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善民一初字第282号
裁判日期: 2003-07-10
公开日期: 2018-07-28
案件名称
沈某甲、沈某乙与吴某甲、吴某乙等赡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嘉善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嘉善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91年)》:第一百三十条
全文
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03)善民一初字第282号原告沈某甲。原告沈某乙。委托代理人张善荣(两原告特别授权),嘉善县天成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吴某甲。被告吴某乙。被告沈某丙。委托代理人沈雅川(特别授权,系沈某丙之妻)。被告沈某丁。被告沈某戊。被告沈某己。原告沈某甲、沈某乙诉被告吴某甲、吴某乙、沈某丙、沈某丁、沈某戊、沈某己赡养纠纷一案,原告于2003年4月24日向本院起诉,本案依法由审判员褚在倩独任审判,于2003年5月22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沈某甲及委托代理人张善荣、被告沈某丙的委托代理人沈雅川到庭参加诉讼,被告吴某甲、吴某乙、沈某丁、沈某戊、沈某己经本院传票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1951年原告沈某甲入户到原告沈某乙处,当时原告沈某乙已有两个小孩,吴某甲10岁,吴某乙6岁,随后两原告相继生育沈某丙、沈某丁、沈某戊及沈某己,上述六被告经两原告抚育教育,且帮助成家立业,现两原告年事已高,不能从事耕作,且原告沈某甲又常患病,故为使两原告有一个安定的晚年生活,要求判令上述六被告支付原告医疗费计人民币4000元,另从2003年5月1日起支付两原告的生活费各250元(包括口粮、小毛病的费用),直到终年。被告沈某丙辩称,原告沈某甲向村里借款1000元去看病,去年年底我还过200元,另外我自己生活困难,请求法院依法判决,该承担多少就多少。被告吴某甲、吴某乙、沈某丁、沈某戊、沈某己未到庭,未答辩。经本院审理查明,原告沈某甲入户到原告沈某乙处,当时原告沈某乙已有10岁吴某甲,6岁吴某乙两子女,随后两原告相继又生育沈某丙、沈某丁、沈某戊及沈某己。六被告经两原告抚养教育,均已成家。现两原告年事已高,不能从事耕作,且原告沈某甲又常患病,生活困难。另查明,原告沈某甲从2002年6月至今共花费医疗费计2923.30元,其中沈某丙已付200元。在庭审后,被告吴某甲、吴某乙、沈某丁及沈某丙的委托代理人沈雅川与原告沈某甲进行调解,吴某甲、沈某丙、沈某丁愿意每人每月承担100元,吴某乙认为家里困难,每月最多承担10元。另原告因看病欠村里3000元,原告要求被告吴某甲、吴某乙、沈某丙、沈某丁、沈某戊,每人承担600元,被告吴某乙认为承担不起,原告愿意放弃。因被告沈某己未参加调解,且原告沈某甲认为被告沈某己自己无工作,且长期生糖尿病,在调解时放弃要求沈某己承担。调解协议由原告沈某甲、委托代理人张善荣、被告吴某甲、吴某乙、沈某丁及被告沈某丙的委托代理人沈雅川签字。但之后,被告沈某戊不愿在调解协议上签字,调解未果。本院认为,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两原告年事已高,均无劳动能力,六被告理应承担赡养义务。两原告要求六被告承担赡养费及医疗费符合有关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吴某甲、沈某丙、沈某丁、沈某戊每月各承担原告沈某甲赡养费50元,被告吴某乙每月承担10元,被告沈某己每月承担40元。分别于每月5日之前支付,从2003年5月起至原告终年。(以上各被告所承担的赡养费均包括生活费、口粮及门诊医疗费用)二、被告吴某甲、沈某丙、沈某丁、沈某戊每月各承担原告沈某乙赡养费50元,被告吴某乙每月承担10元,被告沈某己每月承担40元。分别于每月5日之前支付,从2003年5月起至原告终年。(以上各被告所承担的赡养费均包括生活费、口粮及门诊医疗费用)三、原告沈某甲已花去医疗费2923.30元,由被告吴某甲、沈某丙、沈某丁、沈某戊各承担600元(沈某丙已付200元),由被告吴某乙承担123.30元,由被告沈某己承担400元,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付至原告沈某甲处。四、从2003年5月份起两原告大病住院治疗费用及今后百年后的费用由被告吴某甲、沈某丙、沈某丁、沈某戊各承担20%,由被告吴某乙承担4%,由被告沈某己承担16%。本案受理费40元由六被告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次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递交上诉状副本,上诉于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人在上诉期期满次日起七日内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40元,直接交至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或汇款至浙江省省级财政专户结算分户,开户银行:嘉兴市农行营业部,帐号:39×××52,逾期不缴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在判决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审判员 褚在倩二〇〇三年七月十日书记员 陈红艳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