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01)善刑初字第69号

裁判日期: 2001-04-19

公开日期: 2018-07-28

案件名称

王金甫犯合同诈骗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嘉善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嘉善县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全文

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01)善刑初字第69号公诉机关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王金甫,又名王龙,无业。因涉嫌合同诈骗于2000年11月28日被刑事拘留,2001年1月2日被逮捕。现押于嘉善县看守所。嘉善县人民检察院以(2001)善检刑诉字43号起书诉指控被告人王金甫犯合同诈骗罪,于2001年3月8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嘉善县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夏艳芬、颜丽峰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王金甫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经合议庭评议,审判委员会讨论并作出决定,现已审理终结。嘉善县人民检察院指控。2000年1月至4月间,被告人王金甫单独或伙同徐晓(在逃),冒用他人名义,以有住房宅基地出让为诱铒,分别骗取被害人庄某、陆某、高某、芮某的信任并与之签订转让住房宅基的协议或口头协议,先后从上述被害人中骗得人民币11.3万余元。案发后,部分赃款被追回并已发还被害人,为证实以上事实,公诉人当庭宣读了被害人庄某、陆某、高某、芮某的陈述,证人陈某、王某、金某的证言、刘某的证言,并出示了有关的书证。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王金甫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钱财达11.3万余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诉请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规定予以惩处。被告人王金甫当庭对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经审理查明:2000年1月25日,被告人王金甫伙同徐晓(在逃)冒用同村村民王水根的名义,以有住房宅基地转让为诱铒,骗得庄某的信任,在嘉善县公安局惠民派出所与庄签订转让油车村住房宅基协议一份,后分四次骗得人民币3.15万元,2000年2月3日,被告人王金甫伙同徐晓冒用王水根的名义,以有住房宅基地转让为诱铒,伪造同村村民陈某的授权委托书,骗得陆某的信任,在嘉善县公安局惠民派出所与陆签订转让油车村住房宅地基协议一份,后分二次从陆某处共骗得人民币3万元。2000年2月12日,被告人王金甫冒王水根的名义,诱骗王某以金某的身份,以有住房宅基地转让为诱铒,骗得高某的信任,在嘉善县东方大厦由高提供协议一份双方签约,后分三次王金甫从高某处共骗得人民币3.2万元。2000年4月18日,被告人王金甫冒王水根之名,虚构同村村民刘某要转让油车村住房宅基地,骗得芮某的信任,在嘉善县魏塘镇解放东路高某家从芮某处骗得人民币2万元。案发后,己追赃2400元并发还被害人高某。证明上述事实的证据有:1、被害人庄某、陆某、高某、芮某的陈述证实被骗前后经过及报案的情况;2、证人陈某、王某、金某、刘某的证言分别证实未委托被告人王金甫转让宅基地以及冒名的事实;3、协议三份及借条证实被告人先后从四被害人处骗得人民币11.3万元;4、扣押清单及发还清单证实从王金甫处扣押人民币2400元并已发还被害人高某。被告人当庭供述与上述证据反映的情况能相互印证。上述证据经庭审质证均予以确认。本院认为,被告人王金甫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人民币11.3万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事实成立,但因适用法律错误,导致对被告人认定罪名不当,本院予以纠正。被告人王金甫认罪态度较好,已追缴部分赃款,可酌情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王金甫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20000元。(限判决生效后三日内缴纳)。(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0年11月28日起至2005年11月27日止)。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黄 蓁人民陪审员 高 伟人民陪审员 孙德昌二〇〇一年四月十九日书 记 员 俞 雄 关注微信公众号“”