托盘、衣帽架、高级玻璃杯2套、粽垫席梦思、电脑转椅、夫妻碗一套、电脑全套、牙刷怀2只、牙刷牙膏2副、彩电2只、香皂2块、香皂盒2只、饮水机、豪华高级不绣钢热水瓶6只、吹风机、玻璃盖蒸锅一只、电饭煲2只、玻璃盖烧锅1只、高压锅2只、餐具1套、不锈钢脸盆架1副、瓷脸盆1只、当家被、绸棉被5条、不锈钢脸盆3只、不锈钢水桶2只、羽绒被、不锈钢脚盆(大、中、小)一套、蚕丝被、夏凉被、毛巾毯、四件被套1套、水果盒、水晶烟缸,印花被套2套、高级毯子10床、如宝盒1对,绣花靠垫4只、门帘一串、单枕头2对、双人枕1对、竹挂图1对,拖把1把、垃圾桶2只、毛巾20块、大铜盘2只、大洋娃娃6只、小铜盘4只、小狗2只、风铃3只、房门垫毯一张、麻将席、塑料圆衣架、长衣架、大白兔台灯、马桶一只、龙凤石英钟、电水壶、立式电风扇、蓝精灵豆浆机。另外空调、音响、功放、DVD、微波炉、全自动洗衣机、电脑版电冰箱、微波炉用碗盘是原告自己买的。瓷碗盘整套2套、护手霜、洗发水、沐浴露、洗面奶、脸霜、印花不锈钢多用蒸锅、瓷多层托盘1对、保暖瓶2只、特大高档八件床套、两对特大铜蜡烛台、地板托鞋、枕头套4只、雨伞2把、摩托车、大米2袋、结婚用衣服鞋,这些是不存在的。本院对原告无异议部分予以认定,对原告异议部分,因原告未提供相应证据印证,本院结合原告申请出庭作证的证人王某丙证言,可认定空调、音响、功放、DVD、全自动洗衣机、电脑版电冰箱为被告王某甲嫁妆。7、被告提供光盘1张,要求证明原告与被告王某甲已拍过婚纱照的事实。原告无异议,本院予以认定。8、被告提供的证人丁某乙出庭作证证言1份,要求证明原告丁某甲与被告王某甲的婚约财产纠纷经村委调解,被告方已按达成协议内容履行完毕,原告方已领取现金一万元及金手链1条,尚有一万元由东堰村委书记保管,待摩托车过户、婚纱照销毁后,由原告方向村委领取的事实。经质证,原告有异议,认为原告本人未在协议上签名,双方未达成协议。被告无异议。本院认为证人的证言结合本案其他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证人的陈述客观真实,可作为认定本案相关事实的证据予以确认。9、原、被告庭审陈述佐证本案相关事实。本院认为,婚约是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所作的事先约定,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其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任何一方均可提出解除婚约,无需通过诉讼解除。婚约解除后,一方因婚约收取的彩礼应返还给另一方,本案双方虽已实际举行结婚仪式并同居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同时考虑双方同居时间较短等因素,故原告在同居生活前按照农村习俗给付被告的钱款,应认定为彩礼。被告抗辩双方已结婚同居,原告所发彩礼已购置嫁妆运至原告处,应属夫妻共同财产处分,部分依据不足,本院不予采信。关于彩礼的数额,原告申请证人出庭作证之证言足以证明,予以采信。故应认定原告给付被告彩礼数额为88000元。但彩礼中的酒水钱被告已用于办订婚及结婚喜宴,可不予返还,另原告发给被告的彩礼,被告已部分用以购置嫁妆嫁至原告处,故给付的彩礼不宜全额返还。考虑原告给付被告彩礼数额较高等因素,对被告收取的彩礼,应由被告适当返还,故原告要求被告返还彩礼的请求部分理由正当,本院予以支持。被告辩称双方已结婚同居,原告所发彩礼应按夫妻共同财产论处,且双方彩礼纠纷各自所在村委已联合出面调解达成协议,被告已按约履行,又原告将被告王某甲之父列为共同被告显属主体不当,故要求法院驳回原告对被告王某甲的诉讼请求,同时驳回原告对被告王某乙的起诉。因被告辩称部分理由不足,本院不予采信。鉴于本案原告与被告已按习俗结婚同居,存有事实同居关系,且双方经村委调解曾达成协议,已有履行协议的事实存在,为方便诉讼,减少诉累,已有原告父亲丁百康领取的被告返还彩礼一万元及金手链1支可归原告所有。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王某甲、王某乙应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返还给原告丁某甲彩礼人民币10000元,现在原告处的属被告王某甲的嫁妆归原告所有;二、驳回原告丁某甲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案件受理费3150元,其他诉讼费160元,合计3310元,由原告负担2300元,被告负担1010元。上述费用已由原告预交,被告负担部分应在本判决生效之后十日内支付给原告。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蒋震锋审 判 员  徐凤珍人民陪审员  丁绍基二〇〇七年五月二十九日书 记 员  王嘉嘉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