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07)湖刑终字第13号

裁判日期: 2007-03-23

公开日期: 2014-08-13

案件名称

朱文胜、许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许某非法持有毒品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浙江省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浙江省湖州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朱文胜,许某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第三百五十七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第一百八十九条

全文

浙江省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07)湖刑终字第13号原公诉机关德清县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朱文胜,无业。因本案于2006年7月25日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28日被逮捕。现押于德清县看守所。辩护人叶顺喜,浙江南太湖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人许某,农民。因本案于2006年7月25日被刑事拘留,同年8月28日被逮捕。现押于德清县看守所。德清县人民法院审理德清县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朱文胜、许某犯贩卖毒品罪,原审被告人许某犯非法持有毒品罪一案,于2007年1月22日作出(2007)德刑初字第9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朱文胜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人的意见,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2006年7月,被告人许某从杭州市购得毒品“麻古”后带到德清县武康镇,将其中51颗共计4.49克的“麻古”卖给他人,收取毒资款3800余元。同月25日凌晨,被告人许某在杭州市购买毒品“麻古”130颗后返回途中,在杭宁高速公路德清县出口处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当场在其身上缴获“麻古”11.63克。同日下午2时许,经被告人许某向被告人朱文胜联系商定购买120颗“麻古”后,公安机关在交易地点杭州娃哈哈娱乐城将前来交易的被告人朱文胜当场抓获,并缴获“麻古”120颗共计10.63克。上述毒品“麻古”均检出甲基苯丙胺成份。被告人许某协助抓获同案犯,有立功表现。原审以贩卖毒品罪判处被告人朱文胜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对被告人许某以贩卖毒品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以非法持有毒品���判处其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上诉人朱文胜称认定其犯罪证据不足,另称公安机关存在刑讯逼供、诱供,原判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不当,并对公安机关的物证检验报告提出异议,请求改判。辩护人叶顺喜支持上诉人朱文胜的意见,并对甲基苯丙胺的含量持异议,称原判适用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三款错误,请求改判。经审理查明,原判认定被告人朱文胜贩卖“麻古”10.63克和被告人许某贩卖“麻古”4.49克,非法持有“麻古”11.63克,上述“麻古”均检出甲基苯丙胺成份的事实,有证人钱国强、陈福根、郑郁、吴之栋的证言,公安机关所作的辨认笔录、扣押物品清单、移送清单,物证检验报告,赃物照片,抓获经过,情况说明,户籍证明及两被告人的供述等证据予以证实。关于上诉、辩护意见,经查,上诉人朱文胜在交易时被当场抓获,且人赃俱获,对贩卖毒品的事实其也多次供述在案,同案犯许某的供述也能予以印证,上述证据足以证明上诉人朱文胜的犯罪事实,公安机关依相关程序作出的物证检验报告合法有效,上诉人及辩护人对事实和证据提出的异议,均无依据,均不能成立。上诉人称公安机关有刑讯逼供、诱供亦无相关证据证实。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朱文胜、原审被告人许某明知是毒品而贩卖给他人,其行为均已构成贩卖毒品罪。原审被告人许某还非法持有毒品,其行为又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毒品的数量以查证属实的数量计算,不以纯度折算,辩护人叶顺喜对甲基苯丙胺的含量所持的异议,与法不符,不能成立。原判已在法定量刑幅度内最大限度地对上诉人朱文胜酌情从轻处罚,上诉人朱文胜及其辩护人请求改判,理由不足,不予照准。原判定罪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一、驳回朱文胜的上诉;二、维持德清县人民法院(2007)德刑初字第9号刑事判决。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蒋育琴审 判 员  杨 峰代理审判员  潘轶华二〇〇七年三月二十三日书 记 员  凌烈妮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