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绍刑初字第324号
裁判日期: 2004-07-27
公开日期: 2016-09-23
案件名称
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绍兴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张隆(龙)翠
案由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第一款
全文
浙江省绍兴县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04)绍刑初字第324号公诉机关绍兴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张隆(龙)翠,农民。2004年1月7日被绍兴县公安局禁毒大队羁押审查,因涉嫌犯非法持有毒品罪于同月8日被刑事拘留,2月12日被逮捕。现羁押于绍兴县看守所。绍兴县人民检察院以绍县检刑诉(2004)297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张隆翠犯窝藏毒品罪,于2004年6月21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于次日立案,并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绍兴县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宋小海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张隆翠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绍兴县人民检察院指控:犯罪嫌疑人张运涛从云南昆明以快递方式将海洛因藏于衣服内邮寄到浙江省绍兴县,后于2004年1月6日通过电话联系要求被告人张隆翠取出后代为保管,并告知其邮包内为毒品。次日上午,被告人张隆翠从绍兴县柯桥邮局提取了藏有海洛因的邮包,准备离开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缴获海洛因697.5克。为证明所控事实,公诉人当庭提供了相应证据。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张隆翠在明知的情况下为犯罪分子窝藏毒品,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窝藏毒品罪。诉请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第一款之规定处罚。被告人张隆翠辩称不知道邮包内藏有毒品,要求从轻处罚。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张隆翠的亲戚“张二娃”(另案处理)从云南省昆明市将一内藏毒品海洛因的邮包以特快专递方式寄至浙江省绍兴县柯桥街道。2004年1月6日,被告人张隆翠在与“张二娃”电话联系时,“张二娃”告知被告人张隆翠邮包内为毒品,请求其帮助从邮局取走。次日上午10时左右,被告人张隆翠到绍兴县柯桥邮局提取了该邮包,正欲离开时,在邮局楼梯处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缴获海洛因697.5克及号码为5835842的小灵通1只。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提交,并经法庭质证、认证的下列证据予以证明:证人罗某的证言证实老乡“张二娃”用号码为135××××6929的手机打电话给他,要他帮忙代取邮包,后因没空,由“张二娃”姑姑即被告人到邮局领取邮包的事实;固定电话话费清单证实号码为5835842的小灵通于2004年1月6日两次拨打号码为135××××6929手机的事实;抓获经过及扣押物品清单证实抓获被告人、缴获毒品及小灵通的时间及经过;物证检验报告证实被缴获毒品的成份及数量;毒品及小灵通照片经当庭出示,被告人张隆翠辨认无疑;被告人张隆翠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曾先后九次详细供述了与“张二娃”进行电话联系,“张二娃”在电话中明确告知她邮包内藏有毒品及她提取邮包的过程,九次供述细节吻合,内容稳定,并有电话联系的话费清单及查获的海洛因等书证、物证相印证,能够形成证据锁链以证实被告人张隆翠提取邮包时明知内藏毒品,故其当庭的辩解不予采信。本院认为,被告人张隆翠明知他人要求帮助提取的邮包内藏有毒品海洛因,仍允诺提取该邮包后转移他处,并在客观上已从邮局提取了内藏较大数量毒品的邮包,其行为已构成转移毒品罪,属情节严重。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成立,应予支持。本案中,被告人张隆翠帮助他人从邮局提取内藏毒品的邮包之事实清楚、明确,但因公安机关的及时介入,其在提取后是否继续帮助窝藏则无证据加以证明,故认定被告人张隆翠的行为构成转移毒品罪更为适当。被告人张隆翠在庭审中的供述避重就轻,酌情予以从重处罚,其要求从轻处罚的意见不予采纳。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张隆翠犯转移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二○○四年一月八日起至二○一一年一月六日止)。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判长 刁学伟审判员 屠国均审判员 傅蓉蓉二〇〇四年七月二十七日书记员 何 雯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